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蚌壳灯戏灯儿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以往“环评风暴”及“区域限批”的结果看,虽然一些遗留问题得以治理,但由于“限批”只是对新上项目的限制,所以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不用说解决所有问题,而且往往是“风暴”一过,许多污染状况又会死灰复燃,甚至变本加厉。现实告诉我们,“流域限批”应从“风暴式”转向制度化,否则,污染治理依旧会“西风”压倒“东风”。
  上面提到的鲍家沟村民为污染问题已经上告了十年,市里来查过、省里来查过,可就是不断地查、不断地排污。村民们表示已对当地治污工作失去信心,请求环保总局检查组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熊跃辉公开表示,中国环境整治赶不上污染速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三不怕”,而企业“三不怕”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的“三不查”。所谓“企业三不怕”是指企业不怕环保部门监察、不怕行政处罚、不怕损害公众利益;“政府三不查”是指“老百姓不去堵马路不去堵政府的门不去查、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不批示不去查、媒体不揭露不去查,而且一般的媒体揭露都没用,还必须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这样的主流媒体揭露以后才去查。
  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日前在痛批一些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勾结时说,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官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短平快的政绩,和一些追求暴利的企业结合起来,不顾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乱上煤电、化工、钢铁等重化工项目。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对其效仿,就一天不能阻止科学发展观的政令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除了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之外,中国多数大中城市的空气质量都差强人意,这与骄人的经济统计数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根据世界银行的调查报告,在中国城市,每年有75万人因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报告虽然夸张,但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正视。假若经济增长以牺牲国民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为代价,那就意味着这样的增长模式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之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提倡以人为本,原因就是看到了中国发展现状所存在的类似重大问题。只有在这方面迈出崭新的一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才能出现历史性的积极转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环保理念走了一条曲折之路。一些人一度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对立的,要发展经济,就必然要牺牲环境;要保护环境,就只能以经济的停滞或发展的缓慢为代价。一些惟GDP论的官员在利益的博弈中摇摆,最终大多向经济数字增长倾斜。
  在唯GDP发展观的背后,不只是某些地方官员的执政思路或工作观念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问题,是地方官员的政绩和仕途问题。所以,要遏制环境污染恶化的态度,必须改变以GDP为核心的官员考核体系,将“环境指标”和“环保政绩”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并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必须让地方官员和企业成为环境污染的”受害者“,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为受益者。
  非科学发展不能强国,非环境保护不能强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党的十七大庄严地确定了: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建设生态文明;三、我国将成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伟大的部署、宏伟的蓝图,激励着全党全国人民向环境强国的目标奋进。
  周生贤、潘岳等环保总局领导人决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起来排除千难万险,以最终实现环保强国的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连环风暴
  我们抗战用了八年,解放战争只用了四年和三个大的战役。而环保五大战役,绝对不会使我们一劳永逸。环保战争最用得上毛泽东主席在抗战初期的战略定位“持久战”。
  只有持久战还不行,还需“百团大战”。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百团大战”已在全中国的国土上打响,到2008年年初,连环风暴仍保持强劲的态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3: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是中国奥运年,北京的环保首当其冲。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为了绿色奥运,乔迁首钢和化工企业。对中国工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首钢和化工企业,告别了首都,乔迁新“居”。乔迁后的首钢和首都化工企业,都是环保型企业。为全国作出了榜样。
  在安徽,国家环保总局导引环保系统,举起了无数把法力广大的斩龙刀、屠龙剑,把一条条乌龙、黄龙、黑龙、白龙杀得败鳞残甲满天飞,接着是乔迁、建设环保型企业。
  风暴过处,全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东北,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在共和国初期的工业建设中都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工业基地,如今旧貌换新颜,绿色环保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不仅重度减排,而且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春风又绿江南岸。环保风暴在南国各省市屠龙斩蛇,同时建设高科技环保企业。环保风暴催生了高科技环保。高科技环保来自于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我们才能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科学发展是必由之路。
  风暴、风暴、风暴,环保风暴不能停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暴、风暴、风暴,我们欢迎你的到来!
  我们爱环保风暴,是因为我们要碧水,我们要蓝天,我们要碧水蓝天的地球——我们这唯一的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8章叙事散文之凤台凤鸣凤生光

重庆直辖市的东南门户,就是渝鄂湘黔四省市毗连的边陲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该县美丽、富饶,素有小成都之称。秀山处于武陵山脉腹地,县城是一片小平原,小平原上稻田块块,溪沟纵横。秀山,秀山,秀水明山。山是凤凰山,凤凰展翅翱翔,鸣声达云天;水是梅江可,梅江咆哮奔腾,惊涛拍两岸。
  凤凰山下,梅江河畔,有一座近两百年历史的古老的凤鸣书院,如今又在社会主义制度的阳光下焕发青春、永驻青春。她,就是秀山县民族中学。该校位于秀山县城南凤翔路31号,2007年有初、高中教学班共43个,学生总人数2491人。该校已成为全县瞩目的两个完全中学之一。民族中学始创时名为凤台书院。清朝嘉庆帝之前,秀山无正式学校,其缘故盖出于秀山开发较迟,建县较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2 08: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秀山县地,秦时与酉阳县同属黔中郡;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96—公元前24年)属酉阳县(包括今渝鄂湘黔四省市边界,治所在今湖南永顺)。此后的若干年间,秀山虽然有时归酉阳县,有时归丹兴县,有时归务川县,但只是名义上归属中央政权而已。直到清雍正十三年(1736)“改土归流”时,才改变了多年来“蛮不出洞、客不入境”的闭塞格局,经济、文化、教育才得到逐步发展。清乾隆元年(1736)秀山建县,才正式拉开了发展的序幕。
  秀山建县初期,发展仍比较缓慢,清廷鞭长莫及。原来的邑梅、石耶、平茶、地坝四洞长官司(土司)的痕迹只能慢慢消除。
  清乾隆三年(1738),秀山建县后的第一任知县夏景馥深知教育之重要,在县城首倡义学,但直至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朝廷才批准在秀山创设“县学“,才有了学额和学官,其间又经历了56年。在这56年间,秀山开始出现了家塾、私塾、族塾、村寨私塾等几种设馆授业形式,足见秀山有识之士已经开始重视教育问题了。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秀山人徐映台、谭渊、孙家瑛等联名呈书知县详善,请求准予兴建书馆。由于呈书中特别说明建院经费由民间筹集,不请公款,于是,知县详善批准在县城南两里处(即原李渐鸿所建考棚地、今民族中学校址)建立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