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两年没到三中了,今天去有很多新的感觉。首先是塑胶操场搞起了,为校园增加了亮点;树更大更茂了,绿树成荫。校园掩映在大树底下、密林深处、淙淙流水声中,确实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三中地名下衙,即土司制时代平茶土司府下方的衙门,简称“下衙”。自清乾隆元年裁司建县后,土司政权废除,这个土司衙门就成了杨氏祠堂,现在还残留零星的遗迹。之后,杨氏家族在此兴办私学,成为秀山最早办教育的场所之一。因为这个教育基地的引领,整个龙凤坝成为秀山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三中也成为秀山最富盛名的教育机构之一。整个80年代,三中初中升学中师中专在全县初级中学中排名第一,可谓君临天下、傲视群雄。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乡结构的改变,三中由于处于地理劣势,被三合中学超越,大大的落伍了。但三中就是三中,深厚文化底蕴的三中支撑着文化的底牌,三中人知耻而后勇,通过几年的努力,三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地追赶上来,成为全县进步最快的学校。
我们走进校园,强烈地感觉到这里学风好、师风正、班子团结,发展势头强劲。
现在三中有18个教学班、800多学生,80多名教职工。
由于交通的改善,环境意识的增强,扎堆城区意愿减弱,教职工们普遍稳定,喜欢这里的工作,喜欢这份工作。
我们祝福三中,祝福他们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