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为阴,夏为阳。
若体内生有阴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
由于体内素来阳气不足,外界阴盛阳衰,正气不能将阴湿祛除,若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
所以,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因为,夏天阳气盛,体内阴湿亦外泄。
通过人为调和,增补阳气,散寒祛邪,活血通经,极大利于祛除寒邪,缓解或治愈冬季易发病。
入伏后,以“热”逼寒毒,少生病,更健康!“以毒攻毒”,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么,“以热制热”,你知道吗?
中医讲,养生要顺应时节,夏天要顺着阳长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法。
喝热汤,健脾开胃、排毒素三伏天,很多人,口淡乏味,食欲不振,需要健脾、开胃,此时,喝点热汤,可以健脾、开胃、促排毒!
1、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1.将豆子洗净,清水浸泡1个小时;
2.将三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滚后转小火慢煮1个小时,待豆子开花后,放入冰糖,继续煮5分钟即可,放凉后连汤带豆一起食用。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
赤小豆:清热、利尿、消肿。
黑豆:补肾、益精、清热。
三豆使用,实为解暑、清热、健脾、祛湿、防病的消暑佳品,可很好地帮助身体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2、冬瓜瘦肉汤
材料:冬瓜半斤,瘦肉2两,姜,葱,食用油,盐
做法:
1、将冬瓜洗净,切成丝。瘦肉中加入适量生粉和盐,搅拌均匀。姜切丝,葱切小段。
2、锅里下一勺油烧热,下入冬瓜,翻炒出味。
3、将冬瓜炒软后,倒入适量水,烧开。
4、水烧开后,下入瘦肉和姜片,用筷子将瘦肉划开。
5、下入瘦肉后再煮4-5分钟,加入适量盐调味,将汤盛出,撒上葱花即可。
冬瓜是高钾低钠型蔬菜,可消肿利尿、防止中暑。
煮冬瓜汤的时候,不需要削皮。
历代本草记载,冬瓜皮能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冬瓜皮利水作用较强。
伏天喝点冬瓜汤,可以利水祛湿,排毒!
喝热茶,解暑、消渴、祛湿伏天,多喝热茶,不仅可以解暑消渴,还能够促进排汗散热。
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
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
想要给身体真正的解暑降温,还是要喝杯热茶才好!
1、紫苏生姜饮,解暑降温
材料:紫苏叶3g,陈皮1g,生姜、冰糖适量
做法:
1、紫苏叶和陈皮,洗净,备用;
2、生姜切片,2-3片即可。
3、三种食材,入水同煮。
4、待水沸后,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再放入一两块冰糖,待凉后即可饮用。
紫苏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性辛、温,入肺、脾经,可发汗解表,生气宽中,健脾祛湿、防暑降温。
夏天,如果没有署药,可熟水紫苏香,以叶煮水,作为夏季常备天然祛湿解暑饮品。防暑开胃来一杯,祛湿解乏来一杯。
2、龙须玉竹茶,祛湿热
材料:蒲公英根、龙须、玉竹根、玫瑰花
做法:
1、将蒲公英根洗净,烘干炒制成茶,备用;
2、取新鲜干净的龙须,洗净,烘干,备用;
3、玉竹根洗干净,蒸煮后晒干,炒制成茶,备用;
4、野生玫瑰花瓣自然阴干,备用;
5、取龙须1g,蒲公英根0.4g,玉竹0.3g,玫瑰花0.3g,碾碎后做成茶包即可。
龙须,味甘、淡,归膀胱、肝、胆经。利水、消肿、泄热,可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减少头发皮肤出油,消除小腹赘肉等有效,可以帮助身体排湿毒,有助健康!
玉竹根,具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增强免疫力,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并且,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可以很好的去火消炎,预防伏天上火。
玫瑰花性温,可疏肝解郁,改善心情,还可中和配方的寒性。
四个搭配在一起,祛湿热,排毒素,有助身体健康!
热水泡脚,祛暑湿,防热伤风三伏天,湿气正盛,湿气阻滞在脾胃中,人们经常会出现没有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
此时,泡泡脚,有很多好处。如: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振奋精神,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可以供给它能量。
“热则血行、寒则血凝”。
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
气温越来越高,而湿邪越来越重,定期泡脚,一方面能刺激经络,另一方面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运动出汗,排排毒《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
夏天气要外泄,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
锻炼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
一般建议选择早上,因为人体早上的阳气比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
夏季运动,并不是出汗越多越好,大汗反而会伤身,还有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或者人体潮湿容易发生感冒或者出现抽搐,对健康不利,所以需要适当的运动。
夏季运动,适合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
最后,按揉4处,健脾胃,冬病夏治少遭罪!一:捏脊
每日捏1~2遍,坚持1周即可见效。
适用:消化不良、口臭、胃胀、胃痛、腹泻、萎靡不振、乏力等。
方法:
先在背部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肉放松,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同时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肤,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向前捻动。
每捏三下将皮肤提一下,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且要直线前进,不可歪斜。
二:揉脐
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
效果:能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多用于消化不良、胃寒、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的患者。
做法: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
三:擦小腹
每日2~5次。
效果:改善急慢性胃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积食、呕吐、腹泻、便秘等。
做法:
两手分别紧贴肚脐两侧,上下来回擦动,发热为止,每日2~5次。
四:按揉足三里
足三里是人体的保健要穴,位于膝眼外下方。
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脾胃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