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大溪乡

[复制链接]

QQ游客

47

主题

112

帖子

1221

积分
UID
138
发表于 2014-12-5 0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概述
     大溪乡位于秀山县城偏东北,乡治下坪,距县城约60公里。东接湖南省龙山县里耶镇和八面山乡,南邻石堤镇,西界海洋乡,北止酉阳县。全乡面积约106平方公里,以宋、元时九溪十八洞之酉溪(酉水河、又名北河)而得名。共辖6个村、40个村民小组,2356户10106人。有耕地14104亩,其中田4684亩、土9420亩,属土多田少型山乡。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要聚居民族,兼有汉族,属多民族杂居乡。
     据秀山县1987年编纂的《秀山自治县建置沿革志》载,大溪在清朝“改土归流”前,曾属酉阳宣慰司领地。乾隆元年(1735年)置县时划归秀山小江里管辖(时名下大溪)。民国22年(1933年)属曲江乡所领。民国27年(1938年)为石堤镇辖地。
     民国30年(1941年)推行“新县制”时,改石堤镇为石堤乡,并划石堤乡的8个保始置大溪乡,乡治打捞寨 ,乡长葛累然,隶属第二区。民国36年(1947年)改隶第四区,民国38年(1949年)9月复属第二指导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初袭民国旧制。1951年,改建成大溪乡人民政府,属第五区所领。
     1952年,以石堤、里仁、保安、大溪四乡所置第九区(区治石堤)。大溪随属第九区领地。同年8月,全县调为12个区,大溪改隶第四区。1953年划分小乡时,大溪分为大溪、坝竹、梨大、下坪4个小乡。1955年11月,四区改名石堤区,大溪隶属石堤区。同年12月,又将大溪、坝竹、梨大、下坪4个小乡复并为大溪乡,并划石堤乡高桥村徐家坪来益.1958年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大溪即改为“大溪人民公社”,下属村改为管理区,组改为生产队
     1962年,全公社所辖12个管理区全部改为生产大队,生产队未变。
     1968年,改“大溪人民公社”为“大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
     1975年,公社革命委员会领有原子核2个大队。1980年,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大溪公社管理委员会”。1981年公布区、镇、公社、大队标准地名时,公社管理委员会下属12个大的标准地名时(由近及远)下坪、关年、坪联、庄林、前进、长远、力大、秋联、再丰、大联、大元胡联。1984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改“大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为“大溪乡人民政府”,所辖生产大队改为村名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
     2001年7月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县以下实行撤区并乡建镇,石堤区被撤销,大溪乡原建制未动,直属秀山县管辖。
     2003年4月,大溪乡实行合村并组,将原建制的12个村、86个组合并为6个村、40个村民小组,将原下坪、长远两个村并为一村,并划原关年村一组(打捞寨)来益,更名丰联村(因村中央有一处原名为丰联而得名);将原关年(除打捞寨)、坪联、庄林三村并为一村,取名河西(因地处酉水河西岸而命名);前进村保持原建制未动;撤销原秋联村,并入力大村;将原大联、大元两村合为下大溪村(以全村集中点下大溪命名);将原再丰、胡联两村并为丰胡村(取原两村名各一字)。
     直至2004年底,全乡辖丰联、河西、前进、力大、下大溪、丰胡村未变。


2自然                        
     第一节 
干流酉水河(又名北河),发源于湖北省的北湖司,东止湖南省的洞庭湖。于大溪乡的最北端红岩洞进入大溪乡,横贯大溪境内的河西、前进、丰联3个村,于石堤镇两江口与梅江河汇合。乡内流域里程达15公里。酉水河,自发源地至大溪境内,沿途无工矿企业、无大中城市,河水清澈透底、水质优良,无任何污染。沿岸竹苞松茂、垂柳倒映。河中碧波荡漾,林间鸟语花香。
     偶尔鱼群游荡,好一幅“鱼游枝头鸟宿水”的绝妙画面。时而险滩湍急,时而缓缓前行,置身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给人以返朴归真之感受。各族群众热情好客,文物景点密布,有水平如镜、波光粼粼的十里长潭,有水流湍急波涛汹涌的鬼连滩,有水涨它不涨、永不被淹没的犀牛卧江,还有娓娓戏水的鲤鱼背,有其形酷似引颈长鸣的雄鸡而得名的鸡公滩,有宋元朝征服的九溪十八洞遗址之一打捞寨。大溪乡政府于2002年起,着手挖掘该河流的自然景观,开辟人文景点,开发漂流旅游项目。中南勘测设计院将酉水河大溪境内作为该河流6级梯形电站的最后一级,已于2004年6月破土动工,坝址在大溪乡酉水河流域末端三角岩,设计装机容量12万千瓦,静态投资8.5亿元。
     第二节 支流大溪乡沟壑纵横,大小溪流星罗棋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光以溪命名的小溪流就有:
     一、前大溪,发源于八面山半山腰龙洞沟,于3.5公里后注入上大溪。
     二、春木溪,起源于八面山的磨子岩,全长5公里,汇入上大溪。
     三、岩纳溪,始于八面山的大坡,长3公里,与前两溪在上大溪汇合。
     四、冷水溪,发源于八面山二岩的水洞,全长5公里,在落角洞与上大溪同流。
     五、上大溪,得以上四溪来益,流经2公里后注入下大溪。
     六、下大溪,全程15公里,行程12公里后再得吴家溪注入,于丰联村的麦家河进入酉水河。此河是大元、大联及小坪等村大部村民共约3000人的必经之路,两岸悬涯峭壁,且行路必须顺河而走,整个溪流无一桥梁,来往行人无论春夏秋冬,必须踏水而过,左右穿行,素有“48道脚不干”之说,可见沿岸人民之艰辛。直至2004年7月,大溪乡政府在这条河上架起了桥梁,修筑起了公路,才结束了踏水而行的千年之苦。
     下大溪由于河流长、落差大,水资源丰富,大溪乡人民政府于2004年与秀山水利局下属公司签约,在此修建三级梯形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静态投资828万元。另外还有人口溪、下溪、金竹溪、路井溪等,全乡共有大小长短不一的溪流20余条。正是这些静静的小流,演绎着大溪几千年的历史。第二章 山川大溪属八面山余脉,山川跌宕起伏,山高坡陡,但属穷山恶水,境内无矿藏资源,无名山大川,除给大溪人民提供栖身之处及微薄的生活土地外,就是为人民提供了行路难。


