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医认为,脾虚是指脾功能不足,特点是手脚冰冷、胃口差、舌苔厚黄、身体肥胖、四肢无力、大便稀溏等。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中说道:“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如何自测是否由于脾虚所至各种症状很重要。 一、不做“黄脸婆”,养脾养气血二、肥胖是脾虚惹的祸 三、消瘦是身体严重消耗的状态 四、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脾虚 五、脾虚会让人困乏,“脾虚湿盛”是困乏、睡不醒的主要原因 六、食欲缺乏是脾胃不称职 七、脾胃虚寒让人口水横流 有以上症状,需要调理 免费咨询:15874853881 养“脾”不等于养“脾脏” 在养脾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脾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有人说,脾不就在左肋下吗?不完全对。这个部位是西医讲的“脾脏”,而不是中医所讲的“脾”,虽然只差一个字,区别却很大。中医的“脾”是整体的功能概念:仅仅就部位而言,整个腹部都属于中医认为的“脾”呢。 1分钟判断你有没有脾虚想知道自己是否脾虚吗?不妨做做以下的测试题吧。早发现早调养,防止脾虚越来越影响你的健康。A类~C类中,回答“是”最多的就是你属于的那一类。 【A类】 1.清晨起床,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 2.虽然不熬夜,睡眠质量也挺好,但是却常有黑眼圈,眼袋也越来越大。 3.四肢无力、倦怠、不爱说话、神疲乏力。 4.早上排出的宿便形状软烂、黏腻。 5.容易感冒。 6.脸色发黄、无光泽。 7.失眠。 8.发胖(虚胖)。 【B类】 1.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呕吐。 2.舌头边缘常有牙齿压出来的齿痕。 3.月经量过多。 4.便血。 5.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6.咳嗽、哮喘。 7.小腿水肿(包括产后)。 【C类】 1.久泻。 2.脱肛。 3.患有胃下垂。 4.肾虚。 5.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6.患有慢性胃炎。 诊断分析: A类:轻度脾虚 轻度脾虚的人往往只涉及到A类现象中的一个或多个,多因或饮食不节制,或过度疲劳,或用脑过度伤脾所致。 B类:中度脾虚 中度脾虚的人会有A、B交叉现象,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了脾的阳气所致。 C类:重度脾虚 脾胃功能不强、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脾虚到一定程度会百病丛生。此时如果由脾虚入手治疗,许多慢性病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