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蚌壳灯戏灯儿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一首薅草歌云:

  太阳出来坡背黄,薅草人儿忙又忙,
  打闹锣鼓震天响,薅草薅过几道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薅草锣鼓的曲调各不相同,均各有本地的特点。有全曲无词,是劳动号子;有的是劳动对话加唱词;有的只有第一句是词,同时又是曲牌名。很多歌手以“打闹不过坡”为荣,从早唱到晚,曲牌不重复。
  薅草锣鼓的唱法分为两种。一种用平音(真声),一种用尖声(假声)高八度唱。后一种唱法气势磅礴,独具山区粗犷豪放韵味,曲调也优美动听,歌唱性、音乐性强,比一般的劳动号子更胜一筹,优秀者有更高的层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戏
  阳戏是土家族、苗族的民间剧种之一。秀山的阳戏,是清末民初之时从湘西传入的,在洪安、石堤等地较为流行。
  阳戏中的角色分生、旦、净、末、丑,与其它剧种大致相同。该戏有比较成套的舞台步法,如“斑鸠刁豆”、“风摆柳”、“边鱼上滩”、“驾妖风”等。阳戏的音乐唱腔丰富,因地域不同而各有千秋。其唱腔调式有:赶板调、翻山调、后山调、正宫调等。主要曲牌有“一流”、“二流”两种。它的结构通常是以上下两句为主体,句前常加过门,演唱时取无限反复的分节节歌唱形式。唱词较散,不要求规范,字数多少不论,便于直抒胸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戏的演出跟其它剧种一样,要配打击乐。打击乐的基本编制是:鼓一架,马锣、堂锣各一面,头钹、二钹各一副,以鼓作指挥。伴奏乐器有三胡、三弦、扬琴、板胡、唢呐、横笛等。可用一件或几件伴奏,多数是以二胡、三弦为主。阳戏演出的服装通常用古装。若遇演出现代题材的戏,则用现代服装。阳戏的传统剧目有:《山伯访友》、《平贵回窑》、《七仙女下凡》、《三娘教子》、《孟姜女》、《白罗裙》等。
  解放后,阳戏已在石堤失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刀梯
  上刀梯是苗族群众的一种祭祀舞蹈。据传是有亲人凶死(打架、战争、摔死等)在外面,三年后,为了让亡灵上神龛成为“家先”,亲人就请来“道士先生”(其实是苗老司)采取“上刀梯”的办法,将亡灵接上神龛。在石堤,这一古老的祭祀活动沿袭至今。
  刀梯制作办法是先立一木柱于地上,直指云天,两条缠着五色彩条的铁索,一头锁住木柱顶端,一头插入地下,将木柱拉直固定。木柱上横绑着30几把涂了鸡血的刀子。刀子锋利,刀刃向上,在锣鼓声中,“道士先生”还要在刀梯上表演“倒挂金钩”、“大鹏展翅”、“观音坐莲”、“古树盘根”等高难动作。“道士先生”下刀梯后,手脚竟无一丝刀伤,且面色不改,安然无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灯
  龙灯在石堤流传甚广,是一种民间舞蹈。土家族苗族人民把龙视为祥瑞之物,能行云布雨,去灾除病,驱赶瘟疫。春节舞龙灯,土家苗族人民祈盼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安无事。
  龙灯的种类有:红龙、布带龙、草把龙、板凳龙、秧龙等。红龙又分耍灯、神灯、送子灯、子孙灯、愿灯几种,以玩神灯最为常见。
  玩龙灯前,有出灯习俗。要设灯堂、安牌位、点灯、举行出灯仪式。一般由灯头老爷或顶有佛、道两教的老司或道士来安位和开龙灯咽喉光。出灯时要扎好一艘带走五瘟的纸船。从正月初二起,沿街舞弄、走村串户,每到一家,主人要放火炮接龙,给龙挂红,准备酒席款待,一直玩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举行烧灯仪式,将龙灯、纸船随道士送去河边,用吉祥火烧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狮子灯
  “狮子灯”即狮子舞。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艺术。过去人们为追求美好幸福生活,都寄托狮子能给大家送宝进财、扫瘟避邪。因此,狮子灯又称为“喜灯”。
  狮子灯一般有三种表演形式。其一:二人舞狮,一扮和尚,一扮孙猴子,均戴面具,逗引狮子翻滚跳跃,舞狮者如技艺精湛,能破各种阵法。其二:狮子同花灯相互配合舞。其三:狮子单独表演等。
  耍狮子灯大多数都在春节期间。出灯前要在灯头家开坛哑祭,请已故师傅一起出灯,沿途保佑。玩至正月十五日后于沟边烧灯。
  狮子灯主要舞蹈动作有:狮子跳楼门、金鸡独立、狮子亮裆、狮子侧角、猴子扑罗汉、赶碾等。
  