3经济                        
     第一章 经济发展及骨干品种的确立大溪因资源匮乏、交通困难、信息闭塞,所以一直沿袭着自然经济,截至1985年,全乡“吃饭靠种田,养猪为过年,喂鸡换点盐巴钱”,乡村无企业,没的任何经济骨干品种。第三产业几乎为零。乡财政没有经济实体,靠上级拨款应付简单的日常办公。为了改变大溪的原始经济模式,当时的乡政府在县级各部门指导下,开始偿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经济骨干项目。

     提出了种田饱肚子,种土找票子的发展思路。通过艰辛努力,经过近20年的努力,大溪的多品种骨干经济项目逐渐形成。第一节 烤烟大溪的烤烟发展始于1986年。当时作为试种,种植范围窄、面积小。这一年全乡种植烤烟约500亩,因开始试种,虽管理经验不足,但同于初种,作物“抢生”,烤烟生长良好,较之种粮,收入高出许多,烟农偿到了甜头,自发种烟者迅速增多。到1988年,烤烟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却又是一波三折
     烤烟既是见效快收入高的经济作物,同时又是高税品种。政府为了图增加税收,盲目下达种植指标,并盲目追求规模化、规范化,在不能重复种植的丘块也强行复种,并将已种植其它作物铲掉。由于违背客观规律,严重挫伤烟农积极性,一些丘块的烟叶因复种多病,或长成弱苗,或死亡,加之烟农是被迫种植,烟叶价格起伏不定,大溪的烤烟发展又走入低谷。经过几番折腾,政府总结经验教训,重新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宜烟则烟,把精力倾注在技术指导、输通流通环节上,重新提高烟农积极性,烤烟生产又走出低谷。自2000年至2004年,全乡烤烟种植面积连续5年达2100余亩,幅射全乡5个村800余户,产烟叶45万多斤,均价达5元,烤烟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
     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达200余元。至此,烤烟作为大溪的一大经济骨干品种,牢固地树立起来了。第二节 水果与烤烟的发展历程一样,水果的发展也大同小异。1985年,大溪的水果还是以自食为主,在田边地角零星栽植,且品种单一,除本地劣质柚类外,其余全是无核桔。农民的种植意识还没有从以粮为主的意识中转变过来。直至1989年,石堤区工委决定在全区发展三大片水果基地,其中大溪乡下坪村作为一片,时任石堤区副区长的白文学(大溪乡下坪村人)负责片区基地建设,与大溪乡政府一起,开始对大溪的水果生产着手规划,他们首先选择了适宜水果生长、且交通较为便利的下坪村,通过反复做工作,在下坪村三组建立了苗圃基地50亩,其品种除无核桔外,引进了椪柑、板栗等果种,并在茅坝坪规划栽植了椪柑250亩,下坪栽植板栗100余亩。以下坪为基地,迅速幅射全乡。
     至2004年,全乡水果在地面积达7500余亩,其中初挂果树达6000余亩,挂果盛产期果树达4000余亩。品种发展有板栗、无核 桔、椪柑、臆、、脐橙、冰糖橙、纽合尔、沙田柚文丹柚、布郎李、赖李、金秋梨、黄花梨、白水桃等10余个。按2003年市场水果价计算,大溪年产水果1200万斤,每斤0.5元,年水果收入600万元,人均水果收入600元。至此,水果作为大溪的主产业,其骨干经济项目地位业已形成。第三节 饲养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边远山区的肥猪已能成为商品,大大刺激了农民饲养生猪的积极性,人们从传统的养猪为过年的习惯中走出来,加之政府提高对畜牧饲养的重视,加强对畜牧的防治,大大提高牲畜的成活率,农民的饲养水平不断提高,饲养业在大溪蓬勃发展。
      2003年底,全乡2000余户,户均出槽肥猪3头以上。加之政府又与公司签订了腊肉加工合同,使生猪增值,全乡生猪收入可达3000万元,人均获利300元。烤烟、水果、畜牧三架马车齐驱,构成了大溪经济发展的特点,也构成了一个时期的经济雏形。第二章 林业建设大溪乡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林地总面积达86400亩,其中有林地7100亩,经济林达9000亩,木材蓄积量达27.9万立方米。大溪的林业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除1959年大炼钢铁的第一次灾难性砍伐外,还有农业学大寨搬山填海造平原的严重破坏。尤其是林业责任制即将开始和土地刚承包到户的1981—1982年,林农认为可能责任制不会长久,便不约而同地猛烈砍伐,,这次滥伐近乎毁灭性,加之改革开放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举,木材用途十分广泛,需求量特别大,每年除林业部门下达的采伐计划外,大量的过量采伐,也造成了林业资源的锐减。各级政府发觉后,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才使林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具体采取了以下步骤:第一节 天然林工程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在林区推行天然林保护工程。
      大溪乡政府采取定人定责、分片包干、责任追究等办法,乡村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到2004年,全乡落实护林员42个,根据负责管护面积及管护效果,发放相应工资。第二节 限量采伐从2000年起,停止木材销售计划,个人用材,根据实际情况,限量审批。第三节 严格林政管理对乱砍滥伐、偷砍盗伐、无证采伐、毁林开荒、纵火烧山行为及时严肃处理。第四节 保护特殊树种对风景树、古树实行挂牌保护。第五节 实行退耕还林和两山造林根据上级安排,大溪乡2004年底已落实荒山造林面积7055亩,退耕还林面积2998亩。由于政府措施得力,大溪的林业资源得以较好的恢复、巩固和发展。2002年,重庆林业局会同贵州省林业厅联合调查,认定大溪乡的森林覆盖率为39%,居重庆市第一。最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科学院林业助理研究员何其果1983年在大溪乡大坳(下坪村所在地)开展植物研究,自命为毕生植物研究营,承包耕地86亩,虽然研究成果不详,但其封山的385亩林地为大溪的封山育林开了先例,迄今仍郁郁葱葱。
      第三章 交通建设大溪乡的交通建设水陆兼并,1978年以前,主要靠水上交通,1978年石堤至大溪公路建成通车,开始了水陆两用。不过当时仅一条10.5公里的主路,贯通一个村4个组。陆上交通还相当困难。基于交通严重闭塞的现状,大溪乡政府痛下决心,彻底改变交通条件。第一节 公路建设从1978年石(堤)--大(溪)公路主路通车后,1986年,得秀山县有关部门投资,又修通了长(远)—再(丰)公路5公里,至此,全乡公路总长达15公里,直接受益者有下坪村的下坪、龙梯、梅家河,长远的李家湾、何家土、白兴寨、再丰的老寨 、新寨、草角洞等3个村16个组。公路通村率仅为25%,通组率仅为14%。两项指标均属秀山县倒数第一。2002年,大溪乡政府又争得投资,打通了下大溪公路的1.3公里毛坯。大溪乡公路建设最辉煌的是2003年冬至2004年7月,乡政府争得投资184万元,动员群众集资17万元,投工投劳5.3万个,采用机械化作业,近一年的时间,修通了(再)丰—胡(联)、(烂)沟—岩(坪)、磨(角湖)--上(大溪)公路共43公里。
