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筹谋已久的渝东南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终于定了。日前,重庆市政府网发布《关于印发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的通知》。根据规划,到2020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要实现森林覆盖率52%,旅游综合收入680亿元,特色效益农业产值突破290亿元,还要瞄准旅游航空,每个区县至少拥有1个通用机场。 总目标:旅游为支柱 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要达680亿 根据规划,到2020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2%,森林蓄积量达7500亿立方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2%,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乡村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85%和95%。 旅游业将成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支柱产业。到2020年,旅游业增加值比重达10%,旅游游客量突破1.2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80亿元,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数量达15个。 产业发展方面,构建起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环保型产业体系,以特色工业园区为依托、以物流流向为联系的特色资源绿色加工长廊初步成型。到2020年,工业园区集中度达80%以上。 此外,这片区域还将构建形成以示范区为依托、沿适产区布局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示范长廊,带动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乃至武陵山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到2020年,特色效益农业产值突破290亿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35%左右,农产品优质率突破80%。 同时,还将构建形成以交通线为轴、区县城为目、特色镇为点的民俗生态城镇群。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提高到45%以上。 绿色生态本底布局图。图片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生态:要建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在生态建设方面,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加快构建武陵山脉生态屏障,建设黄水、仙女山、茂云山、黔江、桃花源、巴尔盖等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仰头山、凤凰山、青华山、翠屏山等市级森林公园,建设白马山、大风堡、武陵山、大板营、太阳山等自然保护区。完成造林280万亩,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1050平方公里。 同时,构建水系生态带,建设阿蓬江、芙蓉湖、藤子沟、大溪、酉水河等湿地公园以及小南海、乌江―长溪河鱼类等自然保护区,推进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新建及改扩建11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平方公里。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长廊布局。图片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长廊 按照“一体规划、整体打造、统一营销”的思路,依托武陵风光、乌江画廊、土苗风情三大主题旅游品牌,六大旅游区、三大精品旅游线路的“363”格局,整体塑造旅游形象,推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其中六大旅游区分别为大仙女山旅游区、乌江画廊旅游区、武陵仙乡旅游区、黄水林海旅游区、世外桃源旅游区、边城古镇旅游区。 特色资源绿色加工长廊布局图。图片来源重庆市政府网 交通:2020年每个区县将拥有一个机场 发展旅游离不开便捷的交通,规划指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提升综合交通联通能力,推进对外大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通道项目建设,积极开展一批对外通道能力提升项目的前期论证,形成拥有“铁公水空”的对外联通网络,对外连接通道达到10条。 搭建区域路网骨架。进一步完善县际通道,大力实施路网改造工程。增强区域交通枢纽和节点功能。完善黔江周边交通网络,支持黔江机场改扩建并开通新航线,强化黔江区域性交通枢纽功能。提升交通干线运输能力,增强各县城交通节点功能。依托石柱西沱、武隆白马等码头发展“铁公水”联运,打通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联接长江、乌江的快速通道。加快武隆仙女山支线机场建设,并适当增加小飞机停机坪等通用航空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指出,将以旅游航空为重点,依托精品景区,布局建设一批通用机场,着力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航空小镇,确保到2020年渝东南每个区县至少拥有1个通用机场、建成1个航空小镇,在全市率先实现通用航空全覆盖。 能源:实体企业将享受全市最低电价 根据规划,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将推进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加快实施天然气“县县通”,完善输配体系网络建设。 同时,加强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建设,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LNG)高效应用。加强成品油储运设施建设,提高成品油保障能力。 此外,还将大力推进售电侧改革,支持乌江电力在渝东南地区拓展售电业务并实现全域覆盖,使渝东南地区实体经济企业享受全市最低电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