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一集心海情浪第一章爱情散文之爱妻漫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因儿子大宝和女儿分别到石堤中小学读书,妻子只好到我工作的石堤中学来就地照料。岳母-来嫌学校斗室过于拥挤,厕所过于遥远;二来更因为她无限眷恋乡村和土地,铁心坚持在金姑桥老屋居住。
  我们-方面尊重老人的意见,让她留守,并请一个邻居的女孩晚上陪伴她;另一方面则依她所爱,在每周周末看望她时,把鲜鱼、鲜肉、豆腐、常枣、啤酒给她带上,也少不了新衣、皮鞋等等。暑假炎天、寒假春节,我们给老人奉上更多的欢乐。
  岳母餐餐肉蛋不少,面条不离,也像岳父当年那样,逢人便夸,见人就说:“吃了几十年的包谷粗饭,想不到老来享了女儿女婿的福!”
  说实在话,我们做得并不周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岳母越来越老了,她经受不了金姑桥的严冬,这里海拔确实高了点。于是我们与木江哥心梅姐组成孝老统-战线,让小嘎到他们长潭去度过寒冬。后来,岳母行动不便了,终于到石堤中学与我们同住。她不住地念叨:“千个屋场,万个水井……”
  再后来,岳母离开了我们,我们在泪水中把她老人家安葬在岳父坟墓的附近,爱妻心平更是哭得天昏地暗。
  难舍啊,心平的娘亲,我的岳母,儿女的小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去世后不久, 心平携一双儿女到莲花中学, 与我生活在一起。外婆恋土地, 坚持住金姑桥, 任我和清秀再怎么劝, 也不愿离开。外婆不时去看看承包田与自留地, 沉浸在田园风光之中, 哪想到莲花中学去呢?所以, 逢年过节, 我和清秀又带着孩子们回金姑桥老家同外婆团聚。
但是,岁月不饶人,外婆逐渐失去了留恋土地的体力。在外婆生病时,我和清秀把她送到莲花医院治疗,病好后就在莲花中学与我们同住。又两年后,外婆仙逝。清秀呼天抢地,再次哭得死去活来,连眼睛都哭肿了。我能理解妻子,痛失双亲的打击太大太大,她的心灵一定是少了依傍,便细加抚慰。我觉得在学校办丧事诸多不便,就与心平扶柩回金姑桥。
我想把外婆安葬在外公旁边,以示“在生同甘共苦,死后一起长眠”, 但心平继承了她父母的迷信观念,要找阴阳先生看地,我也就予以迁就。结果,外婆葬在外公附近。
每年清明节,我和心平必有一人(有时两人-起)给外公外婆扫墓,插清明纸。大宝长大后,年年都去扫墓。外婆把他带大,那深深的祖爱永远烙进了他的心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外婆死后,心平心里空荡荡的。突然之间失去双亲,她失魂落魄,简直痛不欲生。我敏锐地察识了这一点,就对心平百般抚慰:“外公外婆不可能长生不老,痛失双亲的事情谁也无法避免。只要我待你好,儿女在行就行,你又何必老是牵肠挂肚的呢?人死不能复生啊……”
尽管如此,心平追念阿爸阿妮之心不止,心情极度抑郁,不时打骂儿女,还动不动就与我大吵一通,恶语污染了校园空气,影响很不好。我忍了多次,只在心里想:你也和你两个姐姐一样,五理不通,不可理喻!
