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一集心海情浪第一章爱情散文之爱妻漫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2: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来在外地当了几年民办教师,后来又修公路、修电站,从生产队分来的粮食,虽然不多,也积累了大几千斤。粮食是命根子,打从五九年过来的人,谁都知道饿饭的滋味。丁香菊再缺钱,也舍不得卖几颗米,除了卖几斤米买点必要的油盐,一年进的钱添件新衣外,把个粮食保管得好好的。
多亏了妹妹这位“大功臣”省吃俭用,把家把业,我才得以当上了“解粮官”,才有了迎娶映山红的物质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2: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婚后第一年,生产队因用了磷肥,获得大丰收,但因交了皇粮国税,生产队又留了储备粮,人平也才400多斤,这年香菊冬天出闺,也分得400斤,共1200斤,但香菊出阁,已用去粮食400斤,于是只剩下800斤了。两人吃800斤还勉强够吃,但加上外婆,一共3人吃,大宝也要吃面糊,几笔支出凑在一起,就明显不够了。
我没敢把这些数字告诉岳母和苦儿,但岳母和苦儿看见装稻谷的大柜子已现了底,她们也在发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岳父对我信任到家了,看家他没到,以后也未来过金姑桥,直到大宝已半岁了,他才第一次到金姑桥来,见一家人和和美美,我待岳母如生母,也极为高兴。此时,800斤粮食又吃去两百斤,只剩600斤了。我据此,只好向岳父讲了实话:“本想接你老人家一同来住,但两趟喜事一缴,现在只有600斤大谷了,碾得到400多斤米。现在是农历二月,到农历八月打谷子,我们三个人每个月才合60斤,打水也不浑。为了度春荒,我打算种点马铃薯,买八面山的马铃薯种,我以后就吃马铃薯,让外婆和苦儿就吃大米。你老人家那里有什么办法吗?”岳父说:“你这个打算要得。你不要管我,成木江和心梅给我顾得有。你岳母的口粮加上我的口粮,也有400多斤,我还是够吃了。总之,你不要管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岳父和我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外婆和心平。
外婆、心平还是发愁,我说:“不要紧,明年春荒,生产队要把储备粮借给大家,哪年不是寅吃卯粮?”母女二人听不懂“寅吃卯粮”这个成语,但听说可以借储备粮,二人又放心了。
然而,我没放心。我知道,即使借储备粮,一家人因为个个辛苦,除了大宝,个个饭量都大,储备粮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全家人的需要,因而必须未雨绸缪,凡事总是办法越多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卡得死死的,往哪里发展?院坝倒是宽,可以种瓜菜甚至庄稼,但那是“资本主义”,政策不允许。不是吗?院坝外几根李树因为枝条遮了生产队的稻田,也是“资本主义”,于是,空中砍果枝;连空中的果枝也要砍,这院坝是不能使用的,使用了就是非法,公社、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就会干预,种爪铲瓜,种豆铲豆。怎么办?
只剩下一条路:自留地。虽然除了外婆,3个人都有自留地,但并不多,而且都是红苕地,只能明年种包谷,现在种麦子早已不是时候,而且即使是包谷地可种小麦,当地小麦产量也并不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八面山良种马铃薯个头大,我与心平商量,就去买了一些薯种来。但为了保证明年多收几个包谷,防备后年春荒问题,占熟土占得少。
看着剩下的薯种,我想出了高招。
冬天少雨,我与心平利用早晚时间,烧了几吨重的火土。我把自留地老坎几丈长、5尺宽的一分粉岩骨骨地辟为“耕地”,在上面铺了厚厚一层火土,再铺上一些苔藓,此时再把马铃薯种放在苔藓上,薯种上再盖苔藓,又是厚厚一层火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问:“你这个方法行吗?”
我答:“按照科学方法搞的,我相信会成功。苔藓可保温,明年生得早,生长期比别人的长,这上下尽是火土,钾肥多的是。”苦儿似懂非懂,但是她相信我。
到了翌年春荒时期,家里的存粮和从生产队借来的储备粮,只够外婆、心平吃,我就一口不吃,挑起箩篼去“刨”马铃薯。
科学就是科学,马铃薯是块茎,要的是钾肥,而火土灰含钾量很高,正合马铃薯口味。我把马铃薯当宝,马铃薯也尽力回报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分地的马铃薯丰产了。五八年大跃进的“卫星”都是假的,我这一分地马铃薯放的“卫星”却是真的,少说也有一千斤,刨了十多次,刨了十多挑,总产超过一千四百斤,我先后吃了四个半月才吃完。
我特别不挑食,只要是粮食,粗粮、细粮、红苕、马铃薯都吃得饱。我每餐都叫外婆把马铃薯切成片,打汤煮。我餐餐吃得,说是又香又浓,外婆、心平起初都不相信,后来看我每天照样干活,早晚照样种自留地,力气没变,身体强壮,才相信我说的是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母女二人都心里不过意。外婆说:“这丁凡比亲生儿子都还好。我以前信别人讲‘s省人有杀人的刀,煮人的锅’,那不是嚼舌头?我也相信‘沙子筑不得墙,女儿养不得娘’,现在我也不信了。只是苦了丁凡,我好不过意。叫他吃饭呢,他是一口也不吃,我心疼呢……”
“我比你还心疼呢,他是我的男人呀,其实,我们也没有办法,他也没有别的办法,政策卡死了,你大得过政策?他能吃马铃薯,我们娘儿俩就不行呀,你囫囵吞下去,也只吃得到半碗,我是半碗也吃不完呵……”
母女的对话是打的土话,在枕头边时,心平就一句不漏地翻译给我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3: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果坪岳父家,只剩他一人在家了。我本想把他接来,找生产队长,但队长不答应:“生产队地少人多,每年口粮才两、三百斤,再不能添人口了。”
队长说的是实情,不能怪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广东江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