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露营目的地选择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水,这次我们做了个相反的选择,来到一个十分缺水的香菌之乡——龙池茶园的婆婆山。 这里无溪流、不临河,灌溉望天。如果说龙池是我县最缺水的乡镇之一,茶园具有典型性。走访了茶园周边的几个寨子,道路畅通、满是楼房,这地方不穷。我想,这也是拜打工经济所赐,从而也折射出这里勤劳朴实的乡亲们为改变而努力的成果。 让我们惊奇的是,这里出香菌,据说,秀山有一半的香菌来自对面这座巍峨而陡峭的山——婆婆山。只要是生长香菌的季节,上山随时都可以捡到香菌;运气好的话,一早晨可以捡一挑,一早晨捡几千块的神话大概就出自这里。香菌是讲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等各种因素综合的,人工栽培一直没有成功,说明环境要求太高了,而婆婆山就盛产这个东西,这个环境值得研究。 我们看到,他们为了砍上婆婆山的路,水是从山下塘里用车拉上去;请来专家勘察,准确找出打水井的地方,打出水来;他们对水的珍惜,哪怕一麻丝的野水,他们都要围塘拦截起来,以备使用。可见,水对他们来讲是何等的重要。 茶园的改变,从水做起,无疑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们这些“城里人”,实实在在有必要去乡村走一走,认识一下我们老百姓不容易的生活。 我们创建“秀山百姓网汽车帐篷乐途户外群”近两个月,我参加了10期户外露营活动,有些心得值得总结。 最初的想法是,几个趣味相投的家庭结伴出行,周末出去拥抱自然,放松自我,不张扬、不扰民,仅满足于自身的内在感受。因为生活是多元的,人们各有爱好,没有哪种生活方式敢说最为优越。有的爱打牌、有的爱喝酒、有的擅长酒桌“会所”的联谊积累人脉、有的爱上网聊天,有的爱K歌,等等,而我们爱吹山风、洗野澡、听鸟语闻花香…..,于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本群活动以来,来的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凡夫俗子,都是兄弟姐妹,和谐共处,没有谁在群规下可以托大、可以摆谱;唯一可以大显身手的,就是展示自己的修养、展示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奉献,多多益善。 确实,本群建立以来,我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出行,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多,家庭出“故事”的状况是越来越少——性格急躁的放慢了速度,脾气火爆的降低了温度,忍度放大了,耐性增强了,这也算是成就吧!于此,感到欣慰。 出行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到膏田的清水塘,40多人,20车。有人说,你们太浪费了。其实,这是没外出露营的人所不了解的,一个车,带走的是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用具,帐篷、垫子、桌椅、灶具、餐具、生活用品等,一大堆呢!所以,参加帐篷户外,最基础的条件,就是要有车,可以挤一点,一个车最多能够拉两个家庭的用具。 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的思路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三五家人随便选个凼凼姑下来的方式显然不行了,得考虑停20车,40来人的地方;选了大点的地方,不扰民也不行了,我们的群体,还必须得与当地乡亲们互动。 上周在清水塘的时候,茅坡的陈德州书记带来了他们的文艺队,广场舞跳得娴熟流畅、金钱杆打得有板有眼,薅草锣鼓唱得在山谷回响。而我们,什么都不会,只有鼓掌的份,搞得我们很汗颜;这次在茶园之行,晚上来了很多乡亲们看我们的闹热,结果是我们一个节目没有,弄得我们很尴尬。 这一次,我们所有的群员都觉得,我们出洋相了! 群员王卫直接批评我们注重个人感受、松散的自由自在的群理念太狭隘了,他说,既然出来代表秀山百姓网,群友也是冲秀山百姓网来的,这支队伍就应该是秀山百姓网的脸面,我们出来宣传这个地方、推广这个地方,我们还要做到,给这里的乡亲们带来什么? 他的话不是他个人的意思,几乎是全体群员的想法,几乎是一种正能量的使命感。同时,也让我这个群头不得不思考,不得不和群员们一起带着一种使命感去思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与当地的乡亲们怎么互动,怎么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怎么给他们送去健康和快乐! 所以,我们要招兵买马,欢迎大量有文艺细胞的朋友进群,打造秀山百姓网的宣传队! 这次去茶园,15车、30人,17个帐篷,也算热热闹闹,来了七八个新朋友,跨进门槛就留下来不想走了,我代表群里70名正式会员欢迎他们!群里不乏厨艺高手,群里“两卫”(王卫、洪卫)会吊打秀山许多厨师,至于武陵山珍创始人之一的杨军大厨还没出手呢! 洪卫掌厨、王卫烧火,在太阳坝晒了一下午。没得围腰、没得毛巾,汗水来了,豆拿衣襟揩一把,搞了一餐垂涎欲滴的美味汤锅。 美味的背后是汗水,他们辛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