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白沙溪在膏田境内,方向却是经塘坳往焦溪方向。过了塘坳,沿老的秀沿公里扯直上坡,再下坡,走到一个停办的村小处,右手分路进沟,顺河岸而走,不远就到了。 我们现在通常去白沙溪纳凉洗澡的地方,这不是白沙溪,而叫河坝;正宗的白沙溪还在里面,离河坝大约两三理路,来回40分钟。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走进这里,被那山、那水、那缥缈的雾深深地吸引,大口吮吸着来自大自然赐予的清新空气;小伙伴们一声声尖叫,在这大山深谷此起彼伏的回响。我甚至对我的小伙伴们说,假如有一天,我的电话不通、信息全无,你们就在这沟里来找我吧,我一定在这里等你们!当时,我绝无戏谑之言,而是已经迷恋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这里,既有九寨沟的影子,也有亚木沟的超越。我们耍水、我们钻山,何必舍近求远,我大秀山处处风景如画,白沙溪是也。 遗憾的是,它是已经开工的秀山又一大型水库——桐梓水库的源头之一,桐梓水库建成后,又将成为我县饮水水源地,所以,这里不适宜大动作旅游开发;同时,令人欣慰的也是,它正因为没有开发,它才原生态、它才野趣不断、魅力无穷。 白沙溪,有10来幢木房,有的还是吊脚楼,10多年来不断地外迁,已经无人居住,寨子废弃了,但房子还在。有些房子年久失修,近于垮塌,房前屋后,都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曾经的山间小径,已是杂草丛生,无从分辨了。那碓窝、那磨子、那风车、那稀兜,所有的农具都静静地躺在那里,所有的迹象都在告诉我,烟火不断的白沙溪,已经人迹罕至了,再过几百年,可做文物古迹考证也未可知呢! 在白沙溪的右侧后方,一座悬崖峭壁的大山横亘天际,那叫和尚山,曾经有一座香火不断的庙宇,庇佑着这一方水土,成为膜拜的心灵慰藉;靠近寨子的左侧后方,是一座貌似笔筒的笔筒山,让白沙溪人有了对书卷的执着追求,走出几个文化人来。 长期以来,这里生态环境非常优越,经常有娃娃鱼出入,那石蛙也不少,螃蟹匍匐在清晰的石头上一动不动,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小清新。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走进这里,纯属偶然。本来是去找斑鸠叶的,也叫神仙叶(一种可以拿来制作作成深绿色水晶壮食品)的植物,一走进这里,被这里的美景迷呆了,一个个手舞足蹈的,不断地拍照,巴不得将所有的美丽心情发出去和朋友们分享。 在路边,还有一股神仙水,据当地人说,喝了这股神仙水,要爱有爱、要家有家,要升职可升职、要发财可发财。他们说得有名有姓、有鼻子有眼,其中几个名字还是我所了解的,听得我眼睛鼓鼓的,还真是神啦! 由于不晓得这里面风景如此的美丽,所以没带相机,拿手机随便拍了拍;据当地人讲,从另外一股沟进去,来回要两个多小时,里面有凄美如镜的小湖、有如诗如画的小溪、有飞瀑如泄的山涧,那是美不胜收。所以,哪天再提个相机,带几个妹纸去享受哈这人间仙境,呈现出来和网友们分享,不知有谁肯赏脸一同前往。 里面固然寂寞,与溪流唱歌、与鸟虫为伴,就在此时此刻,无人翻捡的香菌也是够诱人的吧,如果狗屎运好,碰到就捡一罗兜,你不笑哒扑爬才怪!我们有个小伙伴,出去没好大哈哈,就捡得一胶口袋来,当然要穿靴子、打围脖,免得蜂子锥你,蚊虫咬你。虽然古话讲欺山不欺水,有时候山也不好欺滴。 发一组图片与朋友们分享我们这期的帐篷露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