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2-19 20: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进士那块匾上的字全部读一遍就知道怎么回事,撰写光绪版秀山县志是李稷勋,20多万字,当时退休和在籍即用的官员和中过科举的没有一个没抄录进去,老李为了这12卷县志几乎卡卡角角都是走访完了的,能翻出来的都翻出来,明代还没有秀山一说,所以在康熙之前中过科举的人没准有后来的秀山人,只是那个时候叫平茶司。古人修史和编撰志书那是相当认真,可比现在的客观有价值得多,现在的档案和志书你都不敢看。相信老李不会纳掉这位陈进士,就是赐进士出身的也没有写进去。没准这位进士不算秀山籍,寄籍别处考试的,后来后来定居于此,把匾带到这里来了。一般这等事情不可能不写的。县志上就杨芳的籍贯(秀山还是松桃)还有很大一篇福的讲解,连祖坟祖先都考证在哪个境内,论证当时杨芳的籍贯还属于秀山,可能松桃人不这么认为。明末栾州知州杨廉是邑梅人,但是也被算成松桃人,他是在松桃入籍考试的。此人在明末清军杀到北京附近的栾州城,率众城中军民抵抗数月,最后写了一首绝命诗自杀身亡,效忠大明王朝,成为大明英烈,被赠予太常少卿。这算秀山明代的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