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年味正浓秀山苗岭山寨003
摆香案燃年烛 秀山苗族山寨,许多人家信奉“万物有灵”,尤其是对祖先至虔至诚。逢年过节,更是要摆香案、燃红烛,真诚祭祀一番。 尤其是在老一辈眼里,燃年烛是一件很慎重的事。 在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前,家里男主人会点上年烛,虔诚地插在自家堂屋神龛两侧,敬奉祖先,表示对祖先尊崇。 燃点年烛,除了有寄托对已逝祖先的追思外,还有祈求神灵保佑的意思。 相传在远古时期,秀山苗族山寨的先民们,由于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往往会期望从年烛中得到神灵指点,探视“天机”,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平安、健康,来年六畜兴旺。 秀山年烛为传统工艺,多为手工制作。 一般用桐油作原料,紫草作染料(现改用朱红颜料),将灯草缠在竹棍上作烛芯,浇塑成型。 年烛为红色,其大小、重量不等,有的重达20至30斤,能燃几天几夜不灭。 带花型的年烛叫“花烛”,以前是专为殷实人家做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要经过熔化、成形、冷却、翻倒、染色、涂金粉、妆点成型等工序,再帖上诸如“财源滚滚”、“龙凤呈祥”、“丹凤朝阳”、“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祥话;或饰以各种纹案,很是奇特好看。 因花型不同,年烛也有了不同“分工”:祭祀时用“九品烛”;修房造屋用“喜烛”;祝寿用“寿烛”;结婚用的“龙凤花烛”最具特色,其呈圆椎形上大下小,朱红底色蜡柱上,缠绕造型栩栩如生的龙凤图案,并饰以各色花朵云团,隐喻龙凤呈祥、夫妻恩爱。 新年来临,寒冬腊月,走亲访友,喜闹新春,是秀山苗族山寨过年的传统“外事活动”,而年烛是一定不能少的。 如果哪家小伙子看上了邻村的姑娘,就赶忙趁着过年去“认亲”,抱上一对花烛,在女方神龛上点燃,则第二年就可以把新媳妇娶回家了。如果没有经过这一程序,要想娶媳妇?还得再挨过一年。 亲爱的朋友们,到秀山苗岭山寨过年去吧! 在神奇温情的中国西部边陲、秀山苗族山寨里,有香气扑鼻的炖腊肉,静静的引诱着您;有热情似火的苗、土少数民族,银装素裹,她们跳起美丽的土家摆手舞、苗族花灯戏,迎接着您;有历史悠远的古朴民风,它们漫漫沉淀,融成一股股清澈的甘泉,沐浴着您;让您的心此刻沉下去,慢慢品味。那纯香的糯米酒、醉人的鼎罐饭、清纯的苗家情、纯净的民族风,定会让您不醉不归,乐不思蜀,回味无穷! 图001:王三叔请来杀猪匠,起个大早,烧了满满一锅开水,一声吆喝,左邻右舍、三亲六戚齐上阵。七八个青壮劳动力就和猪拉开了架势,好不容易把猪放倒在地,王三叔却被撂了一猪蹄。 图002:热情似火的山寨少数民族,银装素裹,她们跳起美丽的土家摆手舞、苗族花灯戏,迎接着您。 图003:历史悠远的古朴民风,它们漫漫沉淀,融成一股股清澈的甘泉,沐浴着您,让您的心此刻沉下去,慢慢品味。那纯香的糯米酒、醉人的鼎罐饭、清纯的苗家情,定会让您不醉不归,回味无穷! 图004:当炊烟被山风吹得四面散开时,寨子里的老老少少们,就聚在了一起,围在一口大锅边。锅里炖着腊排骨、腊香肠、猪头肉,嘴里谈论着刚刚的过去的这一年里,兄弟之情,婆媳之爱,家长里短,风调雨顺,就如同这一锅子的炖肉,有滋有味,纷香四溢。 图005:山寨的阿爸阿妈兴高采烈地在集市采购年货。 图006:来山寨玩耍的朋友,还可以坐一盘花骄哦。 图007:山寨里活泼可爱的春香小阿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