  吹木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名伐木工,经常在白岩坡上的大森林里伐木,疲劳之际,口含木叶,随便运气,竟然吹出动听之音,便吹奏一曲民谣,自觉甚佳。后来,一猎人向他拜师学艺,又用木叶仿鸟叫鹿鸣,猎获甚多。后来,吹木叶的艺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广。
  吹木叶的原料木叶随处可摘,因而吹木叶是当地人普遍适用的曲艺,其内容十分丰富,声音优美动听和谐流畅,音调婉转圆润,易于变化。石堤中学教师(原籍猫岩村上坪组,拜本组雷万凤为师)胡邦洲在2003年秀山自治县县庆20周年晚会上,以一曲木叶山歌《白岩脚下桂花开》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荣获二等奖。
  吹木叶,以其广泛性、多样性见称,备受听众欢迎。
  吹木叶可独唱、可对唱,可合唱;可独奏,可伴奏;可上舞台,也可在山上、路上吹奏;不选场合,不拘一格。
  吹木叶的传承人胡邦洲,男,土家族,中共党员,1957年7月生,在石堤中学任政治思想兼音乐教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望子成龙

早上,明明被隆隆的马达声惊醒。他一骨碌爬起来,揉了揉朦胧睡眼,一看桌上的时钟,咦,已经八点半了!也急忙喊:“妈妈,快来给我穿衣服。”
正在搓衣服的妈妈放下了手中的活儿,来给明明穿衣服。等穿好了衣服,明明又喊爸爸给他找鞋子。
正在厨房做饭的爸爸也急急忙忙的为儿子奔忙。“这孩子的鞋放到那儿去了呢?”爸爸自言自语地说。明明见爸爸东找西找找不到 ,着急得跳了起来。爸爸问明明昨天把鞋脱到哪儿了。明明摇摇头说:“不知道。”明明的妈妈见他爸爸找不到,也去帮他找。鞋终于找到,原来明明昨天睡觉的时候把鞋甩到了阳台上,差一点甩下楼了。
等穿好鞋,已快九点钟了。明明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慌忙地嗽了一个口,匆匆地吃了几口饭。妈妈给他装了两袋巧克力,爸爸给他五角钱和两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明明刚背着书包迈出家门,就被妈妈喊住。原来妈妈怕他中暑就叫明明的爸爸背。妈妈找了一把伞,在后面给明明遮太阳。火势的太阳无情的照在明明的爸爸妈妈身上,可他们一点也不在乎,愿为儿子献犬马之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明在家里是这个样子,可在学校却是一个不甘落后的孩子。
记得有一次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宣布今天练习长跑,一开始,明明便遥遥领先,快到终点的时候,明明突然蹲下来,埋着头不知在做什么。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只鞋,赤着一只脚向终点跑去。就在他快要越过终点线时,一位同学已经超越他,冲过去了。体育老师看出了明明的异样,走过去问他怎么样了。明明回答说:“我的鞋带脱了,我又系不来,只好提着鞋赤着脚跑。”老师一看他的脚板已经打起了一个个血泡,老师被他这种不甘落后的精神感动了,在大会上表扬了明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