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一集心海情浪第二章抒情散文之百年难逢金满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12月4日,刘伯承、邓小平离开秀山,继续北上,势如破竹,很快就解放了四川省,接着解放了整个大西南。
  短短的四天,为凤鸣书院为秀山大地迎来了满天朝霞;短短四天,为秀山人民留下了骄人的佳话。
  后来,刘伯承被授予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邓小平更是成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影响全球的世纪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伟人的足迹深深地印在凤鸣书院,使凤鸣书院增辉添彩;伟人的精神和业绩深深地印在凤鸣师生的心田里,激励着一代代新人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再后来,秀山自治县人民政府鉴于上述原因,将凤鸣书院定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这实在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秀山人民对世纪伟人永恒的纪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民族中学,有清朝时栽植的桂树,每逢秋日,丹桂飘香。该校一位副校长在退休后对此寄语云:古桂有幸,曾伴将军歇马几日;书院多娇,得留雄风光耀千秋。
  学辈闻双百石桂之溢香,能不慨叹斑驳岁月而盘桓留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光荣啊,古老的书院、育人的宝地!
  难忘啊,伟人的足迹、伟人的激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一集心海情浪之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纯洁的山泉,更是菲薄的气球,掺不得半点假。只要稍有一点芥蒂,一点怀疑,甚至一点不信任的显示,爱情就随时有破裂的危险。它的敏感性,不仅不亚于热敏电阻,甚至比光敏电阻还要敏感得多。那么,耍手段的危险性就更厉害了。正如白雪,里面随便掺杂一点污物,总会分外显眼、刺眼。
  爱情不是儿戏。它有着极庄重的因素,因而它应该是高尚的。逢场作戏,露水夫妻,永远与爱情无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情是“两姓人讨吃”,而不是相互利用。爱情是年轻人的梦幻,而不是坟墓。爱情是老年人的相依为命,而不是零落成泥。
  掺假不是爱情,儿戏不是爱情,相互利用不是爱情,逢场作戏露水夫妻不是爱情,那么,真正的爱情在哪里呢?
  真正的爱情在梁山伯祝英台那里,他们――
三年促膝两无猜,红绿相配、传情留美;十八相送空遗恨,生死不渝、化蝶成双。那真正的爱情感天动地,永远光照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爱情在牛郎织女那里,真正的爱情在董永七仙女那里,我对他们有一赞
  联――
  织女有缘嫁牛郎,湖边隐智慧,人间争劳,银河争渡
  七姐下凡配董永,寒窑溢温馨,青山含笑,绿水含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那真正的爱情,不分出身地位尊卑贵贱,不怕艰难挫折坎坷崎岖。尤其是牛郎织女,即使每年只有一次鹊桥会,也要万古千秋爱情永恒,为后世人们特别是青年树立了无比光辉的榜样。
  在现实生活中,老一辈无产阶级家不但在革命情操方面、也在婚姻爱情方面为后世人们特别是青年树立了无比光辉的榜样。其中最光辉的代表是人民的好总理、“十全美男子”周恩来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邓颖超,还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世纪伟人邓小平和他的夫人卓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恩来和邓颖超是在1919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中相识的。那时,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读书的邓颖超,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是《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为了加强斗争的力量,周恩来、马骏、郭隆真、邓颖超等二十名青年男女,成立了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核心组织--觉悟社,并出版了不定期刊物--《觉悟》。
  在天津爱国学生运动中,周恩来与邓颖超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在觉悟社内,他们又都是志趣相投的战友。照常情,青年男女,特别是志趣相投的青年男女,在交往中相互爱慕,是自然之理,但那时周恩来与邓颖超这两颗充满激情的心,却丝毫没有去顾及个人感情,他们一心一意忙着救国,忙着斗争。又因为那时社会上封建思想很严重,对于男女之间的社交,"道学家"们攻击更甚,而"觉悟社"的社员们懂得,他们的行动,是对流言与诬蔑最有力的回答。因此,为了斗争,他们都更加严格地克制着自己的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4 20: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920年11月7日,周恩来等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乘坐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前往巴黎去进一步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邓颖超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他们虽然相隔云山万重,但从来未间断彼此的联系。凭着鸿雁传书,他们交换着情况,交流着思想。
  为了给周恩来的学习、工作与革命事业提供经费,邓颖超自己节衣缩食,每餐只吃一个烧饼,省下的钱全部汇给周恩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四川自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