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国学魅力之一斑

[复制链接]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639

主题

1812

帖子

5183

积分
UID
5095
发表于 2016-4-9 10: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七律:朝帝京
一脉馨香朝帝京,春风婉约出边城。石桥回梦桃源赋,烟景开轩竹笛声。
心许长安陪夜永,手拿残月到天明。玉杯深浅何如了,君子温良不独行。


    解析: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的人文底蕴鉴证,斗转星移朝代更替,而文化却鍥刻山河。文化是越沉淀于深邃,就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对联一样,古往今来一直都雕镂人心、永远漫游。而律诗是诗中最庒雅的文学体裁,于是便成为历代文人骚客表情达意的常用方式。此番进京对接《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本人置一颗惶恐之心。因为我把持不了“中国楹联学会”之上层态势,更无法揣量上层文化执牛耳者对一个农民文人是否认可,所以此行颇感压力巨大,然而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好在大家都是玩文墨的,人的身份有差异,但是文学一道是没有界限的。思量之后,决定写一首律诗来投石问路,并且以示庄重。于是这首律诗就在赴京途中如流云出岫。
    在此,不妨让我为此律自圆其说一下:在我的脉管里流淌着从亘古而来的一脉馨香,今天我怀着对文学的无限景仰,追随婉约的春风离开边城,奔赴六朝古都我魂牵梦萦的北京(一脉馨香朝帝京,春风婉约出边城。此句属于倒装句)。桃源深处的秀山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溪烟竹舍牧笛,赋予了人间一幅淳风胜酒、山光留客的世外桃源(石桥回梦桃源赋,烟景开轩竹笛声。颔联,严谨的对仗句)。怀着激动兴奋赴京的前一个晚上,我遐想联翩,仿佛在诗风词韵的长安街,一个自诩白衣卿相的才子词人,手拿残月、浅唱低吟直到天将破晓、灯火阑珊(心许长安陪夜永,手拿残月到天明。颈联,严谨对仗句)。一缕远年的情怀从我灵魂深处漫游而出,然后散发于天地间,弥久、弥久,犹如一坛陈酿风韵,岂是一个或深或浅的酒杯能够容量的呢!每当我看见老师您手书“温良俭让”(秀山2015年10月金秋中楹会蒋有泉会长等于秀山授牌《中国楹联文化先进县》手书馈赠)这四个圆融的馈赠,顿觉此番赴京,有谦谦君子,此行不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况赴京与老师在一起更不觉得孤单)。
人在旅途,信如飞鸿,我在苦苦等待来自京城的信息。我一向对自己的文字很自负,但是要博取蒋有泉会长的认可,我绝对不敢自信。等,让时间来验证。仿佛时间过去很久、很久,半小时之后蒋会长来信了,四个字:“相当不错”。好,这投石问路成功了,这是从心里传递的信息,必须的,只可意会。






楹联·心酿文澜
是情殷意笃,锦书难写别来,常萦面命耳提,撰楹联抱朴奔千里
虽水阔云横,刀尺只缘秋后,每念言传身教,随野鹤冯虚绕九重


    去年十月金桂飘香时节,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为我县创建为“中国楹联文化县”授牌,县委书记王杰接牌, 县长向业顺在授牌仪式上致辞。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宣布了“尖山似笔,倒写蓝天一张纸”征联评审结果,秀山楹联四人楹联创作获此殊荣,占获奖比例二十分之四(本人也有幸挤入),在锰都大酒店举行《中国秀山·第八届中国楹联论坛》,秀山有三篇文论载入此次高规格论坛,本人论文《浅析楹联“尖山似笔”》也有幸获此殊荣。
    县长向业顺同志表示:“在今天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中,楹联作者们的创作欲望和艺术潜力一定能够获得空前的释放,楹联写作空前活跃的局面已经形成,希望有更多的楹联爱好者加入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大力传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队伍中来,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楹联作品,鼓舞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诚如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国学的秀山人皆应有担当,为获取另一枚至高含金量的国字号名片《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是一座城市历史底蕴、文化品位、文明程度等方面实力的体现。2016年3月27日本人随宣传部部长周毅同志赴京向“中国楹联学会”对接、创建《最佳》事宜。
    本人与中楹会叶子彤副会长有多次知遇之情,蒙先生垂青,多次不吝教诲,此番赴京之行恰逢姚永龙会长公差,我顺理成章参与赴京三人组。此番赴京之行足以证明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创建《最佳》之坚定决心,在中央党校学习的王杰书记对“三人组”赴京之行表示充分肯定和嘉许,“三人组”不负所望,虽然辛苦所幸《最佳》成功对接。
    在与“中楹会”诸位会长见面之前,我颇具几番思量与唏嘘感叹。在心中,叶子彤老师同样是极具分量的,面对这样一位学术派会长,知道《最佳》严峻要求的条件下,对子彤老师的心态而言,只有八个字“静水流深、高深莫测”。在测探蒋有泉老师态势之后,我依然如法炮制来投石问路,子彤老师联界泰斗,那我就同其所好撰写一副楹联。
    楹联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言简意赅,蕴含丰富,对仗工整,韵律协调,形式活泼,雅俗共赏,千百年来为文人雅士和人民群众所喜爱,具有历久不衰的旺盛艺术生命力。它的承载传统、教化民心、美饰环境、传播文明的功能,对社会产生着独特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选用撰写楹联来试探子彤老师对“三人组”赴京的认知态度,应该是最睿智之举。接下来请允许我为此联做一次系统分析,读懂此联便知我良苦用心。
    首先楹联横批:心酿文澜,意思指在和老师再度见面之前,心海就已经酝酿起一圈圈难以自禁的波澜,此番赴京不仅仅为我们崇高的文化事业,同时也因为能再度得到老师您的教诲,学生焉能不心潮澎湃啊!(仅横批四个字,已经让会意者眼瞳发热,温润心扉。)楹联中的横批往往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概括全文,亦或可补联语之不足。

