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九三耕耘录

九三耕耘录
——1993年春期班主任工作
和教学工作总结
这是一篇总结,也是一篇纪实。
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热爱学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忠于事业、充实人生“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指导思想,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误人子弟这崇高的师德,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的,只有这样,才配当园丁;是园丁就得耕耘,要耕耘就得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耕耘到1993年春天,我所任石堤中学93级1班和2班共两个班的语文,兼任93级1班的班主任。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在同事箭切配合、支持下,本期以至全学年的工作画了一个较圆的句号:两个班共录取到中专、中师12人,占全校五个毕业班总录取人数18人的66.7%,比上学年我所任的两个班增长16.7%(1992届初中毕业班,全校6个班被中专、中师录取的总人数是18人,我所任教语文的92级2班和3班共9人,占50%);其中我任班主任的93级1班,被中师录取7人,占全校总人数18人的38.9%,居全校第一位;被中师录取的7人中,万县幼儿师范录取3人,占石堤全区3人的100%。
93级1班除7人入中师外,另有秀一中3人,黔江地区体校1人(会考前录取)、秀山电视中专3人(本来有5人,因其中2人兼得秀一中、宋农职中录取通知书而不计在内),宋农职业高中5人。升学总人数19人,升学率(即占全班总人数37人的)51.4%。
数字,凝聚着园丁的心血;数字,也是园丁对人民的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年秋,我在送走两个毕业班后,又接受了另两个毕业班。从接任93级1班班主任伊始,我就下决心把这个班带好。为了确保早晚自习的正常行课,我蹲堂168节,主动上课堂,从未想到要蹲堂报酬。本期,学校实施了早晚自习轮流辅导制,我仍在晚上第一堂自习课去蹲堂(因这一堂不在辅导制的范围内)。
中期考试后、会考前,我把全副精力放在学生身上,一天到晚“泡”在教室里、学生堆里,一个一个地谈心,根据他们各自的具体情况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细致入微,直至心底。厌学的学生多,工作量大,我不怕麻烦,不怕困难,反复开导差生、厌学的学生,亲自查了勤,各科课堂都去查,督导学生,尽量少缺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我加强了两个班的语文作业、作文统计,看到不完成作业的同学,我督启发、开导、辅导,千方百计地督促他们完成作业。
更重要的是,我注重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理想和前途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并具体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设计他们的未来和近期打算,使他们各有所求,有利于他们各得其所。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家庭实际,建议彭自勇、胡浩报考中师,结果证明,建议是正确的;结果是,他俩考上了酉师。我针对两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先后写了叙事抒情散文《班魂》、《桃李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的热情像火一样燃烧;坚定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对未来始终怀着美好的憧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我在语文教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两个班的前任语文教师,对工作不大负责,一个学期才布置两篇作文,致使学生语文能力相当差,写作水平相当低。为了亡羊补牢,在1992年秋期我着重抓了作文教学;作文水平提高以后,本期着重抓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及能力的教学。由于我注意到既不能加重学生负担,又不能与其他学科发生冲突,我尽量抓紧课堂的45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让它浪费。我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反复思考,反复比较,反复筛选,最后选准最佳教学点。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挑一担水。我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把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作了弥补,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较快地得到了增强。因此,在“三合一会考”中,两个班的及格率达到了74.7%。
我把热爱学生的思想贯彻到底,从平时教学到会考、面试,再到休检、录取,最后到录取通知书的递送、中师的入学准备,我无不关怀备至。彭自勇化学中考失误,我一连给他作了四次思想工作,稳定了他的思想、情绪,使他能背水一战,顽强拼搏,考好化学后面的4科,结果终于考上了酉阳师范。考取酉师的另一个学生白素梅,是个自卑、胆小的女生,从会考、中考到休检,每走一步之前,我都给予她热情的鼓励。吴俊说我会算,每一步都替白素梅算准了。考上万县幼师的吴俊,所有入学必办的手续都托我代办,我也尽心尽力,在她入学之前一一代她办好。为防止录取通知书传递失误,万县幼师的三份通知书,我坚持一分一份地送到新生本人手上。彭自勇和田德军的入学通知在传递上出了问题,我亲自到他们家里去看,直到获得确实收到的信息才放心。就是没有考好的同学,如彭亚来、吴小平、张素兰等,我也热情地对他们做细致的安抚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一向十分注重教学和教改研究,我始终主张和奉行教学教改科研一条龙的教学原则。本学年上期即1992年秋天(9月10日)我获得了教学科研论文(其中一个全国作文比赛园丁奖)的第六个全国奖,其中有两篇是关于作文的;在本期,我又搞作文评改实验,并写了论文《学生互改作文》参加县级交流,获三等奖,并登载在《秀山教研》第3期上。我的教研论文和指导学生作文先后在《语文教学通讯》、《作文天地》、《作文评点报》上发表。今春(本期)5月,在《作文评点报》1993年第5期上刊登我所教学生彭青花的作文《我最敬佩的老师》以及我的评语,这是我所教学生的作文第6次见报,我的作文评语第3次见报。
“打铁先要本身硬”,“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科研有助于提高业务能力,有助于把点滴经验积累起来,有利于实践和经验的升华和飞跃。教学科研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最好结合,不无禆益,何乐而不为呢?教学,有着莫大的乐趣;科研,也有着莫大的乐趣。长期坚持,必有好处,它一定会帮助我把语文教育教学搞得更加有声有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教学、教改科研,都有了一定的成果。不过,本期的工作,缺点、缺陷也很不少。比如语文会考人平才65.7分,就相当低;有几个尖子生没有考好,既是他们自己的失误,也是我的失误;班主任工作中也出了不少问题和意外情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都促使我今后吸取教训,改进工作,进一步把工作搞好。
现在,我仍然年富力强,仍在苦干苦做。做蜡烛,我还要继续发光;做春蚕,我还要继续吐丝。