我也没有二+四个耐烦心,只有二十三个。吵骂次数多了,我再也控制不住,就打了清秀一巴掌。
“我阿爸阿妮死了,你就打我,呜呜……”心平这一哭就是几天几夜。丁凡再三认错,心平就是不依不饶。她一百个想不开,甚至想到最不好的地方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下课,回到寝室,心平已无影无踪。我后悔莫及:心平气量狭小,出走了还好点,万一跳水了怎么办?我急忙在学校周围找了几圈,问了多人,竟没有一个人看到她。我想到莲花派出所去办寻人启事一类的有关手续,走到莲花桥上,却见心平正伫立桥头,眼睛无神地呆呆俯视桥下水面。
还好!来得不算晚!再迟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莲花桥头,莲花场街边,人来人往。我见心平此时心烦意乱,心知千万不可造次,因而压下把清秀抱回去的念头,到心平身边一再认错,作了种种抚慰,作了种种保证。心平终于回心转意,度过了两人婚后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感情危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心平此后继续恩恩爱爱,再无吵骂之事。心平经过一生中最大的感情折磨,终于成熟了。后来,直到她人老珠黄,我对她的爱情丝毫不减。
儿女渐渐长大。大宝读完中专,进了工厂;厂垮了,又自已办厂。梅梅中师毕业以后,进了“粉笔世家”, 还参加继续教育,大专读了读本科,本科读了又读硕士研究生。
我一生善待心平,年年不忘给外公外婆扫墓。外公外婆若泉下有知,也会高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尾声亦悠悠

外公外婆虽然长眠地下, 但心平和我始终铭记着他们,年年清明扫墓插清,岁岁腊月送亮接引。
大姐心梅、二姐心竹家境艰难,心梅的儿孙大都不务正业,二姐夫汪为仁已不在人世。一直体谅她们的心平和我给外公外婆各树了一块碑,只邀请她们及家人参加了树碑仪式。
两块石碑是同时在石堤做成的。从石堤到金姑桥的公路只畅通到马岩坳,而从马岩坳到金姑桥一段,区区两三里路,大部分都是下坡路,若遇到下雨天,则还是李白一千多年前所描述过的那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心平和我一步一步,从马岩坳一直步行到金姑桥,沿路察看,只见这里一个坑坑、那里一个洼洼,此处泥泞、彼处溜滑还不算,更有几处玻璃般的光滑斜坡区,老天浇雨如油,十个司机有十一个胆战心惊,无不见险止步。牛年冬天硬是牛,一进腊月就细雨纷飞,如果连绵不断,那石碑就无人敢运。
两人一路察看,一路担心,今天着急,明天着急,心胆如铅,丝毫也无法轻松。
这些心病由心平笃信黄道吉日引起。外公外婆教给了清秀勤劳节俭、内外修德的优良品格,也教给了她封建迷信意识。我虽有母亲同样施为,但从课內外书籍中汲取了科学,接受了唯物主义。按我的想法,只要等到天晴几天,路晒干了,随时可以运碑立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归想法,却无法操作。早在起念头之初,心平就坚持找人择日子。
一来心平先入为主,那些旧意识早已根深蒂固:二来内因大于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三来只要不是重大事情,我总是迁就她。于是,二人在行动的时候一起行动,在着急的时候也一起着急。正因为在大问题上夫唱妇随,在小问题上妇唱夫随,几十年的小日子自然也就过得很和谐很如意。
夫妻和谐,天人也和谐。几天过后,雨霁天晴,又等了几天,路干无险,请人运碑立碑,一切遂意。
在外公外婆的墓碑前,心平、我和成木江都在缅怀和悼念。往事如昨,历历在目。
成木江在心中不断地祷告,他相信外公外婆一定会保佑他们全家。
外公外婆的嘱托,言犹在耳岂能忘;外公外婆的牵挂,心有灵犀一点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要问:心平善待了我吗?我一定会答:“我们相濡以沫一生,互相关照心细入微,她见我少吃一口饭也担心。每当我要出门,她总要检查我的衣履,抻抻衣服,掸掸灰尘,看看厚薄,整整边幅。泰山大人,您就放心吧!”
外婆要问:大宝现在怎么样?心平一定禀告:“他在浙江打工,听说要给外公外婆立碑,他汇来了打碑的饯,他多么愿意孝敬你们啊!阿妮,您不要挂欠,他走的正门正路,做事勤勤恳恳……”
仿佛外公外婆并没有去世,二位老人活在后人的心头,活在心平的梦中,活在我撰写的祭文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广西北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