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进入江南凉都六盘水

[复制链接]

绿卡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77

主题

612

帖子

2338

积分
UID
52537
发表于 2017-8-19 06: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6章心情散文之成长

我叫金任重,来自祥云县凤蝶小学。
小学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就像清晨的一缕曦光,又似傍晚的一丝晚霞,来得快,去得也快。
这几年我转了好几个学校,也结交了很多朋友。面对各形各色的人,我颇有感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面对周围一切陌生的事物,我就像一只刚出生几个星期的小老虎,对周遭世界充满好奇和抵触。有时和这个同学打打架,有时和那个同学跳跳绳,轻松自在。还记得我第一单元考试时才考了80分,但到了第二单元就考了98分,往后几单元都是考100分,这么快的进步,我想和努力有很大关系,同时与适应环境也有很大关系。第一单元考试时,我和新同学不熟,对老师也不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以后,慢慢地熟络起来, 成绩也提高了。因此,我认为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和努不努力关系极大,和周围的环境也密切相关。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妈妈从小就用普通话和我交谈,而不用本地方言。这样时间一长,我也就习惯了,仿佛普通话就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也正因如此,我语言水平和阅读还有写作水平都比同年人高,并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环境的影响让我习惯了,长期的积累让我占了不少便宜。所以,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我都会去努力地习惯,不管环境的好与坏。因为事物不会因你而改变,只有你去为事物而改变。努力,是一门大学问;适应,或许也是一门大学问。
在这六年里,我改变了不少,也成熟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的我长得很可爱,小巧玲珑的,虽然我是男的,但男生女相,常常被误认为女性,对此我很无语。小伙伴们也不怎么在意,在他们那里,我反倒很受欢迎。
但上了小学,我才发现周围人看我的眼光变了,一个个“假妹”“假妹”的喊我,面对人们的质疑和谩骂,我很生气。开始还和那些人争吵,经常吃亏。但我后来发现这样做没意义,何必呢!跟那些无知的人争吵有什么意思呢?为此我在心里告诉自己,如果再和那些人吵架,我就是猪!就这样,除非是我很熟的人,一般不会轻易搭理别人。日积月累,我变得沉默寡言了,但也有好处,我不会轻易地受伤。但唯一没变的就我特立独行的性格,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六年里,我也参加了不少比赛,有演讲、写作、画画,但最多的还是演讲。我曾记得我第一次演讲时,由于紧张,上台的时候竟摔倒了。当时我慌了,我那么小,怎么经得起这般折腾。但我没哭,只是向台下四处张望,搜寻班主任吴老师的身影,当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后我定了定神,咽了口口水,开始侃侃而谈,最终得了第三名。虽只得了第三名,但是对我来说是莫大的激励。打那以后,我明白了在演讲时出错了不要慌,因为观众不知道你的稿子,你可以临时编,机灵地设计一些合拍的片段。
就这样,我陆续参加了许多比赛,累积的知识也就来越多,但苦于没地方表达。我曾在考试卷的作文上写了一篇文章,吴老师给的评语是:如果以散文来看,你写得不错,但这是作文,得按规矩来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我就被这所谓的规矩给钉死了,但又不能反抗。为什么?我不怪吴老师,因为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啊!
该适应的,还得适应。挫折,往往就是历练,而适应就是成功。
回首这六年间,有喜有悲。不管将来会如何,我都已算经历过了这六年可谓纯洁,也可谓无聊的时光。
感谢吴老师,他把我许多的无聊引向了人生的顿悟:一帆风顺,除了个例,多半存在于幻想之中。
努力努力再努力,适应适应再适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前方有许多坎坷,我都不怕,我始终相信,明天过后会有最美的太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6章心情散文之画不圆的句号

生活中、事业上有些句号可以画圆,但因种种原因,种种极限,有些句号难以画圆。对于我本人来说,最得意的两个句号画圆了,一是讲台生涯,教育人生;二是职称评定。20073月退休,回顾34年耕耘,觉得当了几十年老黄牛,虽未得到什么奖励,但却得到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口碑,连顶头上司、教委领导都认可我的实干精神。人生如此,足矣!在职称方面,一个大专生,无晋级中学副高的起码条件,终因教学科研文章较多加上职评机构的认可,“破格”晋升。职称如此,足矣!
退休后,说实话,在退休前就已触及第三个难画圆的句号:领奖。
正规渠道的奖倒是得了一个,教育部关工委的,没得说,领了。可是,非正规渠道的一大堆奖杯,也许我没交钱,别人不敢做。管他做不做,我一律拒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21 12: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属于我主动参赛的,参赛当初就是我自己的错误;不属于我主动参赛的,是别人想敛财想疯了,有理无理找上我。像这样的领奖,也有人要,但我却不要,不能要,因为毫无意义,以币买奖,天大的笑话。这样的事情既不是生活,也不是事业,是搞笑,或者什么也不是。这样的句号注定是画不圆了。
还在岗时,我写了一篇《看图作文教学》,发表在《重庆教育》上。后来,又参加市级卖奖门的教育教学论文大赛,奖是得了一等,但要付钱,我就拒领了。结果,成都、桂林、西安各省会的卖奖门对这一篇文字颇多青睐,级别一律特等,奖杯出书都要付钱,我一律置之不理了。
退休后,想搞“文化长征”,2009年参加了“祖国颂”诗文大赛,2011年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诗文大赛。对于后者,我的诗文全发在新华网论坛上,文未获奖,诗词却获了金奖,但也要付钱,我拒领也就算了。有人从香港发来英国皇家学术研究会的理事聘书,也是问要钱,我拒任也就算了。可2009年参赛的余音倒是悠长延绵、绕梁三年而不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