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隘口百岁村说得上偏远,从坝芒分路进去都还有10来里路,现在一条水泥路直通寨子,交通方便了许多。
这里有三个看点,其一是,这里的水是秀山唯一流进乌江的,属乌江水系;其二是这里的建筑有必要议一议;第三,因为贺龙的红三军在此停留个场把,所以它成了红色史记中的一个节点。
先讲第一议题,秀山的水从几大盖出发,汇集梅江河再汇入酉水、沅江进入洞庭湖,至西向东;而百岁的水,从太阳山下来,有如山间硬汉般充满野性,鼓涌不息,不但养育了百岁这块大山深处的小平地,又一路离经叛道从贵州流了进了乌江。
关于第二个问题,说起来就有点儿复杂了。百岁有个二道门,是出了名的。这个所谓的二道门,也就是个两进的四合院,与平坝的四合院不同的是,它处于山坡,两个四合院不是平的而是成梯状的。如果从规模、从格局来讲,它比平坝的四合院小多了,但从它的石阶、石头天井的构造来看,建造得相当的厚实,我想,没个三五代人的“愚公移山”,在这老山沟里是建造不成如此宏大的二道门的。
二道门的主人杨再奇(仅读音,老人的那个“奇”字,找遍了字典都没找到),90高龄了,他给我们讲述了当年二道门的一些事情。二道门就是老人的祖上建造的,当年的百岁主要就他们一家及零星的散户,从他记事起,二道门就住着四家人,大概30来口人,解放后,又住进了10来家,他们又逐步搬迁出来自立了门户。有年,一把大火,把后院子烧掉了,现在满院子的断壁残垣,只有一个哑巴老人在此居住。
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的百岁是多么的娴静,一如桃花源般。如今的百岁,人气很旺、小楼林立,公路沿着西沟而进,房子就修在溪沟和公路两旁,俨然街道,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原先低洼的根底田园将会布满楼房,百岁将会少很多的看点和乐趣。
百岁的二道门之后的出名,是因为贺龙的红三军在1934年在此停留过场把,也是百岁人人丁最兴旺的历史记忆。贺龙就住在二道门,当头两把椅子,中间架四根板凳,就是贺龙睡的床;贺龙没事的时候就叫当地一个叫杨胜银的人和他在河边钓鱼。——10来岁的杨再奇大概就有这么点关于贺龙、红三军的记忆。
可惜,二道门前的古树死掉了,欣慰的是里面的那根不错的紫金花还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