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一集心海情浪第一章爱情散文之爱妻漫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3月,我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得正果,转为正式教师,任教于石堤中学,不久全家农转非。
  这一天来之不易!
  别人可以从家门到校门,先读书,后教书,一帆风顺;而我为了这一天,为了圆教师梦、大学梦,长途跋涉了二十三年,付出了万倍于人的代价!
完全彻底践行诺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襟兄办不到的事情我办到了,我于1985年9月把岳父的户口从原籍迁到了我工作的地方,从农民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岳父从此正式(法律认可)同我们-起居住。泰山大人满脸灿然,逢人就夸赞女婿孝顺,张扬老运辉煌:“没想到当了几十年农民,如今也当一回居民!”
  他说这话的时候,当然还记得当年那些城镇居民所享受的优惠和所显示出来的优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岳父饮水思源,盛赞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年年都杀大肥猪!”
  岳母坚决不同意转居民,她对土地有着太深太深的眷恋;我完全地尊重了她老人家的意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年与过年

我转正的第二年,即-九八六年农历正月初二,一家子不忘丁敦金老人的好处,拜年致谢。老人尽地主之谊,少不得招待-番。我和心平把一双儿女也带去了。小孩少不更事,只管尽情吃喝,我和清秀则与老人边吃边谈。
我:老校长,你给我送了一个饭碗,此恩没齿不忘。
清秀:我们还不倒你老人家的情,只有记情!
老人:这也要靠你们自己。提拔提拔,要提要爬。我提你不“爬”, 也是空场合。心平这娃儿在行,你去读大专,一家大小事情她都撑得起来。你们外公不在家时,她自己犁土        、挑大粪、种包谷,是个女中豪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老人家过奖了。其实大的事情全靠您老人家帮忙。您帮了我们好多好多的忙。那次曲曲写信来要生活费,要不是您老人家帮忙到区教办去借,我脑壳想破也想不出办法来。
老人:“一个篱笆三个桩,-个好汉三个帮”。 丁凡是好汉,我们帮的帮,衬的衬,问题不就解决了?
老人的一番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还不懂事的大宝和梅梅也跟着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了年,回到家,一家人漫话家常,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一晩上没说完,第二天又说;说的都是好事,也有批评和谅解。
外公说:“丁凡、心平你们两姊妹,前世修来的。丁凡有孝心,有文才,才有了今天。我对心平有点意见,丁凡做不来木工活你就肯骂,不小心打坏一样家什也要骂几天,这不对头,要改。”外婆也说:“我也是这个意见。还有,心平有时候肯怵我,我也不大好想。”我说:“我们有今天,全靠大家捧土筑墙。外公六七十岁还犁田,外婆把两个孩子管得好好的。我好多时间都不在家,什么都靠心平做。她脾气有点躁,有口无心,不要紧。她像你们,人好心好,我满意!回把两回吵闹两句也没有什么;牙齿舌头再相好,有时也要咬一咬。”
一家人和和气气,皆大欢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灵前的辩论

1987年2月7日,岳父因幽门癌不治而辞世。他在弥留之际,仍对人数说幺女婿的种种好处。其实,我做得很不够。泰山之恩德,-撮黄土岂能报答得了?
  岳父没有效法狐死首丘的故事,临终嘱咐我们把他就地安葬在我的故乡金姑桥。他对清秀还有一个临终嘱咐,要她善待我一生,而不是这样要求我。岳父律己律女之严,堪为永世师表。我在涕零之间铭于肺腑,此生难忘。
  难舍啊,我的岳父,我的泰山!
    岳父看通“三国”, 慧眼识得孝婿,但寿缘苦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岳父老人弥留之际,我又请医生来到,与响医生-起听到老人正给清秀留下遗嘱:“曲曲买母行孝,让我和你阿妮安度晚年。我这晚年过得满意,还当了两年居民,死也闭得上眼睛了。你脾气不好,以后要忍,要好好待承曲曲。曲曲是个好人,是个老实人,你这辈子碰上他,是你的福气。你只要好好待他,我在九泉之下也高兴。我死后,不要抬到白果坪去,也不要抬到长潭去,我就睡在金姑桥这福地上——”
说到此处,老人溘然长逝;心平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我眼含悲泪,找家族来相帮办理丧事,又请神行太保丁文丰到湘西去告诉二位姨夫二位姨姐。
我虽已借到了棺材,但按川湘边风俗,要等姨夫姨姐全来了才能入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姨夫汪为仁有言在先:“我无能无志,对岳父岳母无法尽孝,只能生不养,死不葬。”此话如废铁掷地,但仍掷地有声,不但干脆利落,而且说得出,做得到。大姨夫成木江虽有孝心,但见岳父母都挨我和心平住,也就顺到田坎脫背系,就地歇一歇,但他看重名声,曾对我说:“外公的后事我料理,外婆的后事你料理。”
神行太保丁文丰到长潭通知了心梅,心梅自去告知心竹,姐妹二人两手空空赶到了金姑桥。她们空手而来,是因为心梅要心平和我立即把外公的遗体抬下长潭,心梅木江好借办丧事收丧仪,收回人情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见二位姨姐到来,以为可以让外公入土为安了,谁知心竹帮着心梅,固执己见,非要抬走遗体不可。心平与我向她俩讲了外公的遗嘱,但她俩就是不依不饶,一个劲地跪地痛哭。
在外公的遗体前,心平与我不得不同心梅心竹开展了一场葬父道德大辩论。
我:大姨、二姨来了,很好,不过,你们先止住哭,好把外公入棺的事情商量一下。
梅:那是你们的事,用不着商量。
竹:(粗俗地)我是来烧香的,在你们怎么搞!
我:怪不得汪为仁二哥和二姨要说“生不养,死不葬”, 偏生说得出口,不怕天下人耻笑!只有不要脸的人,才说得出不要脸的话。就算你们的良心被狗吃了,也要向天下人学学。请问,他是不是你们的亲生父亲,你们是不是他的亲生女儿?
竹:(嗫嚅地)外公是在你家过世的,该你们安埋。
我:可以!我们早就借了棺材,早就要让外公安息。现在你们不认生父,不听他的遗嘱,也不讲志气,那就靠边一点,我们马上就要举行入棺仪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