    上联联意:学生此次是怀着十分殷勤的心情而来,就算用“锦书飞云字,玉简黄金编”那样华美的文书来表达对老师一别如斯的怀念,那还是远远不够的。常魂牵梦萦老师您对我那些面命耳提的教诲,而今天我撰写一副楹联让老师您看看,学生这颗朴质的襟怀和一别如斯的进步。学生已经登上飞机很快与老师您见面了,而这颗莫以名状的心情却难以控制的随信息飞向北京。

    下联联意:老师您曾经数次不辞辛苦为学生家乡的文化发展而奔走,虽然我们南北背向,水阔云横也间隔不了万里关山。还记得去年秋后我们又一次重逢在《第八届·中国楹联论坛》,学生用老师曾经传授的写作技法如掌中刀尺一样的五彩变化,为秀山楹联文化又锦上添花。每一次在文化赛事获取的荣誉,都离不开您的言传身教,而今天我带着为创建《最佳》的使命而来。也许老师您看到学生的楹联(信息)的那瞬间,学生已经随飞机(野鹤)冯虚横云盘旋在九重天空,这样俯瞰人间的高度,那就是国粹,楹联文化之高度吗。





而今我们要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自然就要偏重于楹联了。

楹联·香草美人
重开淑景如何是?日月自勾沉,芳草陌上年年,有暗香丝丝缕缕清风里
独醉深宵所谓谁,江湖曾碾转,美人春心浅浅,看名士噩噩浑浑玉梦中


注:此联立“设问与转承”属流水对范畴(也如何、无所谓),一问一答又意境转合起承。“暗香”属对“名士”,“名”谐音“明”借下而对上,属借对;“陌上”对“春心”的“心”也因为“上”字之方位词而定性,也“借下对上”属借对。

“丝丝缕缕、噩噩浑浑”乃叠词。叠词: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富于艺术魅力;既可摹声,又可摹色,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使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此联“芳香美人”有寓意,即“借代”。汉语的修辞格中有借代,即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这种修辞方法叫借代。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美人芳草”就是借代修辞格中的“借体”。



采桑子:人在北京心向邑
白衣沽酒春风里,回首咸阳。极目潇湘,抱月沉吟一树凉。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十三弦上流云过,叩打鸡窗。浸湿心房,几个词人入梦乡。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


附: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乐》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此双调小令,就大曲中截取一段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双调44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解析:学做词人,孰易孰难?说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关键是要具备一颗坚定不移的心,大胆走出来学习,徜徉在词林里去。古今词学读得多了就成词人了;创作积淀成集,把心得体会编写成册供更多的人分享与交流学习,就成词家了;在文学领域中独树一帜,可开宗立派之时就成大家了(我不喜欢用“大师”这个词,因为当下的“大师”太多了,就秀山这乡旮旯也有几篓子“大师”,且每日夜都沉醉其中哉!)。
    本人犯不着去考虑词人词家之冕,我本是一千年前曲水流觞的亭子上那个,临风举袂、沉吟长啸过来的武陵布衣。一千年以后,西学东渐,大部分打扮得油光水滑的中国人都崇洋去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如皓月蒙尘,我们的国魂随乱红飞过秋千去,中国人原来的信仰与骄傲只有在青灯黄卷里去翻阅。今天,我们重新来过。在这里,和亲爱的同泽兄弟姐妹们,一起来激扬文字。
    在北京的那一周,哥在一千五百公里外,断壁残垣的司马台长城上,用我穿透千年沧桑的眼睛,想你了,杨策我的兄弟。我把酒临风,白衣如雪,幡然回首间,我的思念漫游八百里咸阳古道,又极目远眺,随雁过潇湘。这凌虚万崖的长城啊,你为什么这么长?多长,也不及我对朋友的思念。是夜,我抱月沉吟、倚树吟低、单寒素袖、晚风清凉。             我看见,千里之外的家乡凤山上的亭子,你手抚琴弦,花云在弦上轻抹,悠扬婉转的音符如珠走盘轻轻叩打那个人的窗户。这动人的旋律啊!湿了她的眼瞳、润了她的心房。这掬月镂心的夜,我们千里传音、南北相望,这如痴如醉的夜,又有几个漱玉怀琴的词人能够安然入梦呢?


    写到这里,尚需简约说明。倚声填词很讲究,有关选词择腔的学问有待改日细说。行文至此,倚声填词一阕         

归字谣·老家在郭园:飞。帘卷凉风倦鸟归。楼前月,雪色满荷杯。

                          2016年,上巳前夜   细雨敲窗:见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