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蚌壳灯戏灯儿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仁:又不是打老虎,用得着“三围一”吗?
  班仕功:中午我一人,没收你的水果,不是让你跑脱了吗?
  秦任:我要跑,早跑了,没有跑不脱的!只是,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所以停下来和你们讲道理。
  班仕功(冷笑):你也算人正,不知哪点算“正”?
  秦仁:小本生意,不违法,养家糊口是正份。我们虽然处于社会生活的最底层,但我们为国分忧,不吃国家“低保”,自己谋生,这莫非是错的?
  班仕功:这点算你说得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方卫国:那么,你阻塞交通也是对的?
  秦仁:那当然不对,但我也考虑过,一般总是在斑马线才停的?
  方卫国:斑马线也不是菜市场。
  秦仁:有时为了“得个鱼,穿个鱼”,确实有点离谱。
  班仕功:让他再讲讲他的“为国分忧”吧。
  秦仁:我们这些“移动小商贩”其实都是爱国的,我们已约定了,明年就是2008,北京奥运在我们心中。们决定,奥运年不搞移动经商,为我们的国格着想。给几位老弟说实话,我今天想多赚几个钱,明天去交就业培训费,准备重打锣鼓另开张。
  此时,过来两个市民,多嘴多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甲:你们三个国家工作人员,蛮威风的嘛!三夹一,用得着这么大的阵势吗?
  乙:这个秦仁,既是一个勤快人,又是一个大好人。那天我在路上肚子痛了,你方卫国在执勤走不开,你没见秦仁生意不做了,把我护送到医院又才来做生意吗?
  甲:再说,他的蔬菜、水果货又好,价又不贵,我们哪个不买他的?
  说得方、班等三人面有尴尬之色。
  秦仁:(笑)我这不是扯广子的吧?
  旁人:(异口同声地)我们都可以证明。
  秦仁:货还没收不?
  班仕功:算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仁:(抱拳向五人致意)谢谢各位老弟!
  方、班等三人:确实人正理不歪。
  三人放行,秦仁又一路欢歌:

  里格里,里格郎,
  里格郎格里格里,
  里格郎格里格郎
  ……

  班仕功:方卫国,多谢你今天见义勇为,主动帮忙!
  方卫国:这不是让他歪起嘴巴说正理,又跑脱了一回。
  班仕功:我们不是在学唯物辩证法吗?秦仁就是个辩证人物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上坪民歌的变迁

有女莫嫁猫儿岩,又穷水来又穷柴。
  一日两餐毛米饭,检的尽是刺巴柴。

  这是千百年来流行在石堤乡上坪村及其周围地带的民歌。因为这里水源缺乏、山高坡陡、交通闭塞,所以上坪村民一直在同贫困作斗争。
  1977年已经45岁的该村支部书记白仕平(19618月至19626月曾任共青团第四届秀山县委副书记)在支部会和支部大会上,与支部一班人、全村党员经多次讨论,找出了贫困的根源,于1977年作出水、电、路三通的决定,并带领全村人一起实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十年苦战、十年奋斗,全村土变田200多亩,由原来的400多亩增加到700亩。修塘2口,可蓄水83万余立方米;修堰沟3条,全长3000多米,可提灌200多亩,自流灌溉100多亩。
  生产条件一改变,年年粮食夺丰收。粮食总产量从1963年的26万斤上升到1985年的93万斤。
  在他的倡导下,上坪联合猫岩、阳桥共3个村的干群自筹资金4万多元,拉通了从三角滩电站到3个村的4千多米的高压线路,于1981年实现了通电计划,这就使3村19组511户村民,户户都照上了电灯,同时为提灌、加工提供了动力。
  1984年冬,他带领全村人民奋战一个月,修筑了7千多米的大(龙)上(坪)乡村公路,1985年通车。1986年4月底,全村所需300多吨烤烟煤及时运到了该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7年,水、电、路“三通”的规划终于全部实现。
  白仕平年近花甲不服老,事事带头前面跑。他带头搞科技兴农,搞农业结构改革,以身作则。他带领全家8口人,在全村第一个实现养猪收入超千元,第一个种苎麻2亩,第一个养长毛兔11只,第一个搞加工运输,还种了烤烟4亩。
  1985年,他家产粮1万斤,人平1250斤;经济收入5300元,人平660元。在他的带动下,全村9组164户人家1986年共种上烤烟480亩,苎麻200亩,多种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0%,长毛兔养殖业也发展得很快,到1986年底已达1000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家苗寨今胜昔,山水路电换新颜。乡亲们把过去流传的民歌改过来了,他们兴高采烈地唱道:


  改革春风进山寨,有女要送猫儿岩。
  人平收入五六百,哪愁吃穿米和柴。
  一日三餐白米饭,餐餐都有肉崽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神交

伯乐与千里马的遭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知音交往,自是千古美谈,且放眼观之,今日之人生际遇会出现惊人的与历史相似之处。一个人如果觅得知音,当是他一生中最大幸福。蜗牛之所以感激云雀,是因为他遇到并体验了这种幸福,在他的人生中万难抹去这个美好的记忆。
  蜗牛是教师甲的外号,其外号起因于此人动作笨拙。虽不愿拍马,却常拍马蹄。云雀是教师乙的外号,虽不愿拍马,却因多方面才干突出,被提拔上去了。于是,蜗牛在地爬,云雀在天飞,好像互不相干。可是,他们却是半生神交。
  当初蜗牛尚未出道,还在修理地球时,对云雀只有稀稀疏疏的淡漠印象,一言以蔽之:相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12: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蜗牛一次去赶石堤场,偶遇午休上街的云雀。蜗牛挑一副箩筐回家,快要走出街口,忽然被一人叫住:
  ——你是蜗牛吗?
  ——正是。
  ——你不认识我吗?
  ——认识。
  ——听说你在办农民夜校吗?
  ——一时心血来潮。
  ——说你还办得可以,学员都脱了盲。
  ——那是他们聪明。
  ——你愿与我交个朋友吗?
  ——怎么配得上呢?
  ——莫见外。我看你卖菜的钱全部买了家里的必需品,肚皮是扁的。这是一点钱和粮票,拿去吃点午饭。我下午赓即有课,不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福建漳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