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 撼动地球之 第41章青虫化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3 10: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当年众说纷纭的水变油事件,让很多人参与了进来,但是大多数都是抱着凑热闹,捡便宜的心态,他们在水变油被定位伪科学后便各自飞去,没了踪影。但是许驭却以一个科研工作者历尽艰辛的执着拼搏,报着不成功便成仁的牺牲志愿与献身精神,在这个似乎狭小却又拓宽到自然科学整体化原始创新的大科学领域刻苦坚持了18年。
   在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在浙江大学一座花木掩隐的宾馆里,记者jml123见到了创立“氧核冷裂变”新理论的前沿科学家许驭。尽管许先生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全身依旧闪烁着年轻人的青春活力。言谈中,激情四射,妙语连珠,充满了敏锐和智慧。随和的衣着和挂满微笑的脸庞,更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淡薄名利,永葆童心的科研工作者。为了不过多占有他的宝贵研究时间,jml123一行就单刀直入地出示了采访提纲,他没有任何客套和迟疑,爽快地一一做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眼前这位科学家,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原因就是他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曾被主流媒体广泛地误解和批判为“伪科学”。他在不被人们理解和支持的艰难环境里苦坐了18年的冷板凳 ,耐住了寂寞和孤独,淡化了功名和利禄,顶住了冷语与闲言。这与今天某些科研领域里弥漫着的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的浮躁氛围,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许驭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争论,就仿佛发生在昨天。
当时“水变油”已经被原国家科技主管与某些“权威”人士定了性,扣了“伪科学”的帽子见诸主流媒体,其主要的科学依据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水中没有碳原子,怎么可能用催化剂将它变成主要成分为碳氢化合物的燃油呢?这个依据引用了单学科陈旧实验归纳的经典理论,依据常识看似无懈可击;但是许驭认为代表最先进生产力、体现科学精神的原始创新,靠的是严格的实验检测结论,而不是某些“权威”不看实验事实就盲目否定超常规实验的唯心论轻率结论。因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权威检测部门对王洪成的超常规实验检测是实实在在的唯物论结论,是当年见证过王洪成实验事实的160多名在场的教授、高工等专家学者亲自操作证实的,实验检测证实“95%的水全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是真实可信的,只是在旧的自然科学理论框架内“水中氧的去向与油中碳的来源”暂时讲不通。只要顺着检测结果与自主创新思路继续坚持研究下去,总有一天会揭开迷雾见青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身为国防科工委新能源基地主持基础研究的副总工程师的许驭,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基础研究理应坚持到底,但是得到的都是礼貌的拒绝或“违反组织纪律”的批评,最后他的原单位领导给了他中肯的答复:“如果你一定要固执地研究下去,就必需放弃现在的一切。因为发明人王洪成当时已经受到社会舆论的批判与司法审查,此项目科研之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步入地狱。”
一方面,铁饭碗,拔尖的业务骨干,重点提拔对象,很好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水变油”,伪科学,舆论否定,全社会不支持,研究没资金;一旦提起此话题,获得的几乎都是嘲笑和讽刺。但是有着“认准的事千难万险也要干到底”的百折不挠精神的许驭,坚信“无为而无不为”的家教,坚信有实验检测结果作为科研基础,抱着就是讨饭也要坚持刻苦研究到底的决心,下决心破釜沉舟突破基础理论科研难题。于是,许驭决定放弃一切急功近利,隐姓埋名坚持研究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研究工作刚刚开始,各种压力便从四面八方袭来。来自家庭的不理解,来自社会的冷嘲热讽,来自传统思维的禁锢,来自违反组织纪律的处罚——党籍被劝退,工资被停发,职务被免除、原住房被侵占、婚姻发生危机,……但是许驭已经做好了准备,他默默地承受着一切,开始了他18年的潜心研究之旅。
发现真理的道路总是异常艰辛。许驭记住了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征途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艰辛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许驭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实际的难题就是没有科研经费。没人相信,没人支持,唯一的办法就是自筹资金,并向至亲好友、老同学、老领导、老部下、新老朋友求助。许驭是个百折不挠的人,他不顾家人和子女的反对,卖掉了房产,下定决心倾家荡产将“氧核冷裂变”的基础理论研究与重现实验进行到底。自筹的科研资金有了着落,他却因此失去了20多年的婚姻。但是就像许驭说的“这个研究项目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成败的大事。中国人的科研不能总跟在其他国家后面模仿跟踪,我们中国人发现的新的原始创新项目,这是几百年一遇的大事,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持,宁愿牺牲自己、甘作人梯,也不能轻言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困难看来更是无法逾越。初识许驭的人看着他对自然科学多学科的准确把握,很少有人会想到,他读大学时原本是个文科生,师从著名的经济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武汉大学李崇淮教授。曾发现54年至60年发生一次的熊彼特大规模技术创新(科技革命)发展周期。
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许驭明显感到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于是习惯于追根究底的许驭,在30多年的刻苦学习与研究中,竟然把大学里的天、地、矿、生、数、理、化、医几十个新老学科基础知识与科学前沿融会贯通。
