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成绩,石敦智没有陶醉,没有沾沾自喜,没有躺上功劳簿睡大觉,而是一如既往地兢兢业业地全身心投入他极其热爱的体育教育事业,而且越来越热爱阳光下这最光辉崇高的职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职业:郑重选择终无悔
  石敦智,中等身材,微胖,鼻直口正,膀阔腰圆,壮实的身躯,宽宽的脸盘,说话一口笑,做事一阵风,平时“雀”(诙谐、风趣)得起,正事稳得起。他那永远的微笑和充满睿智的幽默的眼神,会消除你的紧张。学生和他在一起,即使跑得大汗淋漓、跳个气喘吁吁,掷铅球掷个腰酸背痛,不但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反而觉得苦中有乐,苦中有甜,苦中有福。这是因为,石敦智为学生做出了榜样,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6-1982年,石敦智上8个高中班和1个初中班共9个教学班的体育课,每周18节正课之外,还有早、晚课外训练,工作量很大,整天都是在操场上度过的。高中班学生同他开玩笑说:“你不是石老师,而是‘铁’老师!”
  不错,他是体育战线上的铁人,也是体育教育事业的铁心人。他的儿子石建军1978年9月出生。为了不因照料月婆子和婴儿而耽误教学。他当晚连夜步行四十里山路,到家里把母亲接到石堤卫生院服侍月婆子和婴儿。结果,他的体育课一秒钟也没有耽误。对待工作,他就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敦智当过兵,务过家,搞过政法工作。然而,他最热爱的、终身为之奋斗的职业,就是体育教师。
  1969-1973共4年时间,他在部队入团入党,任班长,年年嘉奖。1973年由于工作需要,他复员回乡,又把部队作风带到四面八方。
  1973年,一份公社青年干事的呈批表和成都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同时送达他手中,任由他选择。他慎重地选择了后者。中共秀山县委组织部很惋惜人才的“外流”,三番五次做他的工作,但他就是初衷不变,痴情不改。
  到了体育学院,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生已肯定要与体育教育事业打交道,打铁先要本身硬,否则难以教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结果学习成绩很突出,学校领导和老师也特别器重他,让他参加一些重要的体育赛事工作和教材编写工作。1974年5月,他参加了四川省第三届运动会田径比赛编制记录工作。1974年9月,他参加了解放军全军田径选拔赛的编排记录工作。1975年4月,他同林登辕、钟述发、李世普4人一起,编写了成都体院77级试用教材之一的《田径运动竞赛组织与比赛秩序的编排工作》。
  1976年体院毕业后,他就把一颗热衷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心栽种在家乡的石堤中学,栽种在家乡的热土上,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学实践中,石敦智深深地感受到: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他爱岗守岗,敬业勤业,一贯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在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素质上狠下功夫。他读《毛泽东选集》、读《邓小平文选》、读《江泽民文选》,读科学发展观有关论述书籍和党的创新理论以及各项政策文件,读“一纲四法”,还先后自费订阅了《篮球报》、《体育报》、《体育文摘周报》、《新体育杂志》、《乒乓球世界》、《党员文摘》等报刊杂志。这些报刊杂志既是他自学的教材,又是他的教学参考书。阅读、理解、实践,他几十年如一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体育课本来是很苦的。但石敦智乐于吃苦、自觉吃苦。他自有他的苦乐观:“知足常乐,苦中有乐,助人为乐,因而自得其乐!”
  正当他对事业倾注心血的时候,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那是1983年,上级领导根据他的体育教学成绩和兼任校团委书记及工会工作十多年的丰富经验,争相提拔他。区委领导要他挑石堤中学一把手的担子,县人事局要他出任县体委主任,都被他一再谢绝了。
  一位姓黄的人事局领导对他说:“有些人三番五次、大包小包、人上托人,保上托保,想提干,想进城。现在,是组织上出面找你,你又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敦智说:“人活着就是为了事业。我的事业就在这里,就在校园。与孩子打交道是我最习惯的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我自认能为祖国为人民为四化作贡献。就让我当一辈子‘孩子王’吧!”
  还要说什么呢?他对他的事业是那样如痴如醉,是那样一往情深!
  他情系校园,情系体育,情系花朵,情系未来。主心早已铁定:当好一个普普通通的园丁,乐此不疲,终生无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园丁有情

大爱无疆,园丁有情。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今时代的传承和弘扬,是社会主义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铺陈和写照。
  人之子女,乃我之子女:人之困难,乃我之困难――这是和谐社会的标杆,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光辉,这是神州大地上教师队伍、园丁群落的本色。
  迎凤小学的作为和善举,就是一个剪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6: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城郊结合部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和镇迎凤小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贫困学生都比较多。根据这一情况,该校采取四大举措,确保不流失一个儿童,并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让他们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应有权利,让他们在校能够安心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快乐地成长。教师关心留守儿童、贫困学生,学生互相关心,在该校蔚成风气。
  迎凤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关爱阳光暖童心,浓郁亲情满校园,所以他们做出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连续获得县级综合考评第一名,先后被命名为县级“合格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安全文明学校”、“先进职工之家”和“最佳文明单位”。
  该校采取的“四大举措”有:1、制作了留守儿童统计表册和留守儿童档案,做到全校教职员工人人胸中有数;2、建立党员对留守儿童、特贫困学生的结对帮扶制度;3、期期坚持了师生损资助学活动;4、利用校园网站,加强对外联系,及时寻求外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