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赴“酉·秀”两县
开展一线教研教学指导工作(小学语文)
在秀山东风路小学举行
4月27日至28日,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赴“酉·秀”两县
开展一线教研教学指导工作(小学语文)在秀山县东风路小学举行。
这次的小学语文教研教学指导活动,由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的语文教研员黄燕老师主持,重庆市教育科学院的教研教学指导组全程手把手指导,秀山、酉阳两县的百余名语文一线教师,及秀山片区督导办和学校分管负责人参与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教学活动的观摩交流。内容包括课堂观摩、互动研讨、集体备课、个人内化、再次同题同人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总结等几个环节。27日,活动中分别由秀山的杨晓兰老师和重庆教研员田梅老师先后执教三年级的《女娲补天》一课,酉阳的冉文薇老师执教六年级《神奇的省略号》一课。28日,杨晓兰老师和冉文薇老师,再次执教经打磨后的原课题。另外,东风路小学的全体语文老师都轮流到多功能厅参加听课学习活动。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到“酉阳·秀山”分别开展集体教育教学指导工作,为了落实“集中精力加强对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贴近学校实际,紧跟师生需求,聚焦课堂教学,全方位提高基层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现实需要。
整个活动共有重庆主城、秀山、酉阳三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及中小学教师2980人参与,很好地体现了四个原则:
基地辐射原则。以每一个县域的部分小学和中学为指导基地,辐射所在辖区相应学科的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片区联动原则。酉阳与秀山作为一个教研联盟区,其中的一个区县开展教研,另外区的教师同步同时参与。
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原则。市级集体视导、区级集体视导与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教研指导活动。
学段整合与学科整合相结合原则。薄弱学科采取整合,形成综合指导思路,主学科各学段整合,形成学科一体化式的教研指导。
此次东风路小学是小学语文“同课异构”观摩指导活动,是其整个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聚焦了“酉、秀”两县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了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扎根开展实证研究,从实出发,充分发挥市级教研机构研究、管理、指导和服务基层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基层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作用,让教师们亲身融入教研教学的真实情景环节,学到了切实有效的教研教学实用技能,将帮助学校极大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为早日办成更多的“百姓身边好学校”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