      具体各条公路的投资及规模是:
      一、(再)丰---胡(联)(亦称胡联)公路,长17公里,投资63万元(其中专项资金78万元,群众集资5万元),投劳2.4万个。公路中涵洞68个544延米,代路拦河坝1座8米,全村6个组、308户、1314人均得受益。
      二、(烂)沟---岩(坪)(亦称力大)公路,总长15公里,投入资金68万元(其中专项资金61万元、集资7万元),投劳1.7万个,涵洞48个364延米,石拱桥1座9延米,直接受益者为全村5个组268户1234人。
      三、磨(角湖)---上(大溪)(亦称下大溪)公路,全长11公里,其中,新修石拱桥3座35延米,涵洞23个184延米,代路拦河坝1座40米,总投资70万元,(其中专项资金65万元,集资5万元),投劳1.2万个。直接受益者全村7个组508户、2208人。
      四、力大至湖南里耶镇的出境路也于2004年9月与湖南接通,全长7公里。截至2004年底,全乡除前进、河西两村16个组未通公路外,其余4个村24个组全部通车。公路总里程达60余公里。公路全部按山岭重丘四级公路设计,路基宽6米,路面宽5米,桥面宽5米。到2004年底,全乡共有中巴、长安、拖拉机及农用等各种机动车辆20余辆。
      四通八达的公路为大溪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一年投劳最多、投资最巨,通车里程最长,被 群众称为大溪的“公路通车年”,其业绩被重庆卫星电视在《红岩本色》栏目中专题播出。
      第二节 水上交通大溪乡的水上交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与陆上交通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相反,水上交通则是由盛及衰。有史以来,大溪的运输就依靠横贯全境的酉水河,上自湖北省的北湖司,流经酉阳县的酉酬、后溪两乡镇,横穿大溪后,在石堤两江口与梅江河汇合,注入洞庭湖。途中有里耶、常德等古镇。
      古时在水运为主的交通状况下,大溪人有了酉水河的流经,可谓得天独厚,其“玉成号”、打捞寨古镇都仰仗酉水河而生存、发展。古往今来,酉水河上船只如梭,一派繁忙兴旺景象,最多时一次上下可达40多只船只的船队。纤夫弓腰匍地,摆手机械均匀,船工号子回荡峽谷山间,构成一道独特的水上交通风景线。繁荣的水上交通延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随着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水上交通遂由盛及衰。加之酉水如凤滩、碗米坡等水电站的修建,船只运输的范围越来越窄。到2004年上半年,大溪全乡仅有机动船只10余艘,木船10余
      且范围仅在重庆市酉阳县酉酬镇至湖南龙山县里耶镇之间。较之以前,缩短水上运输里程50%左右。随着石堤电站的破土动工,到2007年工程竣工,水上交通在大溪的作用范围将更小,船只的下游终点停靠点将在乡政府的所在地—下坪。这里将成为来自上游的货物集散地,届时,水上运输与旅游观光一起,作为唯一水上运输的酉水河,为大溪的发展将发挥作用。第四章 能源开发第一节 引资创办松脂厂大溪乡地大物博,森林资源极为丰富面积8万余亩,有林地约7100余亩,木材蓄积量约27.9万立方米。
      据2003年森林资源 详细调查,仅马尾松一种直径18公分以上的就有18万株。为了有效开发自然资源,大溪乡政府本着“引得进、留得住、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山地林业优势,引进广东老板郑海雄前来大溪投资60余万元,办起了重庆秀山福源松脂加工厂。该厂利用原大溪乡粮点,占地约2000平方米,于2003年10月建成投产。全部投产后,可加工松脂2000吨,实现产值250万元,年创利税40万元左右。该项目既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又有效保护了生态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同时填补了大溪工业发展的空白。松节油松香在海外有广泛的用途,诸如油漆、玻璃及用于航空等其它化工原料。其产品远销日本、荷兰等世界各国。
      第二节 水力开发兴建峨嵱微型发电站,大溪乡因溪流纵横而得名,因此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发源于八面山半山腰二岩水洞的冷水溪,水流量大、落差高,有兴修微型发电站的优先条件。大溪乡政府很早便想在此兴修电站,充分开发水利资源,都因公路不通而未能如愿。2004年春,公路通至离修电站处约1公里左右,兴修电站时机成熟。
      乡政府立即争资立项,由于立项时未赶上申报机会,县水电部门采取“搭巴车”的办法,以兴修峨嵱电站为名,向重庆市申报成功,因此该电站在修建时以“峨嵱电站”命名。2004年8月,由县水电局下属公司投资85万元,破土动工兴建峨嵱电站。该电站位于冷水溪,距大溪乡政府约10余公里。工期约两年,于2006年发电,发电量在1000千瓦左右。建成后拟建纯净矿泉水附属项目。届时,大溪的自然水流资源将得以大量开发。第五章 第三产业现状大溪的第三产业,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发展极为缓慢,到2004年底,大溪的第三产业仍无上报记载。
      除有一辆中巴客运车外,无车船运输专业户、无饮食业、无个体工商户。第六章 经济现状大溪的经济现状,到2004年底,已基本形成了以烤烟、水果、畜牧业、劳务输出为骨干项目的四大经济支柱。辅之以药材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如油菜、花生等,林木资源开发,其经济结构形式如下:烤烟种植2300亩,产烟350担,产值190万元,人均190元;水果种植8000亩,产果5000担,产值200万元,人均200元;药材种植500亩,产值50万元,人均50元;油菜种植1000亩,产量2000担,产值40万元,人均40元;花生种植1000亩,产量2000担,产值40万元,人均40元;劳务输出务工人员约2000人,社会收入300万元,人均300元畜牧饲养生猪出槽4000头,产值200万元,人均200元;资源开发林木开发7100亩,产值120万元,人均120元;其它收入100万元,人均100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86万元,农业总产值1315万元,工业总产值132万元,人均纯收入1190元。第七章 财政情况大溪的乡财政一直是纯农业经济型财政,乡内无工矿企业。
