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2章写人散文之爱心,在熊熊燃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贫困学生那么多,且70%是留守学生,不能眼看着他们节衣缩食去担大任、挑大梁,不能眼看他们饥饿、瘦削而无人问津。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而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学校党政领导和广大教师都感到形势严峻。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是得过且过、任其发展呢?还是开拓创新、寻找出路呢?该校坚决地选择了后者。
  2003年秋期,学校决定对贫困学生(含留守儿童)的经济现状进行一次过细的调查。学校德育处副主任、团委书记张文自告奋勇,要去完成调查任务。他手持贫困生名册,驾起摩托车,跑遍了全县32个乡镇。有时,德育老师石敦宇、年级组长谭维波也分别与他一起深入基层,深入贫困生家庭。调查时,不仅调查贫困学生家庭,还访问附近村民或居民,把所有情况核实再核实。由于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常发生变化,以前的贫困生家庭富起来了,或者又产生新的贫困户;所以张文每个寒、暑假都在全县大地上奔忙。暑假,头顶炎炎烈日;寒假,冒着凛冽朔风。他无怨无悔,给摩托车添上爱心与奉献的双翼,一路飞奔一路汗,一路爱心一路情。有时到十分偏僻的地方,如官庄镇红石村八组、巴家乡杠龙村,看到一个贫困生的家就在前面山坡上,可是因为不通公路,绕了几弯几坡才到,有时要走两个多钟头。他在杠龙村看到了全县最贫困的农村状况,那里人平耕地本来就少,加之土地贫瘠,一年到头连温饱都成问题,哪里还有能力供孩子读书考学呢?张文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时,伟大的爱心也在熊熊燃烧。工夫不负有心人,他把调查得来的结果交给了校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贫困生调查名册,有了真凭实据,学校便向全社会争取捐助,结果大获成功,不仅在国内有许多单位、个人,而且连美国华人宣道会(基督教)也向秀山民族中学贫困生伸出了关爱的援手。美国华人宣道会2005—2006学年度,捐助对象40人,2006—2007学年度增至45人(高中生人平800元,初中生人平400元)。
  国内给该校贫困生捐资助学的单位有:国家民委、团中央“明德奖学金”(分大学新生“明德奖学金”和中学生“明德奖学金”)、重庆市扶贫办、团县委、秀山慈善总会、秀山养路段、秀山消防中队等。国内给该校贫困学生捐资助学的个人有:秀山火车站旁巴渝风食府田老板、成都某民营化工企业老板陈洪南,还有钟飞、雷志祥等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老师深入调查的精神和方方面面的关爱,使贫困学生(含留守学生)非常感动,他们获得了极大的助力,纷纷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作为回报。
  原秀山县委书记(现任万盛区区长)向涛资助该校初中学生代桂兰整个初中阶段的学费1800元。代桂兰没有辜负向书记的期望,取得了全县初升高第十名的优异成绩。对此,向书记非常高兴。
  方方面面向秀山民族中学捐资助学的势头日渐上升,到2006—2007学年度,年度总额已达22万元(人民币)。该校以前还组织过本校富裕家庭学生捐资帮助贫困同学,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2007年春期,该校又发起职工捐资助学活动,把扶贫工作的氛围搞得浓浓的,把贫困学生的学习劲头鼓得足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级非常重视秀山民族中学对贫困学生的捐资扶贫关爱工程。不仅从经济上支持,还从精神上鼓励。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授予该校张文老师以第五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
  一位考上安徽理科大学的贫困学生杨云锋(本县官庄镇人)在2006年中秋节,倍思亲人张老师,给张文发来短信说:“我有今天,全靠你们的支持帮助,谢谢你们!”
  杨云锋的话代表了所有贫困学生的心声,他们知恩报恩,都在用实际行动努力学习,随时准备报效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几年来(从2003年秋天起),民族中学通过各种渠道募集贫困学生资助金达40万元,共资助贫困学生500余人次,使这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这些受到资助的学生知恩报恩,学习刻苦努力,结果都考上了高中或大学,升学率都达到百分之百。
  从凤台(后改凤鸣)书院到民族中学,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这令人赞叹的捐资助学佳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山民族中学助学之风正烈,关爱贫困学生之情正浓。
  请看今日秀山民族中学,乃是贫困学生的天堂。
  张文就是这个天堂的和谐使者、和谐先锋。他先后被选为共青团秀山县委常委、共青团重庆市委委员。
  张文为学生、为社会奉献了爱心、青春和智慧,社会也给他许多认可、肯定和鼓励:
  2003年,被秀山自治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县庆先进个人”;
  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被共青团重庆市委评为“优秀团干部”;
  2004年、2005年被共青团县委评为“优秀团委书记”;
  2006年被县教委评为“先进德育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文一肩三任:体育教学工作、团委工作、德育工作,样样抓得好。寒暑假他放弃休息,为贫困学生呕心沥血。他获得了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尊敬,也获得了社会的好评。
  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这样的学校,才是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4集心海浪拍第2章写人散文之白锦祯

191110月初,在成都实才学校读书的彭藻(同盟会成员、保路同志会会员)回家乡大溪联络保路同志会会员白锦祯、彭灿(酉阳人)、邹杰等人,组织反清武装起义,公推白锦祯为统领。
白锦祯(?--1911),酉阳县酉酬人。他与起义首领们提出“推翻帝制,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保路安民”等口号,在大溪举义。
11月初,义军兵分两路,向秀山、酉阳进发。彭灿、李伯诚等一路,经后溪、龙潭攻酉阳县城;白锦祯、彭藻、邹杰等一路,经石堤、宋农攻秀山县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11月4日,白锦祯率部打到石堤,巡检徐学曾、管带罗胜荣见义军势大,便随队逃往龙潭巡防营告急。义军赶走清军并一举攻占石堤后,由白锦祯、邹杰驻防石堤,彭藻率部继续向秀山进发。彭藻部兵至宋农,大土豪袁三安假意劳军,杀猪宰羊,设宴劝酒,暗里却向秀山县衙报信。知县宾凤阳即派安边营管带向铁根率营兵三哨,赶赴宋农镇压。彭藻忙率精锐突围,部下有15人被杀害,多人被冲散。同时,驻守石堤的白锦祯11月6日也被从龙潭赶来的清兵巡边营管带高玉林袭击,因清兵武器好,都是九子枪而义军不过鸟枪、刀矛,因而除邹杰一部突围外,白锦祯等19人在突围中受伤被捕,皆遭杀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4 17: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屠杀之前,高玉林见白锦祯之子年轻英俊,出语不凡,想刀下留此一人,便作试探:
——你今年十几岁?
——十七岁。
——才十一岁?那就饶你一命!
——什么十一岁?我今年17岁,你敢留下我,明天我就又组织一支义军来消灭你!
高玉林叹了一口气,下了斩令。白锦祯父子及另外17名义军壮士一起壮烈捐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