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秀山的街道在六十年代中期是没有路灯的,夜晚便漆黑一片,夜行的人们凭借双脚对大街小巷的熟悉摸着黑飘然而过.倘若在秋冬时节无风雨的夜晚,很远就可以看见三五盏马灯在黑喑中若隐若现,那便是挑着的夜宵了.
一个瘦弱的妇女肩上压着一挑烟篮子,前面一个小男孩或一个小女孩提一盏马灯默默地行走.烟篮子一头放一木桶水,水面一个木瓢瓜微微晁着,上面搭一条干净的花毛巾,边上一个小木盆.另一头装两个陶罐,一口搭着洁白纱布的搪瓷盆,一个散发了醋香的竹筒,一叠细瓷碟子,烟篮子的系系上绑一个竹筷笼.他们也不叫卖,走到香巷子与大十字街之间便放下烟篮子来.这时黑暗中便会冒出来几个大姑娘和小孩子,把烟篮子围了.此时妇女疲惫的脸上在灯影里堆满了欣悦的喜色.由提马灯的小孩舀了半瓢水在旁边淋着净了双手,掀开搪瓷盆上的纱布拿出一坨晶莹透亮的米豆腐,用细瓷碟子装了,拿一根棉线横七竖八地划了,米豆腐颗颗却不散开仍旧整整齐齐成正方体堆在一起.食客端了碟子,揭开一个陶罐盖子,用一把捆了一只竹筷子的调羹舀了用豆豉,生姜,大蒜,海椒,盐捣在一起的豆豉海椒淋在米豆腐上,从竹筷笼上抽一支两股叉的竹签签一颗颗地叉着吃起来,眨眼的功夫一碟米豆腐就不见踪影了.此时食客已是辣得淋漓酣畅,嘴里呵着热气急忙去另一个陶罐里舀盐水喝,那盐水里的盐是和花椒颗颗炒过的,去掉花椒颗颗加冷开水再滴上几滴竹筒里的醋,味道不是一般的安逸!提马灯的小孩也净了手舀一瓢瓜水在小木盆里洗食客用过的碟子.一般在晚上八点半钟以前一盆米豆腐就全卖光了.
随着文革的捉资本主义的尾巴,米豆腐一夜之间在街头消失了,后来板鸭店(饮食二组)经营米豆腐,我们放学了经常去光顾.那时的海椒是磨子推的,盐水是生盐和生水,吃了常闹肚子.八十年代初在街上亮光光的水银灯下摆起桌子卖米豆腐基本是老样子.却又另外是一种风味了,直到现在在室内经营.我的感觉是米豆腐的味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