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蚌壳灯戏灯儿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蜗牛看那云雀一脸和善,好意难违,接过了钱票。过后不久,蜗牛当上了民办教师。
  蜗牛远在八面山二岩脚,吃的是鼎罐饭萝卜坨,一个月难得赶一次石堤场。虽然很少与云雀谋面,却听别人讲到他的事迹。一次,云雀路遇一个兄弟学校的男生打板栗从树上摔下,摔得头破血流。云雀背上男生,让另一男生带路,把伤者背到了他的家。一看那家人穷困窘迫、家徒四壁,便将身上仅带的十几元钱、几斤粮票全给了伤者的父亲,建议他立即延医请药。伤者之父后来向人打听,才知做好事者乃是石堤小学的校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雀与蜗牛直接接触的机会本来就很少,此后更少了。蜗牛当民师也好,转正后也好,云雀有意无意地从蜗牛的同事、学生及学生的家长那里了解到蜗牛的许多故事。据说蜗牛教学有方,学生成绩常居本校第一二位甚至全县前茅,口碑不错。云雀对蜗牛的老黄牛形象印象颇深,所以他很相信这些故事的真实性。
  云雀从石堤飞到县城,又从校长升任县教委干部,无论他在何处,一直都在关注着与他接触越来越少的蜗牛。
  一个真实的笑话使云雀扼腕、痛心。笑话的主人公当然是被嘲笑的蜗牛。那蜗牛也笨得可以,居然背上一袋学术交流奖证找到县教委人事股长,把那一大摞红本本给股长看,要股长给他考虑晋升职称的事。股长心里好笑,只是脸上充溢不屑,他告诉蜗牛:要学校推荐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校?不就是校长吗?蜗牛深知校长的厉害,他们就和当年生产队的队长、民兵排长和贫协组长一样,随时掌握着蜗牛的命运。蜗牛办农民夜校时申请入团,就是被“几个长”否定的。
  蜗牛虽笨,结果却在他预料之中;一任又一任校长,谁都卡住他的脖子,谁都不推荐他,他只见“副高”一直往别人身上飞。那些幸运的人,总与校长有这样那样的亲密关系,不是舅子老表干“亲家”,就是同学同姓同村邻,因而说“百分之三”就“百分之三”,说“晋升”就“晋升”,一路顺风,毫无阻碍。蜗牛看看“副高”十多年与己无缘,也就不去追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也只能怪蜗牛自己不行,交际能力太差,一不会吹吹捧捧,二不会察颜观色,三没有吃吃喝喝,四没有来来往往,哪位校长愿意理他呢?偏有人与云雀一样,对蜗牛深抱同情,忒爱管蜗牛的闲事,给他提供了一个可以一试的信息。信息时代,信息确实重要。蜗牛读电大,参加会考以至转为公办教师,都有人为他提供信息。
  还是上级公正,改革了职称评定的规则,不由校长推荐,而由教师自己申报。蜗牛一看自己条件并不怎么完备,也就不想动弹,懒得去操空心。旁观者清,看到他中一职称已20年矣,年龄更是逼近退休的门槛。皇帝不急太监急,便有多人一再怂恿蜗牛。蜗牛心动了,就去县教委领了一张表,边学边填。在职校长有意无意在手续上作梗,害得蜗牛爬上爬下,几经周折;好在幸得副校长和县教委人事科干部帮忙,好歹填完申报表,交了上去。以后的事呢?那是云山雾海,可望而不可即,反正是“棉絮包脑壳——信撞”,莫去管它。他这样想,也就心安理得地回到学校站最后一班岗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蜗牛执教,讲究“不误人子弟”,所以几十年如一日,最后一班岗也站得漂漂亮亮。别人教快班,他教慢班。在几个慢班中,他教绩仍居第一位。
  个人的职称晋升不晋升并不要紧,学生的学习半点也耽误不得。
  这些情况,云雀从几条渠道得知,不免有所触动:我的眼光没有看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申报表到了市里,云雀因是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所以看到了蜗牛的申报表。明眼人一看就知,仅从材料上看,蜗牛属于两可之间。两可之间,充满尴尬之味,这滋味蜗牛闻不到,云雀却为他难受。云雀决定拉蜗牛一把,要把他拉出尴尬的困境,还他一个教育人生的最后辉煌。凭什么?凭良心,凭相知,真正的相知,根深蒂固的相知。
