|
楼主 |
发表于 2017-8-24 0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元初至元二十年(1283),以石堤为中心的酉水流域,以土家族(彭、白、李、马、蔡、田、杨、向、冉、谭十姓)为首、苗族和其他民族参加的九溪十八洞家民起义爆发。
九溪十八洞起义,旨在配合合川钓鱼城、南川龙崖城、彭水绍庆府等地的抗元斗争。这次起义声势浩大,涉及今渝鄂湘黔边区九溪十八洞范围(宋时均属酉阳直录州),而参加者主要是土家族、苗族先发,古时他们被蔑称为“蛮民”,故史称此次起义为“九溪十八洞蛮民起义”。
酉阳宣慰司所辖地中有九溪十八洞同。“九溪”即清溪(今酉阳清泉、后兴、后坪、龚滩、治岩等地)、佑溪(今酉阳之酉酬、李溪、南腰界、南龙、天山等地)、庙溪(今酉阳庙溪、浪坪、南溪、双泉等地)、土溪(今秀山县地)、哨溪(今秀山县地)、叠溪(今湖南省花垣县地)、后溪(今酉阳后溪、新溪等,北河沿岸地区)、溶溪(今秀山县地及酉阳苦竹乡地)、樵溪(今贵州省松桃县地)。“十八洞”即:酉酬洞(酉阳县酉酬区地)、息宁洞(今酉水、五福、老寨、沙滩、可大等地)、宋农洞(今秀山宋农)、晚森洞(今秀山县地)、鲁碧潭洞(又名鲁被洞,今湖南保靖县地)、打妖家洞(又名打绕寨,今酉阳沙田、新溪,秀山石堤、大溪等地)、巴息洞(又名八雪洞,今酉阳兴隆、土坪、泡木、车田、柏溪等地)、寅王洞(今酉阳渤海、石营、亮垭、白竹、龙东、龙潭、木桶等地)、溶坪洞(今秀山溶溪、玉屏等地)、上际洞(今酉阳大涵、黑水等地)、治西洞(今酉阳丁市、天馆、董河、宜居等地)、感坪洞(又名感坪洞,今酉阳李溪、蚂蝗、小河、铺子、小岗等地)、九江洞(今贵州省松桃县九江乡)、云罗洞(今贵州省松桃县地)、地隆阡洞(今秀山县地)、南溶洞(今秀山县地)、地寅洞(又名地灵洞,今酉阳县钟多区)。
宋末,无军南下,灭亡了南宋以后,迅速征服了江东,复遣大军远征西南“诸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