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蚌壳灯戏灯儿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培松,秀山县里仁乡南庄村三组人,这年29岁,原来只读过三年小学,但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后,渐渐自学成才。
  田启修令王培松到坪联大队驻队,领导大种小春。田启修指示王培松,要照他在下坪大队的样板搞。
  田启修在下坪大队的样板是大放干田,大种小春,在100多亩田地中播下的麦种以及在河坎、田坎、田土周边播下的豌豆、胡豆种总计高达4万斤,是“超级密植”。田启修的搞法不只一乡,而石堤全区都是如此。反正种子是国家的,“崽卖爷田心不痛”。石堤区粮站为此向上级报了几十万斤粮食的亏损。而超级密植也是上级号召的,不批准也得批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被强奸,百姓遭愚弄,没有饭吃,会饿死人的呀,高贵的父母官!见此悲剧,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王培松驻坪联大队指导小麦播种,却只在道旁搞了一点条播,做做样子,以应付检查,其它地方让农民按常规方法种,剩下的种子让社员们分吃了。王培松年轻气盛,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敢顶歪风,勇气可嘉;敢凭良心办事,甚得民心。
  翌年开春,县公安局长邓克千到大溪公社办案,看到别处的小麦像香签把,而坪联的小麦长得好,就到处夸赞、表扬。田启修到坪联大队一看,发觉王培松违抗了自己的指示,便电发鸡毛信向县委一汇报,王培松即获“反密植”的罪名被开除公职,回家乡南庄原籍劳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公安局长邓克千也因夸赞坪联大队的麦苗而被撤了职(因同行人员向国祥告了密)。而田启修普及超级密植有功,升任区委副书记兼石堤公社党委书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的年月,不同的结果,实在令人费解。升虚火,发高烧,被烧焦的只有草民。似乎官帽比民生更重要,没有这东西,地球就会停止转动。
  王培松不服气,向四川省委告了一状。官司打到锦官城,省委派人来调查,查清了事实,主持了公道,令秀山县委、石堤区委给王培松平反,补发工资,并调石堤公社当文书。
  王培松吃了豹子胆,见面就骂田启修,日妈倒娘的骂,田启修不敢还口。只是他任着区委副书记,吃、住、工作都在区级机关又显得名正言顺。田启修有时到石堤公社布置工作,少不得又要挨骂。石堤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彭胜和等人又被田启修逼着压王培松,偏偏王培松又和他们搞得好,无可奈何,田启修只好硬着头皮到石堤公社机关把工作布置一通后,在王培松的骂声中打道回区。田启修不敢整王培松,就拿其他人及大队干部出气,动辄训人,以发泄怒气、耍威风。
  是鬼怕恶人,王培松的抗争精神镇住了顶头上司。正气的力量,足以震慑一切邪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启修只布置工作、训人,自己在区委、区公所机关食堂吃饭,不管石堤公社的干部们,把担子推给了彭胜和。
  只要不违背政策,彭胜和就放手让王培松干,王培松就秉着公心为许多干部、社员提供了方便。从大溪来石堤,王培松虽只是一个小文书,大队、生产队的干部和群众却都信任他。
  是年,又是多灾多难的一年。由于生活困难,石堤乡以至秀山全县,人口外流贵州情况严重;当年的6月上旬到7月底,夏旱连着伏旱,9月中旬到10月中旬又出现秋旱,时间达110多天,是继1959年以来连续第三年旱灾,粮食产量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由于连续三年的天灾人祸,不仅给人民的生命带来了严重的严胁,人口大量下降,同时牲畜家禽也大量死亡,有的地方鸡、狗、猪、牛都已绝种,导致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社会发展大受阻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歹熬到1962年春,三年困难时期终于结束,农民开始有点饭吃了,加上小春丰收和瓜菜代等,比三年困难时期挨饿强多了。
  但是,不多吃多占的石堤公社干部却断了炊。新来公社报到的人武部长杨文孝第一餐就无处吃饭。王培松从一个社员家吃麦耙回来,带给杨文孝几个麦粑做夜饭。
  王培松虽然厌恶田启修,但他以党的利益为重,同时阶级兄弟情深,把新任人武部长杨文孝带到水坝大队支书余灿成(背驼,性刚直)家,求他替国家供应杨文孝吃喝一段时间,一直供应到上级给石堤公社干部解决粮食、工资问题为止,最后再给他补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启修从来不管石堤公社具体工作,对上述情况全然不知。
  王培松把上述情况向田启修汇报,田启修一时无法解决;王培松把公社大印交给田启修,田启修不敢接。王培松就说:“你坐在区委有饭吃,我们没有吃的你不管。一日无粮千兵散,大家都走了。你几时给大家弄来粮食、弄来工资,大家就几时回来!”
  田启修这才搞懂:领导并非万能。到了此时,他只得立即把此事向上级汇报,上级立即解决困难,才把石堤公社机关干部一一通知回来。但是,田启修的区委副书记的职务也因此丢了,被调去妙泉公社当党委书记,因不懂农村工作,只知训人、整人,仍立不住脚,又去当法院副院长,最后调到工商局担任副局长直到离休、病逝。
  权力掌握到这种人手上,对于党和国家以至人民究有何益?
  人们应当反思,应当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哭嫁歌