  只有与酒肉金钱没有一丝一毫瓜葛的相知,才是真正的相知。
  在职评小组会上,大家讨论蜗牛的申报表时,都想听听云雀的意见:“你们是老乡,了解底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乡认老乡,心里亮堂堂。云雀慷慨陈词,竟是诗一般的语言:“要让这位老同志过关。他后年就要退休了,我们有理由认可他教育人生和教学业绩的辉煌。他办过农民夜校,有奉献精神;当过民办教师,从不误人子弟;转正后一直在教改的路上探索,材料上的大部分内容就是证据。他在讲台上默默耕耘几十年,是一头老黄牛,扎根山区几十年,几十年如一日。他教学有方,教绩常居前茅,学生及家长均口碑甚佳……”
  掌声一片,为云雀的据实以告、仗义执言喝彩,也为蜗牛数十年如一日呕心洒血的执教精神喝彩。
  “大彩”还在后头,蜗牛成功晋升副高职称,接着又赶上了“工改”,未班车坐得稳稳当当,辛勤的教育人生画上了圆圆的句号。为此,他高兴地写了一副对联以抒发情怀:天生我材必有用,好比船靠码头客挤货压;人得机遇堪顺心,犹如车到山前柳暗花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云雀在不经意间把他自己仗义执言的故事透露给了一位朋友喜鹊。喜鹊“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因此,蜗牛才得知自己晋升“副高”的原委。
  喜鹊不光报喜,还给蜗牛揭谜底,指迷津:
  ——云雀是市里职评委员会的委员,你知道吗?
  ——不知道。
  ——他帮了你的大忙,你知道吗?
  ——不知道。
  ——好你个蜗牛,躲在蜗牛壳里,世事皆不知。(把云雀仗义执言的故事讲述了一遍)这下该知道了吧?
  ——知道了。他不光现在帮我,以前也帮过我;他不但帮我,还帮了别人。
  ——你呀,笨蜗牛,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云雀一生助人为乐,他帮助了人总是不动声色,许多时候,受惠人都不知惠从何来呢?
  ——我就是一个。
  ——你还算有良心。你知道吗?你当民办教师,是他推荐的;你转公办老师之前的一扒拉信息,都是他托人转告你的;你不敢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也是他托人来做你的工作的。不过我还要告诉你,此人从来不要别人报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蜗牛不顾喜鹊的忠告,准备买两条“玉溪”、一瓶“茅台”,去看看云雀,谁知才向店主开言呢,就被神出鬼没的云雀挡了驾:
  ——用不着这些……
  ——一点小意思。
  ——不必了,你我相知多年,只是交往少点而已。朋友嘛,不要搞复杂了……
  蜗牛最终只能讲几句感谢的话。他对云雀此时才完全相知:云雀的仗义执言,那是他品德的高洁。任何物质的感谢都属多余,都可能是对云雀高尚品德的玷辱。
  云雀与蜗牛都退休了,常有见面之缘。但是,两人都各有各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所以仍然交往不多。不过他们之间的神交,那是铁板上钉钉,铆钉加电焊,不可动摇,也不可改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石堤花灯歌舞

在石堤镇广泛流传的花灯歌舞和蚌壳灯、灯儿戏三个地方戏曲剧种,各有特色,其中花灯影响较大。石堤花灯是秀山花灯的一部分。秀山花灯业已名扬中外。
  花灯为歌舞艺术,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起源于唐朝,元朝时始名跳团团,兴盛于宋朝,发展于明代土司制度确立时期。但该表演艺术一直在地底下生存、爬行,到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中才爬出地面,直到解放后才有长足发展,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福建漳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