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记] 撼动地球之第4章叶飘飘见识水变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1 17: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王洪成惊世骇俗的发明,大到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到哈尔滨日报、大连晚报,已有不下十几家新闻单位进行过或多或少的报道。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记者叶飘飘特地在北京灌了一些自来水,于116日专程飞往哈尔滨采访、验证此事。
     
由于带着水,在北京登机前还遇到点小小的麻烦,通过安全检查时,包中的那瓶自来水安然过关,单提着的塑料桶却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因为他们怀疑是酒精之类的危险物品。直到打趣说桶中水是为了应付初到异地的水土不服,安检人员才一脸困惑地挥手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要紧的当然是作试验。尽管叶飘飘一行到来之前已经看过许多二、三手资料,不得不相信王洪成那离奇的发明是真的,但毕竟还是想“眼见为买”。第二天上午10点多,王洪成带他们来到他简陋的实验室。见叶飘飘拿出从北京带来的水,王洪成笑了笑,先给他们上了一课:“自来水密封后四小时就变质.你们带的水过了夜,水质已经开始发粘,出现杂质了。”说着,接过装水的酒瓶摇了几下,叶飘飘几个凑近一看,果然不像刚灌上时那样清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没关系,燃烧是没问题的。”王洪成让记者把水倒在一个刚刚洗净的烧杯里,从桌上的瓶瓶罐罐中拿出一个盛着黑色液体的葡萄糖瓶子,小心翼翼地往烧杯里滴了一小滴,只见那滴粘液迅速沉人水底,并变成紫色在水中上升。王洪成让记者拿根筷子进去搅拌几下,待那滴粘液完全溶解后把水倒进了一个擦拭干净的脸盆,点燃火柴往里面一扔,只听“噗”的一声燃烧起来,桔红色的火焰从盆底升腾到半米多高,无烟无味。面对这“无名之火”,叶飘飘们恍如在梦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水”面有无数细密的小泡泡在轻轻爆破,直到19分钟后,脸盆里烧得干干净净;烧黑的盆壁,用抹布轻轻一擦又变得鲜亮如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大量的文字、图片和录像资料记载,王洪成自1984年开始公开作过的示范表演已有数百次。仅现场看过乃至亲手操作过试验的省部级以上领导者就不下十余人。试验表明,他以100000:1的比例配制的水基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于汽车驾驶和燃烧。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而且没有污染,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分别比国家要求降低98.3%和83%,他用类似方法配制的柴油、重油膨化燃料,使用亦优于传统的柴油和重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哈尔滨市公安局负责王洪成安全的曲锡明同志告诉记者,1985年夏天,王洪成自开一辆“蓝鸟”轿车,拉上哈尔滨市科委工业处处长兰公白等人作了哈尔滨一大连一北京一山东—哈尔滨纵横数千公里的行车试验,他们不备汽油,只带一点水基燃料母液,随用随配。从哈市开到大连,在旅顺海军基地,王洪成借用驻军某部的摩托车快艇和自带的汽车进行了海水试验,用海水勾兑洪成燃料,放进海军一个快艇的油箱试航,结果不但证明了海水照样可以配制水基燃料,还意外地发现了其“魔液”淡化海水的功能。这种说法在王洪成和兰公白处得到了证实。兰公白补充道:摩托快艇用“海水”在海上兜了两个小时,驾驶摩托快艇的战士直夸奖新燃料有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鉴于以前所有试验车都是事先备好的车辆,记者冒昧地向王洪成提出配好燃料后到大街上随便截辆车,说服车主当即试验,想不到王洪成很痛快地答应了。
1月18日下午3点多,王洪成把记者拉到他的试验室,让记者亲手给一个容量10公斤的塑料桶注水,注入约9公斤左右,他又坚持让记者俯在自来水管上喝两口,然后,王洪成拿起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瓶子,各向塑料桶里滴了一滴,让记者捂住桶口使劲摇晃,约摇了十来下就见桶中半桶泡沫,右手离开桶口时,一股淡淡的柴油味冒了出来。原来他配制的是柴油。泡沫很快消失,王洪成指着桶中比自来水颜色略深的液体问:“见过这样的柴油吗?只要喜欢,要什么颜色都可以。”见记者有些疑惑,他撕个纸条到桶里蘸了蘸,一点果然柴油般着了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已4点,哈尔滨下午4点半黑天。王洪成亲自开车,拉着记者出去寻找可用作试验的拖拉机,好容易找到一辆,一问说没有电瓶,熄火后用车拉才能发动,只好寻找新的目标。
4点30分,暮色苍茫,只见松花江大桥方面迎面开来一辆40马力拖拉机,他们赶紧停车拦住。车主是呼兰县梁花乡农民申洪军,车号是“08—哈市04565”,车上还坐着两个装卸工,他们是进城去黑龙江日报拉煤渣。经再三商量并略施小惠,车主终于同意试用他们的“最新进口柴油”。他们把自己的塑料桶绑在拖拉机驾驶室外的脚踏板上,让车主把油管从油箱里拔出来直接插进塑料桶里。在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中,哈尔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几乎把他们冻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准备停当,记者与两位装卸工互换了个位置,坐在拖拉机驾驶室里的后座上,未等他们反应过来,车主已平稳启动发动机,载重5吨的大拖拉机轻快地向城里驶去。
  记者看了一下表,当时已是5点零2分。
  开始车主还是有些担心的,因为他的拖拉机是花两万多元买的,刚跑了35天。开起来后,他们让申洪军比较现在使用的“柴油”与原来的柴油有何不同,车主越来越纳闷、也越来越兴奋了:“这油怎么没味啊?一点不呛。”接着,车主先后比较出“用这油噪音低”、“有冲劲”、“挂同样的档比原来快”。走到路灯明亮的地区,开车走在前面的王洪成让拖拉机停下,下来观察一下排烟筒。令车主大惑不解的是,他轰了一下油门回来,排烟筒里仍不见排出烟。5点30分,驶进车主的目的地。经过28分钟的行驶,塑料桶里的“油”只耗下去一两公分。临别,车主看着王洪成解下塑料桶,呼喊自语道:“这油怎么不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天多的采访加深了记者与王洪成的相互信任和了解,王洪成趁着夜色的掩护,破例让记者参观了他的核心机密厂。厂长李功法指着厂房内仅有的一台简陋设备说:“水基燃料”的母液配制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只要这台设备运转起来,每22分钟就能生产1吨,而这1吨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万吨……”
  王洪成的发明对奔小康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对被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所困扰的整个人类意味着什么?有专家说“无论用什么溢美之词都不过分”,而其中情绪较冷静的人的声音,则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1 17: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初听说王洪成的发明,真是“傻瓜才信”;而等到了解了足够的情况;就知道“不信才是傻瓜”了.但由此产生的一个问题是:王洪成是否‘神”得有些过头,他是“超人”还是“天外来客”。
  王洪成的家庭实在太平凡;父亲是粮库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祖孙三代没出过文化人.说到王洪成自己,也是从小不像个有出息的孩子。因为淘气和考试不及格,总共上了四年学却被开除了两次。唯一能证明学历的初中毕业证书,还是他辍学养猪用猪肉在老师那换来的,目的是上班时派个用场。他学过木匠当过兵,后来分配工作成了公共汽车上乘务员,几年后又考上了驾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