(1993年9月7日于石堤中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绝唱•妙境•柠檬味

绝唱·妙境·柠檬味
——《天净沙·秋思》赏析
元代散曲第一大家马致选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作家,皆不能至也。”(清代学者王国维语)
《天净沙·秋思》原文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实在是悲凉秋景、悲凉秋思的千古绝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仅仅28字的这首散曲,与一首七言绝句的字数相等,然而在优美、深邃、惊人之处却各有千秋。这首散曲长短相间,舒卷自如,加之甚佳甚奇之诗句,极高极美的意境,其柠檬、菠萝之味品赏不腻,回味无穷。
散曲的前3句,9词18字,构思之精妙,含蕴之深广,句子之工巧佳丽,语言之精华凝炼,确实令人拍手称羡,叹为观止。加上第4句,出现了十样景物,勾成了一幅萧瑟的秋景画图;末句更画龙点晴,言简意赅,点出了一个天涯断肠人的鲜明典型形象。景中含情,小中见大,含蓄而不晦涩,深幽而不险僻,极力渲染深秋傍晚的苍凉气氛,烘托天涯游子的寂寞情怀,画面醒目,音韵震耳,悲情惊心,意境摄人。渲染、象征、烘托的表现方法,排比、摹状、双关的修辞运用,无一不是恰到好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8: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们来细看散曲大师笔下的秋景图。
在一个深秋的黄昏,被西风吹得光秃秃的老树,被枯干的藤萝缠绕着,傍晚回巢的乌鸦在它头上“吱吱哇哇”地聒噪。如果这老树是人,早就烦死了!本来,旁边有潺潺的流水,石拱的小桥,清幽的人家,聊可为一点慰藉。但是,在老树的眼里,小桥是孤零零的,流水充满了哀愁和惆怅,人家也并未充满生机;尤其在古老荒凉的大道上,疲劳不堪的老马在西风中踟蹰迍行,不禁使人想起李贺“瘦马敲前蹄,犹自带铜声”的悲壮诗句;西下的夕阳,疾劲的秋风,更是悲凉至极。这幅图景,既抓住了深秋的特色,又与人的心境相与比衬;心境、环境,构成了情景理交融的深幽意境。这幅图景,既是自然的图景,也是社会的写照,更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老树、瘦马,透出了游子的思绪和形象,也显出了作者自己的感情和影子。这意境是何等的深邃和高妙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