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9-2 08: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祚庥先生当年留学苏联,在那里学了一套颇具斯大林风格的马列主义,回国后在中宣部科教处任职。科教处处长于光远先生及其麾下何祚庥等人,并非真懂多少科学和教育,却是建国以来科学界和教育界历次“大批判”政治运动的核心机构。诸如批判梁思成的“大屋顶”,进而拆除北京城墙、毁坏古建筑;批判马寅初的“人口论”,进而奖励生育、猛增人口;还有对梁漱溟、胡适、冯友兰、周谷城等一大批学者的批判;更有在自然科学领域批判孟德尔遗传学、化学的共振论、维纳的控制论、爱因斯坦相对论的一系列闹剧。其他如“改造旧知识分子运动”、“批判胡风反党集团运动”、“反右派运动”、“反右倾运动”、“批判电影《武训传》”、“批判白专道路”,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些持续不断的“大批判”政治运动中,人们不时发现何祚庥先生又跳又叫,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百般活跃的身影。尽管何祚庥先生很愿意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把自己装扮成我国“两弹一星”的“元勋”,然而人们知道他一生在科学上绝少建树,而是在特殊政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精于“大批判”的“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有证据表明,当梁启超之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教授含着眼泪将北京城楼拆下来的一块墙砖捡回家中的时候,年轻的何祚庥先生正为报刊上发表了他批判梁思成“大屋顶”的文章而沾沾自喜。当毛主席批评“中宣部是阎王殿”,要“打倒阎王,解放小鬼”的时候,身为“判官”精于打棍子、扣帽子的何祚庥先生终于离开中宣部,到中科院物理所党委任职。他根据毛主席讲“一分为二”,“一尺之棰,日取其半,永世无竭”的论断,以自己特有的政治敏感性揣摩圣意,参与思辩出一个“物质无限可分”的“层子模型”,作为将马列主义哲学应用到自然科学的成果“向国庆献礼”,一步跨上了“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的台阶。根据波普尔的“证伪学说”,不能证伪的命题决非“科学命题”,而“无限可分”显然是无法证伪的“伪科学”命题,何祚庥院士压根儿就是一个“伪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断言“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提醒全党注意“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要善于识别那些“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然而人们知道,于光远、何祚庥数人一向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自居,以中国的“自然辨证法”老牌专家自居,人们难道不应该擦亮眼睛识别他们“假马克思主义政治骗子”的画皮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