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7 13: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40年奋斗,30年耕耘
——从教34年总结  
   
  从教一生,首先要讲求良心,不误人子弟是最起码的师德。高层次的师德,则在于教师本身是为人民服务、为人类工作的典范,不仅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人才,而且为发扬民族传统和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塑造具有民族灵魂和人类爱心的一代新人,这才是真正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多年来,对上述师德准则,我虽然许多方面都没有做好,但我可以无愧地说:我做了,而且一直在认真踏实地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946年11月6日生于四川省秀山县保安乡桥堡寨(今属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保安乡李高村桥堡组),男,苗族,大专文化(涪陵教育学院中文科1984年7月毕业),2005年11月24日被重庆市职称评定领导小组评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从1964年秋我在当时的秀山县保安乡桥堡大队创办农民文化补习夜校算起,我已为渝东南边陲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奋斗了42年。由于社会发展的种种原因,我上过讲台,出于无奈,又离开讲台,最后又因自己醉心于教育事业而重登讲台,逐渐从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努力工作。本人虽然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但因为勇于探索、开拓,勤于学习钻研,善于总结分析,能够发扬成绩、修正错误,所以,在渝东南门户最偏僻、办学条件最差的农村中学,也能取得可观的成绩,尽了我的一份绵薄之力,做出了比较突出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党和人民的阳光雨露、沃土肥分培养了我,并且认可了我,给了我许多荣誉,获各种奖项20次左右(加上教育事业外的奖项,有30次左右)。
  我热爱教育事业,醉心桃李芬芳,完全是基于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深深热爱。因此,我乐此不疲,终身无悔。基于这样的理念,当年我一站上夜校简陋的讲台,就暗暗下定了决心:此生决不愧对人民,此生决不愧对天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醉心教育事业,笑对坎坷沧桑
  早在1963年我17岁时,就幻想着拿起教鞭,圆我的教书之梦,但遍寻川黔而未果。那时候,我只不过是一个初中四期肄业生(1961年8月肄业于秀山第二初中,该校设在宋农),因父亲于1961年去世就辍学了,文化不高,无人问津,这些都在情理之中。
  但是,人生在于拼搏,且人民给予我的一点文化我是一定要还之于人民的。于是,在我18岁时创办了桥堡大队农民文化补习夜校,得到大队党支部的支持和认可。我勇敢地、主动地挑起了桥堡大队一至四队青少年文盲、半文盲的扫盲担子。当时,除了大队支持一块黑板外,桌凳都是学员自带的,大小不一,参差不齐;没有电,没有灯,就点油枞木(马尾松积有松脂的木块,可劈成木条)。课本没有,就学《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百家姓》。教室里油枞木烟子萦回缭绕,又黑又浓,我和学员们的办学积极性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分文不取,只是为家乡人民尽一点心意;半年多的工夫,居然卓有成效:夜校的所有文盲都脱了盲,半文盲也有了提高。其中,文盲石胜友识了字,从那时到现在都爱看报,他一见了我就对我说:“这几个字都是你教给我的。”
  原来读了两年小学的吴忠恩经我教学辅导,能写新闻稿件,他的新闻稿和我的新闻稿同时登上了《群众报》(当时中共涪陵地委的机关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办此校以后,我同人民教育事业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桥堡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石敦哲,在附近的楠木小学任校长,听说我办农民夜校办得红红火火,特别醉心于教育事业,便于1965年12月把我推荐到海洋公社上坝(又叫坝联)大队当民办教师。当时,我一人教一至五共五个年级的复式班,在本校的四、五年级培养了小先生,有时让他们代替我教一、二、三年级学生。从我一正式站到讲台那一天起,形势就逼迫我开始了教改探索:五级复式班、培养小生生,都是我的最初尝试,此类似别处很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得两年多民办小学(含一期民办初中),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动过来乱过去,搞得人们无所适从,我也一点都不理解。在我又当了一个学期的代课教师后得到通知:县生产指挥组决定不再聘代课教师,于是我不得不放下了教鞭,离开了讲台,后来又到桥堡民办小学临时代了两年课,不久就拿起了锄头务农。
  务农10多年,面临坎坷沧桑,我从容应对。在大队、生产队,在三角滩电站开凿石料的工地上,我都继续办政治文化夜校,和民工一起学习文化,学习毛泽东思想,尽义务又为一批青年脱了盲。同时,我也在实践中强化了教学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才教得两年多民办小学(含一期民办初中),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动过来乱过去,搞得人们无所适从,我也一点都不理解。在我又当了一个学期的代课教师后得到通知:县生产指挥组决定不再聘代课教师,于是我不得不放下了教鞭,离开了讲台,后来又到桥堡民办小学临时代了两年课,不久就拿起了锄头务农。
  务农10多年,面临坎坷沧桑,我从容应对。在大队、生产队,在三角滩电站开凿石料的工地上,我都继续办政治文化夜校,和民工一起学习文化,学习毛泽东思想,尽义务又为一批青年脱了盲。同时,我也在实践中强化了教学本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又绿江南岸,1977年恢复高考,我以初中四期肄业的学历一举考得涪陵地区文科亚元,被西南师范学院文学系录取,却被当时的县委、县招办卡住了通知。1978年再上高考体检线,但再次与大学无缘。大学没读上,人们却给我取了个外号叫“石大学”。
  但是,我毫不气馁。
  就在这时,独具慧服的李家庄小学校校长石敦金聘我到该校帽子初中班代课。这一年是197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9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我的心坎,我又重新走上了讲台。从此,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当定了教书匠,也当定了教改教研的探索者。即使奋斗业绩并不突出,我仍然对能从事这项光荣的事业而心满意足,终生无悔。
  我在该校共代了两年课,两年都任副班主任,即使正班主任领津贴,副班主任干实际工作,我也乐意,而且都竭尽全力去做,因为这里是石校长给我发挥才能的地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两年辛苦,教学效果一直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