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5 08: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和谐理念开始上升为理论,一在《周易》,二在“四书”。《周易》开山鼻祖,“四书”集于大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古代和谐理论散见于诸子百家。百家论争,贤人高论,相继论“和”,代代传承。孔孟墨子,堪为代表,见仁见智,各有主张。孔子主“和为贵”、“和而不同”、“少者怀,老者安”;墨子倡“非攻”、“兼爱”、”爱无差“;孟子则升华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集大成之论当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汉武汉朝延汉族,尊孔尊经尊皇权。三坟五典,精华精髓,尽汇于《周易》;四书五经,九流百工,尽归于儒术。君君臣臣,忠心不可不讲;父父子子,孝心不可不要。然趋之过分,有令也难行;如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诸葛武侯,千古一相,出师一表,千古绝唱。七擒七纵传佳活,民簇和睦闪光辉。北魏孝文,千古一帝,德高三皇,和高五帝。有倡有行,民族大融合;易服易礼,胡汉一家亲。毛泽东用之治国,祖国繁荣富强;周恩来用之修身,人类文明典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