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曲凯歌唱四知,声声唢呐鸣未来

[复制链接]

四斗坝

Rank: 4

73

主题

121

帖子

636

积分

UID
38358
发表于 2023-3-5 14: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属地: 重庆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曲凯歌唱四知,声声唢呐鸣未来


时光流逝生命,岁月沉淀精华,几千年来杨氏人沉淀下来的家族文化流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四知”家族瑰宝,至今仍然傲然独秀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杨氏祖训中字字珠玑,发自肺腑,言简意赅,它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杨氏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杨氏家训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智慧结晶,对祖宗后代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谨记着祖先遗训,严于律己,待人宽厚,飞升腾实。将为我们这一代追源播德,担当责任,为找到我们来自何方,情归何处?我们杨氏宗亲应牢记家教家训,懂得感恩,严教子孙,的家族之宝。
二零二三年农历二月初八我再一次来到秀山《杨氏家风传承教育基地》
今天是渝东南杨氏《五土司》新建宗祠------“教育基地”举行仪式。
初春天的梅江,是一片花的海洋。忽如一夜春风来”,仿若是转眼之间,昨天那些还是含羞待放,蓓蕾初绽的花骨朵就怒放成万紫千红,色彩斑斓的花儿,一朵一朵,傲然挺立在枝头,让人目不暇接,白似飞雪,红如云霞,灿若织锦,绿如丝绦,在碧蓝的云天下,在浩荡的东风里,汇成一片五彩缤纷的花海,装点着温暖的梅江。宗祠就座落在这贵州与重庆一脚踏两省的山峦重叠, 水势 环流的梅江河上游,依山傍水,真可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炫舞。梅江峰峦的风水无与伦比,南高北低的地势聚天地精华,调教出气质山水下的学养山村。巨县城区20多公里,成为将天时地利人和聚一体的风水宝地。驻足在任何一个位置看都是一幅渐渐舒展开的精美山居图,心灵一番震撼一番慨叹,辉煌的盛景下垫着多少前人的层层血汗!他占地面积880多平方米,由正房二面箱房祖成。正堂是通晟公殿堂,左右有国学馆,四知厅,家风馆,飞山厅,两厢房各有农耕馆,家风堂组成。翻山越岭只为怀古感恩。爬山涉水只图育才。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文化人,启迪智慧。唤醒世人,志道据德。博文约礼,秀古维来。
 纵观历史,横贯古今,听说原来这里是6家杨氏居住,在改革开放中他们有了钱到城里住了,在理谱中他们听说,杨氏五土司原宗祠在贵州梦溪,不知什么原因在明朝时期已毁,他们特献给渝东南杨氏五司做宗祠。因此渝东南杨氏杨氏五大房决定在此重建宗祠。这里须见证不了千年的华夏发展足迹。他为您扒开杨渝东南杨氏氏历史上华夏文明发展的迷团。将会发现一些全新的史料,也将会再现华夏先民的语言、政治、天文、历法、地理、图腾,让您领略华夏时代发展的社会风土人情。通达古今之变,带您穿透华夏历史,觉悟人生义理!
宗祠,即祠堂、宗庙、祖庙、祖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宗祠制度,产生于周代。上古时代,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不得建宗庙。到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即每个家族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
宗祠,是族权与神权交织中心。宗祠中的主祭,又称宗子,管理全族事务,因此称宗长,还有宗正、宗直等职。宗祠,体现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是凝聚民族团结的场所,它往往是城乡中规模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建筑群体,不但巍峨壮观,而且还注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古塔、古桥、古庙宇相映,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华儒教文化的代表。宗祠,记录着家族传统与曾经的辉煌,是家族的圣殿,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儒教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今天是举行开堂仪式。
八点三十至九点三十是肃穆庄严安神位,鞭炮声声,唢呐阵阵,震耳欲聋响彻云肖,哀乐长鸣,感叹人心。鞭炮声声奏响了四知乐章,唢呐阵阵吹响了杨氏族人的四知未来,哀乐长鸣,鸣醒了杨氏族人不忘初心永怀四知跟党走,未来冲向中国梦!
九点三十分至下午一点三十分是开光仪式。一点三十八至二点三十是上香仪式,在唢呐声声,鞭炮阵阵里杨氏族人肃穆庄重,手挚香纸走向通晟公殿祭拜祖先。乐奏响彻云霄,香烟缭绕天空。
在这里让我看到了我杨氏族人星辰大海,云跃长空,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也让我们看到了这里的一撇一捺都是四知脊梁,一思一念都是未来,浩浩九州一文一墨均是骄阳,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我秀渝东南杨氏将会从这里腾起为祖国,为人民一代代有博爱、有担当、有责任、有格局、有胸怀、有理想的杨氏后裔。
这里风景壮丽,天时地利,人才辈出,她将会鹤鸣九高声闻于天,将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奔向未来!
       楊正松:重慶市秀山縣溪口鎮芭蕉人,出生於1952年10月。1974年在秀山三中高中畢業。於1992年考入秀山師範學校,畢業後相繼在芭蕉·楓香小學任教。2004年評為重慶市小學高級教師。曾於1992年在中央教科所《教育文謫週報》社,北京三面向科學研究所發表論文《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必須做到“三加大”“一實現”》並獲全國論文三等獎。1985年作品《淚》獲廣西《太陽花》小說一等獎。1985年至1990年曾擔任“廣西《太陽花》雜誌社特约寫作員。”2012年退休。2015年作品《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壯士暮年心不已》發表於重慶退协刊《雁之聲》,《母校我看你来了》在2020年在第七届中外诗歌散文赛中获一等奖,《托起孩子的明天》于2016年发表于重庆退协刊《雁之声》 ,《大师再见了》于2021年3月发表于《胶东散文年选》,        《老师我看你来了》发表于《首都文学》,《梨花思》发表于《胶东散文年选》,《云飘雾绕的故乡》发表于《乡土文学》。《母校我看你来了》、《人生》获(中外诗歌、散文赛)第七届、第八届一等奖。《故乡情》获(贵州大曲杯)一等奖。重庆市秀山县作协会会员。重庆市秀山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办公室负责人。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第四次联合会代表。
   工作单位:重庆市秀山县溪口中心校
      地址:重庆市秀山县中和镇丹凤路宜欣宜景宛11栋1单元402
        作者:杨正松
      电话:150257489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