在自然科学整体化基础研究进程中,许驭发现了“油气藏共生矿形成机理”的基础研究,几乎涉及到自然科学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大学分科太细限制了科学创新的整体思维。自然科学本来是个整体,我们的‘共生矿’科学整体化研究,就应该继承、发扬大中华文化传统中的整体思维 。”为了进修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各门知识,上海图书馆几乎成了他的家,除了必需的实验验证,其余时间他就会天天走进图书馆,不断吸取各门学科前沿的新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的能力终究有限,研究内容面广量大,组织好科研团队是加快科研进度的必由之路。有着严谨科学精神的许驭,想到了去各大著名高校寻找知音。他虚心的找到各大高校的知名教授,开始以委托实验的形式把中间体实验交给高校实验室,由他支付一定的合作费用。这笔钱,平时精打细算的许驭却付出得很豪爽。实验过程中他抓住机会与有关大学的学科权威论证他的创新思路。日子久了,他的刻苦钻研精神与广博的多学科前沿知识,得到了合作大学有关教授的高度评价。对于许驭多学科融汇贯通的原创思路,许多教授的评价是:“与许驭的学科汇聚讨论,我们受益非浅,天、地、矿、生、数、理、化、医,许驭谈起来都没有外行话!”,深入讨论不久,他们就从一般的科研合作者,变成了“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授、博士们都愿意与许驭合作,“说是我们帮助他,那是他太谦虚了。他对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如此精通汇聚,他常常会带给我们一些其他学科的超前理论与原创前沿信息,对我们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开拓性思维,引导自主创新很有启迪。”教授们如是说。
于是,本来是接受合作科研补助的教授、博士、硕士,开始在资金上、技术上、后勤设备上,无条件地支持许驭。
各种困难接连不断地向他袭来,他的生活开始变得“颠沛流离”,十分窘迫,但是他却浑然不觉,他的心思都放在了科学研究上。有时候刚刚坐下准备吃饭,突然看见眼前还没有添饭的空碗,就是十分懊悔“原来已经吃过了,还坐在这,真是浪费时间。”起身又回到了他的书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寒暑十八载,由他创立的“高能与低能超分子微腔光子学与光子集成新技术”横空出世,这一原始创新大科学的诞生,颠覆了众多的传统理论,也为土卫六与地球油气藏共生矿的形成与重现,中医经络现代化解释等为代表的“伪科学”误解,找到了攀登自然科学最前沿的理论依据与深化研究的两大独特思路。
是骏马,就要在崇山峻岭中奔驰; 是海燕,就要在暴风骤雨中飞翔!
    许驭科研组呼吁,让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暴风雨 来得更猛烈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明王洪成水变油实验真实性的权威检测报告不是最先出于许驭先生之手,而是来源于反伪科学斗士郭正谊、何祚庥编著的《伪科学曝光丛书1》中转载的“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1992年‘关于水基膨化燃料鉴别情况的报告’”。那份报告非常真实的记录了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鉴别的方法、过程、数据。无形中保留了原始资料,成为证明王洪成确实能够用极少量的“膨化剂”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氢氧化合物(水)变成碳氢化合物(油)的科学证据。而且王洪成制得的新油品比哈尔滨炼油厂生产的油品的含水量还要低,这就进一步证明了王洪成水变油是真实可信的,没有弄虚作假。因为,如果王洪成使了魔术调包计,那么他得到的油样肯定是炼油厂的产品,其含水量最多达到和炼油厂指标一样,没有理由优于炼油厂、超过炼油厂的油品。
事实胜于雄辩,铁的事实不容质疑。因此,可以认为郭正谊、何祚庥在混淆黑白,颠倒是非,说“水变油是骗局”毫无科学根据。其误国误民后果是有意或无意破坏中国人的伟大科学发现,阻碍中国原创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步伐!他们颠倒是非的误国误民伎俩必须给以揭露,让全国人民了解新科学革命的事实真相!不能把不理解、没见过作为评价新科学发现的是非标准!要面对事实,做出科学、负责的评价。不能因为不理解氧核冷裂变过程中氧的去向和碳的来源就否定水变油的真实性。这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务必要加以纠正。特别是在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为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响应国家领导人的号召,尊重科学,尊重创新,尊重事实,尊重发现,尊重发明。象许驭那样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甘于寂寞,勇于奉献,深入探索科学真理。18年艰辛磨难奋斗不止,终于解密地下、海底与土卫六油气藏的真实可重现的形成机理、重现水变油发明的事实真相。已有许多勇于创新的严谨学者真诚表示,一定要向许驭同志学习,献身基础研究,甘坐冷板凳,埋头苦干,甘于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驭的境界和追求是我们知识分子的楷模,山西大学李镇西老校长给许驭总工的信直接点击了这一亮点。信文如下:

许驭老友:
您好!
接到邮政快递寄来的2010年07期《科学中国人》,当我一口气读完“两大科学发现的引路人――访原国防科工委新能源基地副总工程师许驭”的报道后,内心的激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同时也为自己多年来爱莫能助的尴尬处境深感愧疚。我原以为这件事在我有生之年不会看到什么结果,真没有想到你以自己的原创成果与执着行为终于感动了“上帝”,在师昌绪、何继善、闵恩泽等院士的郑重推荐下,您的两篇原创论文得以发表,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序幕已经拉开,无论演出如何,都是值得庆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9-13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于1994年5月以山西省科委的名义主持鉴定“洪成水基膨化燃料”之后,曾两次赴哈尔滨市考察。我也多次详细观察了发明家王洪成的实验过程,看不出任何破绽。科学的内涵就是可以重复的规律,我们究竟应该相信眼前的事实还是脑子里的固有概念?你是基础研究专家,我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是外行,但我不怕犯低级错误,认真严密组织水基燃料(氧核冷裂变)的实验检测鉴定,我们都坚信实验检测事实。我当时说过:“王洪成是第一个把水点着的人!”
但是国内相当多的人坚持不看实验检测事实就认定这是一场骗局,进而长期把
它打成“伪科学”,因为没有人能够从科学理论上作出解释。你以18年历尽艰辛的顽强拼搏和巨大牺牲,为解决这个“世界级科学难题”找到初步的答案,令人欣慰和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