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9-19 23: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赶秋节”既是湘西苗族传统节日,亦是苗族的文化荟萃,也是国家级非遗名录。祭祀祖先、祭祀秋公秋婆,赶秋节也是苗族先民为感恩神农及秋公秋婆而举行的民间节日活动。赶秋节反映着苗族人民对五谷丰收、六畜兴旺与幸福的追求。
9月22日上午9点将在花垣县双龙镇卧大召村杨柳塘隆重举办的“共享国家非遗·共庆丰收”为主题活动的苗族赶秋节,活动将有唱苗歌,吹唢呐、舞狮子、打花鼓、打猴儿鼓、上刀梯、荡八人秋、椎牛等民俗活动。
椎牛为苗族人民的传统习俗。事前,主人须选购—头四膀有旋,耳、眼、鼻、口、角俱完整美观的上好水牯牛。届时,在宽坪中竖一根涂以五彩的龙凤花柱,以麻绳穿牛鼻,系上蔑圈套于花柱上。经给牛喂水,巫师绕柱三圈,将梭标传至舅家(称后辈亲)年青人手中时,即在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开始杀水牛,年轻人追杀不止,牛绕柱旋跑。最后,牛伤口喷血,倒地而死。接着分割牛肉。晚上,要举行跳鼓,唱歌(苗语称“独乐”),通宵达旦。
亮点——神秘表演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最为浩大的苗家巴代扎、巴代雄祭祖仪式;神秘悠远的巫傩文化将呈现双龙苗乡;看巴代扎如何带领苗乡儿女“打先锋”、“上刀梯”;花垣百里苗十八乡乡巴代齐聚双龙镇卧大召,猪、牛、五谷杂粮紧接上贡,祈福来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看点——撼山鼓100人
看苗家阿哥、阿妹100人同时敲打的撼山鼓,还原当年年轻有为、骁勇善战的苗家儿女奔赴前线,英勇反抗旧社会的精神,同时也是表现苗家儿女庆丰收、庆团圆的喜悦心情。
听点——苗家唢呐
全县20名老苗族唢呐师汇集秋场,为大家带来一场听觉盛宴。2016年,花垣苗族竹唢呐被列入第四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苗族唢呐是苗家人一种古老民间器乐。它演奏曲牌繁多,曲调优美,是苗族独有的传统音乐形式。唢呐在苗族主要是在大型祭祀活动、当大事等场合使用,在苗族,婚礼不使用唢呐。特别是苗族的传统赶秋节更是少不了唢呐,更能增添喜庆、欢乐的气氛。
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州县级非遗点亮苗乡大地
议程:
赶秋节活动
1、活动时间:公历2016年9月22日
2、活动地点:花垣县双龙镇卧大召村(杨柳塘)
3、活动形式:1.主会场的活动分为迎秋、祭秋、赶秋、闹秋等三大篇章
第一篇章:迎秋
(1)拦门迎宾:扎秋门、迎宾鼓舞、唢呐、夹马号、武术器械、米酒;
(2)迎蚩尤神像、傩公傩母入场:鸣地铳9响,夹马号、唢呐、镗锣、接龙队、巴代队;
第二篇章:祭秋
(1)苗族鼓舞(撼山鼓100人);
(2)夹马号(20人);
(3)唢呐吹奏;
(4)司刀绺巾舞:戴傩面具(100人)。
(5)祭祖(蚩尤祖先)仪式:巴代。
第三篇章:赶秋
(1)开场:鼓舞、夹马号、唢呐队(20对);
(2)巴贵射鸾;
(3)12人秋对歌。
4.主会场外的闹秋活动:群众自由娱乐、自由参与的方式,进行飚桌子比赛、狮子爬桌比赛、舞龙比赛、苗族打三棋比赛、八人秋赛歌(4架秋千)比赛、打鼓表演比赛、苗族绝技、苗族武术表演赛、边边场等活动。
2016•中国湖南(花垣)苗族赶秋活动筹委会领导小组
2016年9月12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