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妒而恨,由恨而毒,由私而公,公私、是非的标准全乱了套。嫉贤忌能之烈、之害,由此可见一斑。
  群众一针见血地评论道:副校长无所不用其极,只不过怕别人超过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谓多矣,可偏偏又有妒忌这个怪物,算是民族劣根性的一种。古人之妒,早被人们哂笑,次数之多无法计算。单说庞涓忌孙膑,挖了人家的膝盖骨,已够残忍的了。再有《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忌诸葛,一直想置人于死地,虽然残忍,但目的终未实现。曹丕忌曹植,曹植屡遭死亡威胁。更有甚者,宋高宗忌岳飞,竟借秦桧之刀,砍了民族英雄的头,使宋军无帅,金兵长驱直入,逼得南宋偏安一隅,“直把杭州作汴州”。
  桩桩事实,件件例子,都说明了妒忌是人类中假、恶、丑现象中的一种。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中的那个皇后由于妒忌白雪公主之美,也是对白雪公主多次加害,无所不用其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妒忌之害,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有了妒忌,则什么兄弟手足情、同学情、同事情、同行情、上下尊卑长幼之义,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统统都可以毁掉,其危害性之大,人们早已谙熟,甚至烂熟于心。但妒忌者依然妒忌,他们容不得别人的优势、别人的才干、别人的创造力,容不得人类的进步。
  妒忌的根源是小生产的自私自利性和狭隘的个人观念。到了现代,这种小生产的观念一经与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结合,则更其顽固、更其顽劣、更其卑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妒忌之害,不仅有深度,而且有广度:有了妒忌,则什么兄弟手足情、同学情、同事情、同行情、上下尊卑长幼之义,什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统统都可以毁掉,其危害性之大,人们早已谙熟,甚至烂熟于心。但妒忌者依然妒忌,他们容不得别人的优势、别人的才干、别人的创造力,容不得人类的进步。
  妒忌的根源是小生产的自私自利性和狭隘的个人观念。到了现代,这种小生产的观念一经与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结合,则更其顽固、更其顽劣、更其卑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奉劝天下所有的妒忌者,学学恩格斯,学学周恩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不但不妒忌马克思的伟大才能,反而牺牲自己的研究时间去经商,用经费支持马克思的研究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得以胜利诞生。在中国革命历史的紧急关头,在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毅然放弃自己的领导地位,让给才能优于自己的毛泽东,使毛泽东能为中国革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在革命的紧急关头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恩格斯、周恩来有着宽广的胸怀,磊落的品格,所以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能做出于国家、于民族、于世界、于人类有利的勋业来。只有大公无私的无产阶级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格、气度,才能有卓著功勋的建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在中国古代,也有比较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如祁黄羊,因他能顾及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所以有“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之举,传为千古美谈。如果他也有妒忌之心,他能举荐仇家、政敌吗?
  总之,有妒必有私,无妒则无私,只有除掉妒忌,才有真正为公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妒忌者灵魂空虚,死要面子,成为形成妒忌的一个动因。你个人的面子就那么重要?我们是革命者,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什么私心不能抛弃?我们要面子,是要国家的面子,民族的面子,是要国格,要国威。
  一个人的思想、心胸,终究是有限的,里面装满了私心、个人的利益、个人的面子,就再也装不进公心、人心的利益、国家的名声、人类的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多向群众学习,多看到自己的缺点、错误、短处,多看到别人的长处,事情就好办了。
  ——兹为妒忌者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响遏行云关爱歌

响遏行云关爱歌
――秀山县全党全民关爱留守儿童大场景纪实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行千里、外出打工,年幼的子女只好留在家乡。这群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生活在家乡的孩子,被人们称为留守儿童。他们的监护人由父母变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亲戚族人甚至其他人。他们亲情缺失,六神无主,厌学厌家,极易受到阴暗面的消极影响,前途堪忧。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传统美德。关注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吃上营养餐,读上放心书,不仅让外出务工的民工吃上定心丸,更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的执政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8 12: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学习问题,这是执政者当行之义。
由于全党全民齐心关爱,留守儿童获得了阳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润,享受了成长的快乐、莫大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浙江丽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