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12 13: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公去世后不久, 心平携一双儿女到莲花中学, 与我生活在一起。外婆恋土地, 坚持住金姑桥, 任我和清秀再怎么劝, 也不愿离开。外婆不时去看看承包田与自留地, 沉浸在田园风光之中, 哪想到莲花中学去呢?所以, 逢年过节, 我和清秀又带着孩子们回金姑桥老家同外婆团聚。
但是,岁月不饶人,外婆逐渐失去了留恋土地的体力。在外婆生病时,我和清秀把她送到莲花医院治疗,病好后就在莲花中学与我们同住。又两年后,外婆仙逝。清秀呼天抢地,再次哭得死去活来,连眼睛都哭肿了。我能理解妻子,痛失双亲的打击太大太大,她的心灵一定是少了依傍,便细加抚慰。我觉得在学校办丧事诸多不便,就与心平扶柩回金姑桥。
我想把外婆安葬在外公旁边,以示“在生同甘共苦,死后一起长眠”, 但心平继承了她父母的迷信观念,要找阴阳先生看地,我也就予以迁就。结果,外婆葬在外公附近。
每年清明节,我和心平必有一人(有时两人-起)给外公外婆扫墓,插清明纸。大宝长大后,年年都去扫墓。外婆把他带大,那深深的祖爱永远烙进了他的心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