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清溪场镇永进居委会的人口主要居住在格寅集中区,虽然这里如今叫居委会了,似乎与城市扯上点关系来,但真正说来,居住在这里的世世代代皆为农民。在一些高等的城市人眼里,农民往往是鄙俗的代名词,但但这里农民的文明素养却远远高于我们常见所谓城市居民。走进这里,大爷大妈们不但热情招呼客人到家里去坐坐喝口水,而且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那真的是个爽! 不信就自己走进去瞧瞧,感受感受。 我跑了很多秀山的村寨,对格寅这个深具文化底蕴的古老村寨印象深刻。早年,杨家携土司之霸气来此开拓70坝,成就基业;此后陈家、邹家、黄家陆续来此定居,共同开发70坝,为秀山农耕文明的进程增光添彩;几百年来,他们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杨、陈、邹、黄四家,在格寅这个地方,建成四合院制式的木屋多达22个之多,不要说单体的所谓三柱四之类的木屋了。由于现代建筑的挤压,当年大气恢弘的四合院大多不复存在了,只剩少许零星遗留可见证当年的辉煌。22个四合院就有22个故事,22个创业史,延伸下来的故事数不胜数,如果把格寅的兴衰史整理下来,将会是秀山农耕文明的标本记忆,史诗般的鸿篇巨作。 这里的文明礼仪自古亦然。以四大姓相互通婚为例,祖祖辈辈下来,严格按字辈排序为规范,绝不可乱套,延续至今,毫不例外。在这个寨子里,不论老少都是叫老叫少的,相互间老表不少,但从不开出格的玩笑,其文明素养可见一斑。 尽管现代小洋楼遍布,毁掉了古老格寅的格局甚为可惜,小洋楼中的户与户之间,街与街之间还基本有序,保证顺畅通达,从而也可窥见这个寨子邻里之间的相亲相让和睦相处,也是文明中的重要组成。 晴了很久,到处是灰,我们随便去格寅看看,看看这里是不是也是灰蒙蒙一片。走进这里,完全没有灰的感觉,每家的庭院,都种上花草,打扫得干干净净;走进家里,家什都摆放有序,房间亮敞舒适,不得不感叹,这就是现代农家的小康之家;还有那些小巷、暗沟、街区也是打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以一斑窥全豹,单从一个干净,就可感觉这里的村民整体文明素质之高,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在这里,我们从中也看到了背后的推手——村支两委班子们,是和谐的干群关系,才打造出这样的整体效果。 拍了组照片,发来与朋友们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