      1986年,大溪乡党委尝试着办精干麻厂,作为乡办企业,由于管理无经验,销路不畅,信息不灵,麻厂还未出产品就破产了。直到2003年,乡政府招商引资建 起了松脂厂,但只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一定的从业人员,乡财政仍然无企业收入。 1985年,县上实行财政包干,大溪属于县上补贴的乡财政,该年下拨9.8万元。1995年县上又实行收支两条线,以区建立乡财政金库。乡财政没有其它经济来源,就是完成县上下达的上解任务。由于劳弱户、五保户及特困户等原因无力缴纳国家税收,乡县财政又必须如数上解,因此,乡财政往往入不敷出。加上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至2004年,大溪乡财政累计赤字达130万元左右。到2004年为止,大溪乡财政的主要来源就是农业税、烤烟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四种。其中农业税较为稳定,烤烟因价格波动,烟农种烟积极性的因素时起时伏,因而乡财政收入也因此而随之波动,直至2000年起烤烟生产才趋于稳定。
       由于烤烟高税品种,且数量大,是大溪乡财政的第一大税源,因此,烤烟生产往往左右着大溪乡的财政。从以下数据可以看出,凡是起伏较大的年份,就是烤烟税收增减的因素。年 份 财政收入(万元) 年 份 财政收入(万元) 1990    21.7     1998    32.9 1991    23.1     1999    32.2 1992    31.7     2000    48.2 1993    21.4     2001    47.6 1994    31.7     2002    68.3 1995    32.4     2003    80.1 1996    33.4     2004    70.2 1997    39.6 2004年财政税收减少,主要是退耕还林村减少农业税7万元,按政策下调总数的1%,比2003年的28万元减少2.8万元,共减少9.8万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1993年,乡财政收入为21.4万元,而1992年乡财政收入为31.7万元,主要原因就是,1992年烤烟特产税为17.6万元,而1993年仅为1.2万元。 第四篇 粮食 大溪乡的粮食生产与全国的发展一样,大体经过三个发展高峰。第一次是社会主义改造期间至1957年,大溪乡的粮食生产出现第一次发展高峰。正因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央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办钢铁,经村集中食堂,不许私人开伙,青壮年基本外出炼钢,至1958年粮食无人收,加之上面提出违反科学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超万斤的错误口号,一些人好大喜功,搞浮夸,欺上瞒下,图政绩导致小麦播种用箩筐倒。到第二年夏季麦收时,地里还有新鲜的麦种成堆成堆的放着,加之苍天趁火打劫,连年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大部绝收。
        到1961年下半年,中央逐步发现其政策的错误性,慢慢纠正,实行“三自一包”,重新下放食堂,户自为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又一次被调动起来,到1966年的5年间,又是人人有饭吃,户户有余粮。到1966年下半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把开荒种地、田边地角的充分利用视为资本主义尾巴予以割掉,不准发展家庭副业,一律严控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从而又一次大大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从1966年到1977年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的11年中,大溪人平占有粮食不超过400斤。在这期间,虽然中央提出过“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口号,但是受当时制度的约束,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是无法发挥土地优势。
        比如1976年,中央召开全国农业大寨会议,学习大寨搬山填海造平原,大溪乡先后在人口相对集中、地势相对平坦的下大溪、下坪、打捞寨3处,实行搬房造田,3处分别集中所在地的全大队劳动力日夜奋战,提出“天不亮起床,天亮就上班,中午不休息,晚上加夜班”的口号,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全乡共搬迁房屋80余户,土变田和荒山造田共300余亩。但这300余亩新田,对全乡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就是在造田的当地,这300亩新田也不能尽情发挥作用,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粮食产量低下、人口需求高的矛盾。除了制度约束外,其次就是品种老化,自从盘古开天地,至1972年,大溪种植的一直是常规品种,而常规品种一是生长时间长,很难避开伏旱,二是易倒伏,三是易染病虫害,四是产量低。
        直至1972年,“汕优2号”杂交水稻才进入大溪乡,且是试种,农民既不懂育秧技术,更不懂管理,群众普遍认为那是骗人的、水稻栽1根秧那是不可能有收的。杂交玉米也是到1976年才开始试种,品种的老化,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土地资源。再次是种植水平低下,大溪乡的作物种植一直沿用稀大窝,光是合理密植用了将近10年的时间才转化过来,杂交水稻慢慢推广后,两段育秧一时不能接受,认为费时,直至1986年水稻两段育秧才全面铺开。玉米种植也是一样,很难达到密度,光肥球育苗,也与两段育秧同步。粮食生产的第三次高潮,来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0年起,大溪乡全面落实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至1982年冬,除个别特别困难户外,基本实现自给有余。
        1982年,玉米价格跌至0.09元/斤。比当时国家规定的0.138元/斤大米价格还低。五谷丰登的景象自1957年后的20年再次出现。至1986年底,全乡全部实现品种杂交化、种植技术化。20世纪80年代末,全乡还推广了粮经间作、带状种植等科学种植方法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在粮食已经饱和且有余的情况下,大溪乡又根据上级要求,改变种田只为粮、养猪为过年、卖鸡蛋买油盐的温饱型生产方式,而是有规划地实行土地转移,至2003年,一乡在25度以上坡度实行退耕还林,面积达3000余亩。另转移用于其他经济作物如苗圃、柑桔、板栗、药材1000等余亩,。至2003年底,实际用于粮食作物的面积是:4318水稻亩,亩产384公斤,总产1682621公斤;玉米4584亩,亩产205公斤,总产940138公斤;其它如薯类、大豆、杂粮等6524亩,其中大豆、洋芋等均属间作。全乡粮食总面积16574亩,粮食总产量4742157公斤。


