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散记]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1章写景散文之大溪酉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堡的形成,本与其他所有山脉形成一样,都是若干万年前地壳变化中的“造山运动”形成的,但由于十八堡的特殊结构形式令人惊诧,奇特的神话说就万古流传了。
相传盘古开天地后,洪水泛滥齐天高,玉帝派铁拐李下界退洪水,伏羲八卦定九州、制人伦,炎帝黄帝教稼穑、制衣裳,纳沙河两岸已有了人类定居。观音大士为普度众生,派遣殿前白鹤仙子、婆婆道姑二仙化成凡人,来到纳沙河两岸助民耕织,又亲率十八罗汉监押数十名神工搬运数十丈长、合抱见方的大块红条石来到纳沙河上修建桥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观音一行来到纳沙河源头,忽然天昏地暗,走石飞沙,尘土弥漫,巨响铿锵。观音忙取出玉净瓶挥洒甘露,顿时妖雾澄清,真相大白:原来是白鹤仙子与婆婆道姑因意气用事,正在纳沙河上空展开一场激战。观音令神工放下大块红条石暂歇,带着十八罗汉到尖山寺庙内,给二位神道调解纠纷。直到夜阑更尽,纠纷仍未平息;观音见她俩都冥顽不化,便令她俩在纳沙河两岸相向坐化,托体归山了。二人凡体化为山峰。白鹤仙子化成白岩坡,依傍着川河盖;婆婆道姑则化成婆婆山,立于野竺坪。
  神工们放下的4块大红石,其中两块断了;未断的两块,一块安然卧地,任人踏访,另一块完好无损,朝天矗立,这一块被人们称为“立柱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音大士处理了鹤婆纠纷,急忙督神工修桥,突然听见远方雄鸡啼鸣,遂令十八罗汉就地各自坐化,自己也一样坐化,因而留下十九座神体,即一列整齐、美观的山峦永留人间,从此有了“十八罗汉撵观音”景群。同时,连他们的“信铃”都放在十八堡之一的金鸡岭下了,人们称之为“扑地钟”。  
“观音”带着“十八罗汉”化一道清风归去了,却留下一把幸福种子在十九座神山上,慢慢萌发,长成荫翳蔽日的参天古树,在“观音山”上还长有一株合抱粗大、形如伞盖,片片椭园形叶片上均有一“观音坐莲台”佛像,金光灿灿的沉香树,这株宝树常年周游在十八座山上,六十年游上,六十年游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观音”托梦给一次来在十八堡山区打猎人王百中,说是要勤劳善良的人才有福分看见它,得到它,他就荣华富贵,家发人兴了。几十年过去了,老猎人只见过宝树一次。当他临终时,把梦见宝树的事和当时的喜悦心情告诉给两个儿子。后来老猎人夫妻托体山阿后,他的大儿子夫妇两人虐待年轻的兄弟,并将弟弟赶上了十八堡,猎人老二在十八堡上打猎为业,砍柴谋生,勤劳忠厚,感动神灵,在“观音”侍女的帮助下得到了宝树,他们结为夫妻,结庐安家,转猎为耕,繁衍后代。十八堡山区村寨错落,屋宇鳞次,他们是十八堡的一代新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1章写景散文之扁口洞古动物化石

十八罗汉撵观音,加上种种神话传说以及人间烟火本已美不胜收,岂知在其附近,又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851229日至198615日,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古人类旧石器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兴永和助手孙志彬、陈祖军在十八堡附近的涌洞乡野坪村扁口洞中发现28种古动物化石(豪猪、竹鼠、松鼠、猕猴、长臂猿、猩猩、腊马象、东方剑齿象、黑熊、虎、豹、豺、獾、鬣狗、野猪、巨貘、中国犀、牛、羊、鹿、麂、鱼以及螺、蚌、蜗牛、鸟类),还发现了烧骨。
  28种动物化石说明,这些动物群属我国南方第四纪常见的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其中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等,是一万年前就绝灭了的动物,根据动物的习性,可以判断这里原是亚热带、热带温湿气候,遍布原始森林和沼泽。而从这些动物化石的集中出现,特别是从火烧骨的发现,可以推断这里至少在一万年前已经有人类的频繁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四川日报》一九八六年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尹德庆撰文以《秀山发现丰富的古物动物化石》为题载:“去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今年元月五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古人类旧石器研究室副研究员张兴永和助手孙志彬、陈祖军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乡野坪村扁口洞中发现二十八种古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为研究该地区的古地里、古气候以及原始人类的活动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九八三年起,野坪村附近农民在扁口洞采挖‘所谓’龙骨”,涌洞乡人民政府和文化馆当即将洞口封存加以保护,县文化馆于去年从附近农民家中收集了部分标本。这次古人类旧石器研究室的同志来秀山考察,从这批标本中识别出十七种古动物化石。元月三日至五日,他们两次亲临现场考察,并在农民家中征集到一千多种化石标本,经初步鉴定,这些动物是豪猪、竹鼠、松鼠、猕猴、长臂猿、猩猩、腊马象、东方剑齿象、黑熊、虎、豹、豺、獾、狗、野猪、巨貘、中国犀、牛、羊、鹿、龟、以及螺、蚌、蜗牛和鸟类化石,还发现了火烧骨。这些动物群属我国南方第四纪常见的剑齿象——大熊猫动物群。其中东方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系一万年前就绝灭了的动物。根据动物群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这里原是亚热带,热带湿热气候,遍布原始森森和沼泽。这些动物化石的集中出现,以及火烧骨的发现,可以推断这里至少在一万年前很可能有原始人类活动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纳沙河源头

源头活水,千秋福泽维生息
坝上清风,五季祥和纳大方

    附:涌洞乡,川河盖半山腰,水从洞中流出,水量很大,长年不绝,其洞水冬暖夏凉。1966年开始修建龙川大堰,从纳沙河源头将此水引到龙池新建的帅家水库,解决龙池缺水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1章写景散文之情满川河盖

初秋阴天,爽气宜人,2015913日,由学校领导和秀山县退教协石堤中学分会组织,石堤中学教职工及其家属20多人旅游了秀山名胜川河盖。一来一往,或聚或散,欢声阵阵,其乐融融。
学校的组织者是工会主席李成科和分会理事长唐尚林,秀山县退教协秘书长喻胜补应邀参加并予指导。李成科不但与老人们同乐,而且给每个退休教职工带来了学校发放的两百元慰问金。
石堤中学是秀山县东北一角、地处边远的一所单设中学,1072年创建,曾经办过高中;留澳留美双博士、世界级科学家郭宗友就是在这里高中毕业的。1970年代到1990年代,该校常居全县或者全县单设中学老二。21世纪初叶,由于大量尖子生到县城甚至重庆主城选校,因而该校教育教学质量屈居倒数第二。2015年春期,该校上下戮力同心,使教育教学质量跃升全县单设中学第三名,艰辛扳回一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3 13: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更上一层楼,为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校领导无法在教师节那天安排这项活动,只好改在星期日这天进行。
3辆旅游车小巧玲珑,另外李成科的小车跟在后面,依次平稳向川河盖行进。司机彬彬有礼,都能兼上半个导游和半个保安。特别是那个本地人,与游客言谈之间,对游客总是和颜悦色,対家乡则充满了热爱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非洲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