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2章写人散文之爱心,在熊熊燃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天,细雨霏霏,春寒料峭。按院里安排,田医生下午该休息;但因看到就诊者太多,便匆匆忙忙三下两下刨了几口午饭就立刻到检查室上班,又忙了整整一个下午。人们问他:你该下班了,走了就算了嘛,怎么又继续干呢?他说:这么多人等着我,我怎么能一走了之?
  信息时代,手机多多。听说田医生在班,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患者纷至沓来。原只想作黑白超的改作彩超,不吝金钱;妇女们一边检查,一边问这问那。田医生耐心地回答问题,为她们上了一堂又一堂的妇幼保健课。
  多年来,田医生都是这样工作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总是体现着关心、贴心和爱心。他全心全意为患者,推心置腹话科学,一颗爱心献大家,一门心思干工作,怎能不令人感动,怎能不受人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田景迁医生,你可亲可近可钦可敬,确实是医疗卫生战线上最可爱的人!
  一朵红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上级和单位领导让他搞培训,他接受了十余名学员。他的培训,方法独到:一字一句讲理论,多联系实例;手把手教操作,同时讲明原理和要领;再从荧屏上一个部位一个图像地仔细地分析,深入浅出地阐释诊断和鉴别诊断。他教得好,学员进步快,回原单位后均能独立开展超声工作,其中在县级医疗单位工作的两名学员,则能胜任超声专业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医生的名头越来越响,贡献越来越大。重庆一家医院闻其名,重其技,以年薪10万元的报酬聘请他主持该院B超检查工作;但他不见异思迁,又觉故土难离,便不去应聘,而要坚持为秀山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群众服务到底。
  随着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和追求也日趋浓烈和迫切。1990年代初,在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县妇幼保健院对县城(镇)妇女进行了普遍的健康检查,并使已查出的疾病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近年来,妇查工作更在全县范围内得到顺利开展。
  为了紧密配合此项工作,田医生付出更多。为了方便乡下病员,他连中午也不休息,让他们及时就诊,及时回家。对少数因膀胱未充盈或腹腔气体较多而无法确诊的,次日免费再为其复查,直到确诊为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田景迁的工作,无声地推动着全院。他们的工作,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证了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提高了县妇幼保健院的知名度,加深了妇女对该院各项工作的信任感。一个全身心地服务群众的人,人民永远敬佩他,记住他。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提高民族素质、关乎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事业,也是严肃的良心事业。田景迁对此认识深刻,重在落实,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很严格。
  田景迁担任医技科主任二十多年来,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埋头苦干,甘当老黄牛,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他分管的手术室、化验室、注射室、收费室、超声室和药房,多年无一例事故发生,同时杜绝了劣假药上柜现象;毒麻药品实行专人专柜管理,药房药柜无过期失效药品出售。他给了患者安全,患者有口皆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田景迁超声多年,声誉日隆,使所在单位也远近闻名。
  秀山县妇幼保健院先后获得重庆市和本县的“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以及“县妇幼保健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和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爱婴医院”活动也取得丰硕成果。
  田景迁作为中共党员,认真坚持党在新时期的妇幼保健工作方针,经常主动积极地向有关人员宣传妇幼保健的重要性以及少生优生的好处,动员临产妇女住院分娩,接受新法接生。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科学喂养优越的医学原理,劝诫和要求她们定期到该院保健科作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他诚心动人、和蔼可亲,人们特别是妇女都乐于聆听,乐于照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微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涓滴漾心头,春风荡尘埃。科学推动了社会风气,孕妇纷纷受查受术,从而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婴儿的死亡率,保证了产科质量,提高了人口素质,达到了优生优育的目的。
  实践出真知,出成绩,但实践也需要总结,需要提高,更需要升华为理论。田景迁深知此道,因而成了专家。
  从1992年起,他撰写了多篇医学论文。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有5篇刊登在国际和国家级的医学杂志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4篇,其中两篇发表于《中华现代临床医药杂志》(香港出版,海内外发行),即:《B超诊断胎儿先天性畸性3例》、《超声诊断小儿睾丸恶性肿瘤1例》。另两篇是:《 B超诊断足月妊娠并平滑肌瘤1例》(发表于《中国临床学理论与实践》)、《B超诊断典型畸形胎儿12例》(见刊于《中国临床与实践学荟萃》)。
  国际的1篇,即《B超诊断小儿胆囊结石并活蛔虫1例》,载于2003年2月28日《美国中华临床药学杂志》(美国洛杉矶出版)第4卷第2期。
  上述论文,有两篇在国际获奖:《超声诊断小儿睾丸恶性肿瘤1例》获世界华人医家论文奖;《B超诊断小儿胆囊内结石并活蛔虫1例》荣获国际优秀论文奖,同时获得美国洛杉矶世界华人交流协会和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颁发的医学论文三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普普通通的秀山土家族医生,登上了国际领奖台。
  其实,田景迁原来连思想、业务总结都写不来,哪会写什么论文?那时,因学历太浅、文化底子太薄,颇有自卑感,沒有自信心。要写总结,就得求人,这次找张三,下次找李四,别人厌烦了,自已下贱了,就硬着头皮,自己逼自已写;动了笔,三琢磨五考虑,七拼八湊,一路写来,居然像个文章了。于是,自卑感自然消失。写来写去,写上瘾了,交流、刊登、获奖竟接踵而至。事情倒过来,向他请教的人日渐增多,他则有求必应。除了指导女儿田睿,还指导了本院的多名同事以及外院的一些同行。凡得到他指导的人,个个都有进步。
  田景迁医技越来越精,论文越写越好,贡献趋大,职称也相应趋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993年,田景迁该晋升主治医师了。在黔江的论文答辩会前,他自任“主考官”,与彭水县的两位女医生(以下简称“两女”)“现场练兵”,“演习”非常成功。接着,翌日在论文答辩会上,升起了靓丽动人的一幕。
  主考官(以下简称“官”):你们几个搞超声影像的人所撰写的论文我都看过了,我认为都写得很好。请问你们各自的超声诊断准确率能达到多少?
  两女:(异口同声地)80%左右。
  田(景迁):根据我们单位近几年的统计,我们的诊断准确率在95%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8: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官:秀山诊断准确率不错。(随又提了几个病例诊断的问题,田一一予以较准确的回答。)最后,请你回答,如果胸腔积液的超声珍断,荧屏上显示无回声区,深一厘米时,在临床上应抽到多少积液?
  田:根据操作者的手法和多个不同侧面的扫描,再根据病人的体位判断,病人的体位应与穿刺一致,在这些前提和情況下,抽液量应达150毫升左右。
  两女:对,对,书上都是这么说的。
  官:(点头,心说:这个田景迁不错,实践经验够丰富,回答问题够准确。)下面,秀山的同志不再回答问题,由彭水两位同志回答。
  ……
  田景迁不仅自己顺利通过,也创造条件使同时参加答辩的两位女医生也顺利过了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