4政治                        
        第一章 乡级机构建置沿革第一节 政府机关大溪乡政府自1951年建立,乡址设
牛栏溪(现石堤镇水坝村境内),第一任乡长曾照儒,任职一年,秀山涌洞人。1952年迁于现址,乡长杨秀全,秀山梅江吏目人,任职两年。届内任乡长的还有曾相铜秀山石耶人,任职1年;田茂树,秀山宋农人,任职1年;田志能籍贯不祥,任职1年。1956年,乡政府迁于干闪洞(现本乡下大溪境内)。
        1958年迁于麦家河,同年复迁于现址,至今未变。于1984年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精神,将“大溪公社管理委员会”复改为“大溪乡人民政府”。
        至2004年底未变。该届党委书记田茂万,保安建设人;乡长李占春,石堤阳桥村人。配副书记1人、副乡长2人,民政司法、妇女干部、文书、财粮、青年干事各1名。
        恢复大溪乡人民政府后,同时将所辖的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此建制延续到2001年7月,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实行撤区并乡建镇,原曾管辖大溪的石堤区被撤销,大溪乡原建制未动,属秀山县直接管辖。
        此建制至2004年度未变。 2001年8月,秀山县实行机构改革,将原来的48个乡镇合并为32个乡镇,大溪乡保持原建制未动。但是其机构设置较之更为规范。
        根据《中共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乡级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秀山委发〔2001〕57号)规定,大溪乡属二类乡,内设机构三个,即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
        具体编制情况:设行政编制18人,其中领导职数8名,其职位分别是: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乡长各1名,党委副书记职位2名,副乡长职位3名,组织工作职位1名,宣传统战工作职位1名,武装工作职位1名,妇联工作职位1名,共青团兼民政社保工作名,党政办公室主任1名,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1名,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1名,财政所长1名。


