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散记]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1章写景散文之大溪酉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堤镇人民政府驻石堤街。
  两江环抱石堤,石堤四周环山。
石堤地处要冲,两江环抱古镇,酉水之小三峡和梅江河之峡江风光又为其锦上添花,只见河道曲折,峡谷幽深,壁立如削,藤木凌空。山、水与古镇交相辉映。船行峡中,歌飘云上,头顶一线青天,脚踏一泓清水,满目苍翠,佳景联壁,犹如穿行道道石门,又如同亲历桃源仙境。山峰重峦叠嶂,草木吐翠,雄奇险峻,风景宜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堤是九溪十八洞土家族苗族起义军所建的古城,又是有几千年人文史的风貌古镇。元朝以后更有“川东南门户”、“诚吾蜀东南一要塞”之美誉与实况。
  石堤古镇,景点密集,回溯当年,古镇鼎盛。川鄂湘黔毗连,酉水梅江纵横,武陵腹地,出海口岸,古来要塞,四省通衢,千船云集,万人拱手。桐茶漆棓,土特产品,运往汉口,转沪出国。旅游文化,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一脉相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景点星罗棋布,人文古迹随处可见。一线天峡江怪峻,小三峡千百奇观。两江口两江映月,八面山八面凌云。下码头,乌篷船,七十二道龙转拐,三十六步才上街。卷洞门,文昌宫,九溪十八洞农民起义遗址永存,英雄史诗光照千秋。三个码头,当年商贾挤挤挤;天灯堡上,万盏红灯明明明。
石堤风貌古镇是石堤风景区的代表,石堤风景区就好像一个富婆,背袋里有的是罕见的精美宝贝:酉水小三峡,前清乾隆年间石堤巡检署、厘金局,以两江口为中心的水上景观,八面山,渔洞、龙洞,土家吊脚楼群,十八堡等等,真是美不胜收,确乎不一而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景点还有:石堤巡检衙门遗址(含文官衙门、武官衙门),水坝石堤厘金局遗址,商周集市遗址,摩崖石刻,悬棺崖葬,三仙抬鼓,双凤朝阳,美女晒羞,婆山积雪,勾腰柳树,仙女望江,气象树,书箱宝匣,马鞍夜雨,神马钻洞,太平水缸等等,真是美不胜收,确乎不一而足。
石堤镇周围各乡的景点有:海洋原生态吊脚楼,三拱桥,乱洞水;保安渔洞;大元猛虎下山,石堤电站水坝,打捞寨葛氏山庄遗址;里仁与宋农、龙池交界的十八堡等等。这些景观,均是远近闻名,令人久游不厌。众星拱月,古镇更美。
石堤古镇,敞开胸怀,热烈欢迎天下宾客。
  2005年,重庆电视台编导刘芳晓偕丈夫到酉水流域拍摄《水上人家》,来到此江峡,与他们到过的所有江峡相比,其丈夫认为,此江峡最雄奇、最险峻、最壮美。
石堤曾为石堤区,石堤今为石堤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堤镇驻地石堤街,位于秀山东北,地处酉水、梅江河交汇处的两江口附近,是渝东南门户和要塞,也是毗连渝鄂湘黔四省市的交通纽带和酉水、梅江河水运中枢。该镇在古代,秦汉时是“五溪蛮”生息地之一,属“五溪”之一的“酉溪”,且在辰河五溪及沅江五溪中都有名。水路进常德,入洞庭,明清时就是川鄂湘黔边区桐油等土特产品出口的主要商埠。沅江的支游酉水流经石堤镇境内,酉水的支流梅江河在石堤街附近小山坡下与酉水汇合,汇合处名两江口。酉水、梅江河两岸,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因而也就有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石堤古城,乃巴人立国时所建,曾一再毁于火灾。宋元间,为九溪十八洞起义军所重建,后被镇压起义军的元朝统治者拆毁,如今仅存下码头一处城门――卷洞门。城门上之文昌宫,即九溪十八洞起义军遗址。当年被元军拆毁的义军司令部文昌宫,解放后已修复。石堤街背山面水,山川形胜,既有幽雅宁静,又有繁华喧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堤街位于北河、梅江河汇合处两江口附近,梅江河西侧,因其夹岸石壁如堤,故而得名。造化之功,天然浑成,质朴坚固,更其雄峻。古城石堤,的确名副其实。
  石堤厘金局设立以后的年代,水坝的热闹有时甚至超过石堤街,一天可卖三头猪。即使在水坝的石堤厘金局被特大洪水卷走以后,水坝也未失掉两百多年的繁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总的来说,繁华之地还是在石堤街。石堤街是古代建筑最集中的地方,除文官衙门、武官衙门之外,主要的古建筑是各种寺庙,最著名的有禹王宫、万寿宫、三义庙、关灵宫(关公庙)、张飞庙等。
  石堤街的古寺庙遗址留在第三部分介绍。除了古寺庙遗址外,介绍几个其它方面的景观。主要是人文景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元年(1735)以前,四川省酉阳县有一个庞大的小江里,含今酉阳县之龙潭、麻旺,秀山县之龙池、石堤共4个片区。乾隆元年,秀山设县,小江里被一分为二,把酉秀桥作为两县的分界线,以龙潭为中心的一半保留在酉阳县治内,以石堤为中心的一半划归秀山县,并设分县性质的石堤巡检署。巡检署设在石堤街中心地带偏后处,即今石堤小学正面教学楼、综合楼及综合楼一层平台。
  文官衙门,即石堤巡检署,它的建筑很讲究,一连三层平台,每层平台一进房屋,总共三层三进,中间一进衙门屋顶修成轿子顶形状。衙门公堂悬“明镜高悬”匾额。公堂两侧,各有4根一抱多大的马桑圆柱,使公堂更加威武、气派,令人敬畏有加。文官衙门管政务,诉讼。民国后期,此衙门被改为区公所、乡公所。
  武官衙门,即石堤典史署,在文官衙门南头,不仅有公堂,还驻清军两棚和塘兵(警察)。其屋顶也是轿子顶形状,不过建筑总体没有文官衙门富丽堂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官衙门既办公,又驻兵,既是武官衙门,又是兵营。因位置在正街背后,故又称“后营盘”。“后营盘”之名扩而广之,成了营盘一带的总地名。
  在文官衙门前,有一小堡。因为石堤街人凡有纷争,到文官衙门也断不下来的,就由纷争双方或各方到此堡上吃血酒,发血誓,故此堡得名“血誓堡”。
  此堡今已铲平,血誓之陋俗也已绝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0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家窨子在石堤街北侧与堡上结合部,是石堤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外围盒子墙相当完好,只可惜窨子内房屋、天井建筑荡然无存。
以两江口为中心的水上景观。两江口、两江映月,一碗水、水现石堤。从两江口往梅江河上溯,有仙女望江﹙小山坡﹚、书箱宝剑峡峡江景观、双鼻孔、岩菩萨、仙人洞悬棺崖葬、九溪十八洞起义遗址、卷洞门、石堤石刻、间歇泉潮水井等景点;往北河﹙酉水在石堤两江口以上的上游﹚上溯,有神马钻洞,又叫马屁股,惟妙惟肖;往酉水下游,有石梁拦江、镇江寺、石堤厘金局水坝遗址、气象树、双鹿过江、江家天圣油号遗址、龙嘴进财、大象吸酉水、犀牛洞、克蟆缠娇、勾腰柳树等景点。
渔洞、龙洞。渔洞、龙洞都在石堤镇大坳村。渔洞是天然大溶洞。渔洞之上暗河连通龙洞,这两洞都是重庆的喀斯特地貌的科考基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