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早在2014年春天的时候,梅江民族村为发展乡村旅游,请来苗绣大师继承和发扬苗族的传统工艺——苗绣,这位“大师”就是五妹,这些“大师”就是她从湖南长沙、贵州带过来的同事。 此后,我比较关注这个产业,并在网络上做了些推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五妹的不懈努力,苗绣这个工艺在秀山居然落地开了花。今年初夏,他们在民族村又开展了一次向村民传授蜡染技艺的活动,引来很多人围观,我们在场的人都亲自染了一把,可惜的是,我的那件白褂子没染起,拿回来一洗,蓝色全洗掉了,这个体验还是很快乐的。 促使我要写哈五妹的事情,是参观她的位于滨江公园的“金珠苗绣体验馆”之后,十几位残疾姑娘成了她的绣娘,为这些残疾孩子解决了就业,让这些孩子找到了人生价值,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民族村的苗绣点以民族村的苗家大姐为主,而县城滨江公园的苗绣体验馆就以残疾人为主。尽管事业起步维艰,甚而亏得一塌糊涂,五妹为残疾人解决就业之路的情怀却痴心不改。来她这里工作的孩子,每个月底薪1200元+作品出售后提成,还包吃住,对于这些残疾孩子来讲,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他们不但有了固定的收入来源,而且还学有所长,对于未来的人生发展托起的是一片光明和希望! 我问她,为什么会偏爱残疾人呢?她很动情地说,他们家五姐妹,有三个残疾人(二姐、三姐、四姐),她的合伙人龙王(小名,民族村的村主任)的父亲也是残疾人,所以,他们最能理解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的痛苦和生存的艰难,能够为残疾人做点什么,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之一。 今年初,他们决定在县城来建体验馆的时候,他们就把眼光瞄准了残疾人。他们先后在残联、特殊教育学校、岑溪乡举办了4期较大的残疾人培训活动,参加人数达200多人次,至于来馆体验及现场培训的就更多了。通过培训,她体会到,在当今普遍浮躁的社会,残疾人是最适合做绣娘的群体。首先是残疾人能够静得下来,容易神情专一,其次是残疾人的有某些特别灵异的身体功能,悟性特别好,假以时日,他们中会出现大师,会出优秀的传承人,这是她最大的期待和希望,也是她的事业再亏也要坚持下去的理由。 其实,五妹不姓伍,姓杨,叫杨秀燕,梅江邑中居委柑子园人,排行老五,故叫五妹。她母亲姓雷,苗族,贵州人,一身的苗绣手艺,——染线、织布、制衣、绣花、盘扣等一整套“染、制、绣、缝”的苗家制衣工艺样样精通,几十年来,在梅江街上是人人皆知的“雷大师”。他们一家五姐妹,没有哥哥,加之三个姐姐残疾,只有五妹心灵手巧,继承了母亲的手艺,成了秀山苗绣的正宗传人。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苗绣湘绣开始走红,五妹也找到了她的用武之地。 2006年,她以苗绣的手艺,加入了长沙“手牌”湘绣厂,让苗绣与湘绣之长得以融合,也使五妹拓展了视野,手艺得到大福提升,很快成为该厂的技术骨干,并在该厂入股。她谈到,湘绣细腻精湛、苗绣粗犷原生态,把两种最核心的元素相融合,其作品会达到“震撼”的效果,所以他们厂的湘绣销售非常好。由于湖南旅游业的发达与成熟,他们的作品是供不应求。这些年她也挣了不少钱,日子过得红红红火火,父母姐姐们都得到她在物质上的帮助和妥善安排。 2013年深冬的一天,接到龙王从民族村山顶牛南坪打来的电话,几年不同信息,这一打就是两个多小时,一个大男人几乎是打起哭腔在诉说着他经历的这一切。他们两家是世交,五妹也知道龙王家穷,曾经因为7块钱而从初中辍学回家走向社会创业,养了100多头牛,因为缺乏技术,最后死得只剩十几头了,以失败告终。龙王告诉五妹,在牛南坪有两位老人病危,山高路陡,交通不便,乡亲们也是爱莫能助,是龙王骑摩托车上去运送老人去医院,救了老人的命;民族村的这些孩子普遍成绩不好,一般很早就辍学;他考过一个10岁的孩子,10+15=?,这孩子居然算不出来。龙王很伤感,没有文化就没有出路,没有产业就改变不了这些乡亲受穷的命运。他说,他可能当民族村的村主任,民族村可以开发旅游,他想为乡亲们做点事,想让她回来帮组民族村发展苗绣产业。龙王说得很动情、很真诚,也说动了五妹,让她燃起了在秀山发展苗绣的理想。 五妹想回秀山、回民族村发展苗绣的想法遭到全家人的反对! 姐姐们反对、亲戚们反对!因为她的现实处境很光明,收入很稳定,未来预期看得见摸得着;而回秀山发展,环境条件不具备、市场条件不具备,前途不可预见。 老公反对,现成的路子是越走越宽阔,何别去开辟新路,冒险呢?确实,他们反对的理由是充分的,理性的,无可反驳的。 只有一个人支持她,就是她母亲! 因为她母亲77岁了,绣了一辈子,早已跳出了“挣钱”这个现实愿望,——苗绣这个家传,在母亲的心里已不再不是一棵摇钱树,而是一份情感依托的根基,甚而上升成了一种信仰,希望在秀山能够发扬光大。 五妹与自己、与家人挣扎了近两个月,决定回乡创业!老公执拗不过,说拿过二三十万去试试吧,打水漂了就回来! 回来之后,起步比想象的更为困难。就拿待遇来讲,开始900元组织村上的妇女来学苗绣,根本没几个参加;又提到1200,勉强来了几个人,最后不得不涨到1500。没有收入,要出工资、出材料,出技术、请他们来学习,做试验,浪费必然的,带回来的钱很快就花光了;不得不回家赶货! 来来回回长沙、秀山不断地跑,又毫无效益;五妹的坚持和家人的反对,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尖锐,几乎是众叛亲离,最后导致家庭破裂。 到此,我们看到了一个创业者的悲剧人生! 但母亲支持她,很多理解她的社会各界支持她;她每次到母亲那儿去,母亲都给她准备得有三盒牛奶,这是对她无声的关怀和支持,她感到特别的温暖。 在这人生和事业的低谷,她哭,她躲在屋角里哭;当她面对她的苗绣和她的伙伴们的时候,她擦干眼泪,又微笑地面对人生! ——她紧握的是艺术,她坚持的是信仰! 我们理解,秀山旅游市场尚未形成,苗绣这个产业将会有很长一段路走,我们祝五妹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