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5章日记散文之上进人生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1 1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9571128
  
  在家中,有生以来第一次,写了一首打油诗《霜冻》:
  
  昨夜吹来西北风,今天早晨有霜冻。
  农民伯伯不怕冷,冒着寒冷出了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1957年11月29日
  
  我心中最佩服的人是黄秀武,因为全寨人都说他又勤快,又肯听父母的话,从不同人打架和吵骂。
  今天听他说,我爹写了一首打油诗;他还背给我听:“除四害,讲卫生,家家户户齐动兵……”这使我想起父亲还给本寨的农民识字班(夜校)编了一个本寨地名顺口溜:大二坪,小二坪,大后山,七元坟。岩梯梯,下白鸡……
  那算什么?我很不服气,就写了一首《幸福生活颂》:
  
  党的光芒照四方,家家户户喜洋洋,
  永远跟着毛主席,幸福生活万年长。
  
  写是写了,何况昨天也有一首,但是都不敢拿给黄秀武看,怕他不认同,更怕他嘲笑。当然,也不敢拿给其他人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9月5日
  
  昨天,老师叫我们到东瓜溪检散茶籽(油茶),我却和一些同学去找枞木菌、八月瓜,结果什么也沒有得到。
  今天,老师叫我们写作文《检茶子》。
  第一次写作文,我写不来,就“找菌找瓜”,实话实说;吴(绍俊)老师给了我60分。
  心里不舒服,又自作聪明,写了一首打油诗《检茶子》;只是自我陶醉一下,并不交给老师,也没拿给同学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10月1日
  
  学写宝塔诗《抗旱》:
  
  喂,同志,加油干!齐心协力,大家来抗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1958年11月11日
  
  父亲前几年已从干川乡杉木小学(距家三十多公里)调到离家近得多的里仁小学(离家仅六公里),又看我已快小学毕业,他要尽尽人父之责,便让我转学。
  今天,我从李家庄小学转到里仁小学,来到父亲身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3月27日
  
  今日写打油诗:《修堰塘》、《看书报》和《加油干》。
  未及半年,已把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囫囵吞完。没事干了,就代人写信,或者写几首顺口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9月30日
  
  入秀二中(设宋农,初中)就读一个月,今日写口号诗《庆祝建国十周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12月7日
  
  打油诗,上午写《听党的话》,下午写《人民公社花儿香》。
  每日上课,写写划划,根本不听课。班上同学数学都差,但我已做完初中一册,在找二册书了。
  为了写写划划,我用饭票换得很多本子。太便宜了!一张三两的饭票可以换两个本子,几张三两的饭票可以换一套线装的《康熙字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9年12月26日
  
  今日写打油诗《妇女大解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65年3月2日  晴
  
从川湘交界的川河盖西麓起步,来到云贵高原东北边缘,然后在贵州东北各县往来跋涉。这是我1963年5月至1964年11月+六七岁时独自一人闯荡江湖的足迹所在。不是旅游那个因董永犯忌而把饭甑变成了饭甑山的梵净山景区,而是千里寻梦。再说,彼时根本无人提及“旅游”二字,因为人们正处在摆脱了三年挖蕨打葛、找化香叶寻救兵粮泡的日子之后为大办农业、大办粮食而奋力拼搏的时候,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千里寻梦,梦在水里,千寻万寻,不得其踪,只能风雨跋涉,江湖闯荡,好在苦中有甜,亦苦亦甜。
  所寻之梦,也不过是想当一名塾师而已。因为听人说,贵州文盲多,塾师很吃香。如果有人请,当上塾师,可将胸中点墨惠及别人的子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在松桃、铜仁、江口、玉屏几个县的公路沿线一看,公办学校无处不有,根本不见私塾迹象。倒是在梵净山麓的坝干看见了一位来自湖南凤凰的塾师,二+来岁,个子高大,风度翩翩,一表人材。我自暗忖:十六岁的我不仅幼稚可笑,而且黑黑矮矮,纵然肚里有金,也是悄然难露,真个是相形见绌,愧对世人,还想当什么塾师?于是,-刀断了塾师之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