5社会                        
        第一章 文物大溪乡境内遗迹较多,但被列为县级文物单位遗址只有一个,就是乡政府东南角约3公里处的打捞寨。打捞寨位于
酉水河左岸,南邻石堤古镇7公里,北距大溪乡政府3公里,西届海洋乡,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打捞寨为元朝清理诸边的征服的九溪十八洞之一。这里三面环水,一面傍山。据传元王朝初期,一葛氏人到此居住,请阴阳先生测其风水。先生说若观其真地,势必瞎眼,葛氏家族应负责先生养葬。葛氏发迹后未守承诺,让先生在磨坊碾米。先生无奈,顿托梦让徒弟前来打救。待师徒见面后,便商议让已发迹的葛家在其祖家堂屋正中对面开沟一条,让水直冲香火。
        并将似奔跑的骏马(一座山)的“马头”修塔一座,“马”被塔压死,香火被水洗灭,葛氏家族遂由盛及衰。其实,这里是“秀油”的发源地,其产品远销常德、武汉等重要港口。其“秀油”的发展也有一段有趣的历史。相传,在清乾隆年间,这里便开始经营桐油,因这里地势平坦,也顺河道,桐子加工可幅射酉阳、海洋等地,生意相当兴隆。大量的桐子,要靠火炕烘烤。
        一次,因烤桐子的长工不慎睡觉过头,将一炕桐子烤糊。老板又不忍心丢弃,便将糊籽加工成油。结果桐油成黑状,老板便以次充好销往武汉。谁知此油经武汉老板用后,觉得油质特好,又黑又亮,遂一路打听是何地所产,意欲大量订购,访察至打捞寨。开始,榨油老板还以为闯祸了,顾客找上门来了。待顾客说明来意后,油老板喜出望外,满口答应了顾客的要求,同意定货。但靠把桐籽烤糊,既不好掌握火候,又觉浪费太大,因此,榨油老板瞑思苦想后,才想出了将桐籽碾成粉末,再用大铁锅炒,炒至黑色便包枯榨油。
        用此方法既可达到桐油黑亮的效果,又 不至于浪费。至此,秀油便开始大规模生产了。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打捞寨因此而发迹,最多时至民国元年(1911年),打捞寨的榨油房发展至20余口。而打捞寨也因此繁荣鼎盛。时有48道石门连成一片,游人漫步其间,穿过道道石门而不湿脚。每逢集日,陌生人还迷途难返。其建筑既有龙飞凤舞,又精雕细刻,可谓雄伟壮观。
        民国30年(1941年)始置大溪乡时,乡政府就设于此,并开办小学一所。打捞寨的真正衰败是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和土匪轮番破坏,烧杀掠抢,将其浩大建筑焚烧得破烂不堪。至1970年其遗址还依稀可见,有完整的砖木结构建筑4幢,石门20余个,因为当时“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加之搬山填海造 平原的“农业学大寨”,将其所有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如今除仅存两道小石门外,其当年的壮观景象已荡然无存
        第二章 遗址大溪乡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遗址应该是中南勘测设计院305队留下的旧址,位于离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的梅家河。
        该遗址始建于1980年。当时,中南勘测设计院为了在酉水河上建6级梯形电站,将大溪境内酉水段列为最后一级,于1980年派305队前往进行地质及水文勘测。最初选址在梅家河上游约200米处,因而在梅家河大兴土木,修建了职工宿舍、办公楼、仓库等,俨然一个机关一应俱全。占地10余亩,有楼房两幢,食堂一幢,车库、厕所各一幢,另有球场园地等。后由于坝址选定在梅家河下游约3公里处的洞脚,305队只好举迁至离坝址约100米高的大坳。这时,为节省开支,减少浪费,新址全部采用简易木房。
        而当时正是包产到户、生产队处理农房(社屋、知青屋)的时机,305队的木房来源几乎全是购买此类房屋。到1990年勘探结束,其简易木房全部转卖,而麦家河的设施则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下来。这里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环境优雅的大溪乡政府于1991年在此办走了乡级中学。当时的勘探结果大意是:洞脚坝址岩层坚固,河面狭窄,蓄水量大,淹没面积小,是修水力发电站的最佳位置。但因牵涉湖南、湖北、四川等的利益,而一直未能得以动工修建。2004年,重庆市乌江电力集团投资修建的石堤电站,其资料基本来源于此,只是坝址下移约2公里,坝高降低几十米。
        第三章 奇特景观
        第一节 10里长潭长潭,位于酉秀结合部,离大溪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酉水河经过数10里艰苦爬涉后,在此静静小憩。潭长约5公里,这是酉水河最长的潭,因而得名。这水平如镜,消无声息,在阳光照射下,微风轻拂,波光粼粼,有“日照龙鳞万点晴”的灿烂意境。偶尔飞鸟点水,鱼儿欢跃,不时发出叮咚水声。若一家老少,或情侣对对,或同事好友,三三两两,自然游荡,休闲垂钓,在“河中长湖”里尽享天伦之乐,可尽情抒发回归大自然之感慨。
        第二节 鬼连滩从长潭出口,便是急流险滩,沿途时而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时而笔直流淌,缓缓前行,俗称鬼连滩。沿岸有百年老树马林光,有水涨船高、永不被淹的“犀牛卧江”,还有嬉水的“鲤鱼背”。这些景观都被鬼连滩一水相连,直至到乡政府所在地鱼塘溪才有犹如一口鱼塘一样的潭,得以小憩。
        第三节 洞脚洞脚,从东至西,一匹石梁在此将酉水河拦腰截断,河中央约丈余缺口,河水从此出去。岩深约10米(以石梁为高计算),因窄且深似洞,故称洞脚。这里水流湍急,漩涡可将牛犊卷进谷底,从下游10余米处暴出。不过,整个过程只需1分钟左右,有惊无险。无须担心生命安全。
        第四节 鸡公滩从洞脚往下约1公里,便是鸡公滩。因这里有一巨石,其头酷似引颈鸣叫的公鸡而得名。相传,此石常常夜间似鸡啼鸣,过往船只、木排竹筏等经过此地必须向其投米,否则必遭厄运。又传该“鸡”头对着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穷,因为“鸡”吃那里;而“鸡”尾对的地方则富裕,因为“鸡”屙那里。因此,该“鸡”嘴被鸡头对的地方敲掉了,现在只剩下“鸡”的上嘴了。
        第五节 三角岩过鸡公滩顺流再约500米,即是三角岩。因两岸数条石梁呈三角形伸至河中央而得名。滩头一条小溪注入。此溪两岸林木茂密,云雾缠山。时至春夏,漫山遍野山花烂漫,五颜六色,吸引周边少男少女采草放牧其间。故称“采茶河”。2004年兴建的石堤电站坝址选在此地。