哭嫁歌,是土家族、苗族妇女出嫁时唱的歌。解放前的哭嫁歌,充满了悲剧性、反抗性,兼有娱乐性,其艺术特色在于悠扬婉转、情深意长。
  哭嫁歌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二十几个部分:哭上头、哭爹娘、母女哭、父女哭、哭哥嫂、姑嫂哭、兄妹哭、亲姊妹哭、哭伯叔、姑侄哭、哭舅爷、舅甥哭、哭姊妹、堂姊妹哭、堂表妹哭、骂媒人、哭戴花、哭穿衣、辞祖宗、哭背亲、哭上轿等,总起来长达数千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哭嫁歌之哭之歌,或悲或愤或乐或骂,都基于一个情字。一席哭嫁歌,调动和燃烧了所有亲人、族人和亲戚朋友的感情。
  下面将哭嫁歌略举数例。
  “骂媒人”充满怨恨和厌恶之情,连讽带骂:

  你做媒人的想穿鞋(hai,方音),
  树上鸟儿都哄得来。
  你做媒人的想喝酒,
  山上的猴子都哄得走。
  ……
  花言巧语几箩篼,不愁银钱不到手。
  好比我家馋嘴狗,东家吃了西家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封建婚姻的反抗和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内容充满幽怨和悲愤:

  一把指拇尖又尖,娘把女儿往外掀。
  一把指拇齐又齐,娘把女儿往外踢。
  罐子装人闷死人,活人掀到死人坑。
  左脚踏进阎王殿,右脚踏进烂泥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9: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情也与妇女的悲剧命运的哀叹绞结在一起:

  红花开时离枝去,爹娘养我枉操心。
  一尺五寸养育起,受了几多冷和饥。
  在娘怀中三年整,头发操白好多根。
  青布裙来白围腰,背过几多山和坳。
  唱到与亲人的离别,唱得情意真纯;
  穿上嫁衣别哥嫂,好比鲜花叶掉了。
  好比风筝掉了线,好比油灯去灯芯。
  花儿红,叶儿黄,只有哥嫂最操心。
  哥妹今天各分手,堂前双亲你孝敬。

  婚期愈近,哭得愈悲切,特别是上轿之前,更是哭得嗓子嘶哑,哥背胞妹出门上轿,妹捶哥背悲痛欲绝:

  哥哥呀,哥哥呀,
  你为什么这样狠心,背我往火坑里送。
  你为什么要帮人家的忙?
  你把我背到岩坎上摔了吧,
  让我变只雀儿,飞到无边无际的天边边去吧;
  你把我背到深潭里摔了吧,
  让我变只鱼儿,游到无边无际的大海里去吧!

  感情是何等的强烈、真挚!她们是在用“哭”来表达对自由婚姻的追求和对幸福的象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广东江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