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充满朴素辩证法光辉的好诗 ——读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上下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1037——1101)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的篇幅虽小,全篇却充满了朴素辩证法的光辉。 诗人游览名山,不是去具体描绘庐山的风景名胜,而是概括抒写观察庐山的总印象,运用他广博的学识,借观察庐山的体会,凝聚成并揭示出一条生动的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面对雄伟的庐山,诗人这样写道:从正面看,从山前看,山后看,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看,它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从上从下,从远从近,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又会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只因为人在深山里面,在大山的怀抱之中,眼界受到了限制,不可能对庐山全貌有个完整的了解之缘故。至此,诗文终,哲理出。这条哲理告诉人们:不管对什么事物,只有跳出它的圈子,打破局限,才能弃清事物的真相,得到正确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