6文化                        
        第一章 教学简史大溪乡的教学可追朔到民国30年(1941年)。大溪始置乡政府,乡治打捞寨,大溪乡的第一所完小随乡政府成立于打捞寨。第一位校
长葛源红,打捞寨人。1950年,大溪小学迁建坝竹村,以5间木房予以教学,作为中心校,负责人谭英文,妙泉人。主任葛玉林,大溪乡关年人。教师杨光昌、杨通礼。由于年代已改,其班级学生数不详。
        同时设分校(当时名为分班)3所,金竹溪(现河西村境内)一所,有教师1人,姓名不详,下大溪一所,力大坳一所。 1951年,杨家湖(今前进村一组)设村校,金竹溪学校迁至冉家坪(现河西村境内),名曰毛料村校。负责人江杰,教师彭兴泽、江世锋、彭民友。中心校由坝竹迁至牛栏溪(现石堤镇水坝村境内,因乡政府设于此,故中心校随迁。),长远设村校一所,教师彭民安、彭连文。
        下大溪、力大分校遂同改为村校,校址未变。 1952年,乡政府迁至大溪玉成号,今下坪村下坪组,即乡政府现址。中心校又随迁至此,校长杨昌海,主任毛朝金。杨家湖村校迁至白家坡(现石堤镇水坝村)。其余学校未变。
        1953年后,学校除负责人变动外,基本无其他变化。截至1966年,大溪中心校由7名教师组成,校长彭胜欧,石堤镇猫岩村人。教师:熬天早(女,官庄人)、刘跃玲(女,平凯人)、田祖光(酉阳人)、吴再学(里仁人)、杨昌海(龙池人)、陈仕斌(美翠,今龙池镇人),1971年,中心校校长吴志诚,主任向顺付。1981年校长向顺付,1983年校长白天贵。
        1966年,根据上级“把学校办到贫下中农家门口,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乡”的精神,全乡纷纷开设民办学校。在原有坪联、下大溪、力大、长远村校基础上,重新增设了马栏沟(今河西村境内)民小、吴家营(今河西村境内)民小、人口溪(今前进村)民小、上寨(今下大溪村)民小、上大溪(今下大溪村)民小、小坪(今丰胡村)民小、喇叭寨(今力大村)民小、苹果洞(今丰胡村)民小、毛坝坪(今丰胡村)民小。至此,全乡公民班学校已达14所。
        1968年,大溪乡还在中心校、坪联小学、下大溪小学、力大小学开设戴帽初中班,除中心校由开班时54个,毕业19人外,其余各校未有1人继续升学。加之分散、设施及师资力量都极度贫乏,除中心校继续开设戴帽初中外,其余均不再设立戴帽初中。同样因师资力量不足等诸方面因素,大溪乡中学头三届也只能每两年才能招收一个班(当时初中学制为两年制),送走一个毕业班后再招新生。1970年大溪乡第一届初中毕业生19人,1972年第二届初中毕业33人,第3届1974年毕业生43人。从1975年后,每年都有新生,没有间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指示精神,乡不再开设戴帽初中班,大溪乡办中学于1983年停办。
        第二章 教学现状大溪乡的教学,发展至2004年底,共有学校9所。其中,中心校一所,其他基点完小一所,村小7所,另外,社会办学有私校9所。在校学生1400余人。全乡共开设67个班,教师总数72人。其中,公办教师35人,民办教师人,代课教师10人,私校教师18人。第三章 基础设施大溪的教学条件历来比较差。截至1986年,全乡学校占地面积1.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83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才2917平方米,全乡学校固定资产60万元。而当时的学校系“普扫”时群众集资办学修建的,固缺乏管理经验。
        加之突击修建,所有学校全系危房,直至2000年,乡政府及学校为了彻底消除危房,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争取资金,着手改善办学条件。 2001年,争得投资17万元,新修了力大小学教学及辅助用房424平方米。
        2002年,又争得投资30万元,新修长远小学465平方米,并改修原危房470平方米,使长远小学教学用地达885平方米。2003年,全乡共争得资金210余万元,对下大溪、坪联、前进、中心校、南溪等同时进行改造。其中,下大溪的教学用地由以前的368平方米扩大至1150平方米,南溪小学教学用地增加180平方米,中心校的教学用地及辅助用房由以前的990平方米扩大至2630平方米,前进小学也在原基础上增加教学用地230平方米。
        2003年,是大溪教学设施改善最辉煌的一年,加上乡财政投资,小平小学、上大溪小学都分别得到改善。全乡除关年小学外,其余全部焕然一新。截至2004年底,全乡学校占地19835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6889平方米,固定资产由2000年的75万元增至280万元。教学班固定教室38间,生均5.6平方米。
        第四章 社会办学第一节 私立中学大溪乡中学于1983年停办后,至1990年,由于中南勘探设计院遗址麦家河(离乡政府1公里处),三面环水,环境优雅,是教学的好地方,大溪乡又在此试办一个初中班,发展至1992年,设三个级,每级一个班,配有公办教师7人。1998年7月,大溪乡中学送走6个毕业班,学生最多时达173人。是年,该校修有3个班,但学生总数降为36人,大溪乡中心校宣布大溪中学停办。
        7月宣布停办后,同年8月24日,大溪乡下坪村鱼塘溪组村民陈文斌(1942年12月生,1952年至1957年就读于石堤小学,1957年考入秀山第一中学,1960年保送本校读高中,1962年转至酉阳第一中学,现龙潭中学,1963年毕业,曾获共青团中央“五·四”奖章),找到当时的乡党委分管教育的领导,请求个人开设麦家河中学校,得到答复后,陈文斌于当年9月正式成立文斌中学,自任校长,聘请教师2人,又得大溪中心校无偿租借校舍、23套桌凳及部分教学仪器。 1998年9月,中学开设一个班,招得学生15人,其中女生5人,均系贫困生。是年寒假期间,陈文斌又四处招生,,至春季开学,该班学生数增至45人,教师达4人。 1999年秋,该校开设2个班,学生数至83人,至2000年,3个年级开齐。至秋季开学,增至4个班,教师人数达9人。生源扩大至酉阳后溪镇的长潭、龙洞白竹等,本县石堤、海洋、里仁等乡镇。
         2001年,文斌中学首届毕业班毕业33人。其中,陈向阳以548分的高分、石堤片区5个乡镇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秀山一中。共考入秀山一中5名,秀山民族中学1名,师范1名。由于首届毕业生升学率高,教学质量好,学生人数不断增加。2002年,该校开设6个班,学生数增至224人,教师达8人,教师文凭最高的大学讲师,最远的来自湖南吉首大学。截至2004年,该校共送走毕业生148人,其中为秀山一中输送17名,秀山民族中学8名,各类师范12名。考取学府最高的大溪乡河西村陈家府组学生尚斌,考入重庆市国际外国语学校,该校属国家西部扶贫助学计划,秀山全县仅2名。大溪私立中学的成立,为大溪及周边贫困地区子女继续入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节 私立小学大溪乡由于幅员面广,交通不便,集中办学艰难,基点校及村小覆盖面难以幅射各自然村组。因此,为了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大溪的社会办学便应运而生。第一个成立私校的是丰胡村的向文金,他于1981年在丰胡村肖家湾创办了第一所私立学校,收学生27人,学校办了6年,于1985年停办。1986年,张明文大元的民办小学转为私立小学,沿袭原名大元小学。
         至2004年,该私校已有4名教师、5个常规教学班,学生人数达92人,是大溪乡规模最大的私立小学。1987年,下大溪村张仕兵在下大溪草坪组创办“红联小学”,开办两个班,有学生32人。1985年,杨昌勇(丰胡村人)在丰胡村楠木山组创办“新蕾小学”,办班2个,有学生29人。1994年,下大溪人张永红在丰胡村新寨组创办“朝阳小学”,办班5个,有教师4人,学生数达89人。1991年,河西村章云长在河西村下溪组创办“下寨小学”,办班2个,有教师2人,学生数达68人。
          1999年,河西村张庆华在河西村创办“上寨小学”,有学生33人。1999年,前进村吴安付在前进村史东坡组开设“利民小学”,有学生35人。1998年,河西村彭民军在河西村马林光组开办“庄林小学”,办班2个,有教师2人,学生46人。截至2004年底,全乡共有私立小学校8所,教师人数16人,办常规班21个,容纳学生450余人,为大溪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7乡村规划工作计划                        
    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乡村发展的实际,依据乡村建设总体规划、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村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合理,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2007年规划工作计划:
  一、村庄建设规划
  按照现有居民点面积不扩展的原则,根据乡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居民点内空闲地和闲置建设用地解决村民建房用地和招商引资建设用地;完成沿洪峨路村庄
旧村改造规划,重点解决空心村和搬迁村居民点闲置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政策,按照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的要求,对现有闲置居民点合理取舍后,进行整理、开发,使居民点布局更加合理,更加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完成政府驻地老、旧商业房的改造和整修,新建翻建沿街商业房1200平方米,推动全乡小城镇化建设进程。
  二、乡村道路建设
  2007年全乡道路建设预算总投资800万元。完成3.2公里峨池路道路路面水泥硬化工程;完成5.7公里峨临路改造硬化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预算工作;利用村村通工程完成2—3个村的村路改造,和3—5村村路改造相关材料填报、立项工作。完成乡内秦家村—
纱帽
村3.5公里道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三、乡村公共设施建设
  今年完成4个村的自来水安装工程,受益户数450户,1500余人;完成2个村自来水规划设计和预算;完成乡中心学校学生公寓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总建筑面积达2183平方米,可容纳544名学生住宿,改善现有学生住宿条件;完成乡中心小学新教学楼的选址和规划设计;完成5—8个村卫生室的改扩建工程,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为下一步农村合作医疗打下基础;完成8个村的村内路灯安装。



               大溪乡.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43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突出贡献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活跃会员论坛元老优秀版主灌水之王荣誉管理最佳新人

UID
61
发表于 2014-12-5 01: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溪这个地方酉水河出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243

主题

1616

帖子

4486

积分

灌水之王活跃会员

UID
30
发表于 2014-12-5 07:0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没切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论坛跑腿

Rank: 8Rank: 8

60

主题

3684

帖子

1万

积分

突出贡献论坛元老热心会员活跃会员宣传达人灌水之王优秀版主荣誉管理最佳新人推广达人

QQ
UID
33
发表于 2014-12-5 07:4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风景秀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09: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乡镇中知名度算是最高的一个镇了,重庆主城来此度假的每年都有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58

主题

1300

帖子

4264

积分
UID
67
发表于 2014-12-5 0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溪的酉水河要是经过秀城,说不定我们就是秀山市或者秀山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100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UID
3
发表于 2014-12-5 10: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新兴旅游开发地,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关注秀山百姓网,关注百姓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92

主题

4478

帖子

1万

积分

突出贡献论坛元老

UID
4
发表于 2014-12-5 13: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来大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七星点斗

Rank: 7Rank: 7Rank: 7

9

主题

2130

帖子

7820

积分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UID
254
发表于 2014-12-5 15: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度假的好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武营帐下

Rank: 5Rank: 5

2

主题

496

帖子

2360

积分

UID
83
发表于 2014-12-11 16: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水还没着污染,注意保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