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5章日记散文之关工委秘书长日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1 10:5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741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在于同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哪里得最好,哪里结合得最好,马克思主义就在哪里得到长足的空前的发展,就在哪里树起一块高大而厚实的里程碑。
  从20世纪初年到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共产党(前身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来更名苏联共产党)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树起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二块丰碑——列宁主义。但是,当列宁主义还在继续发展的时候,列宁逝世了,他的继任者斯大林把大国沙文主义的沙子掺进了列宁主义的枪筒,所以马克思主义已不可能在苏联继续发展,而且从渐变一步步走到剧变,走向了苏东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当小学生的中国人,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就使之与中国的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在十月革命两年后就爆发了五四运动。从五四运动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二十八年反对国内外敌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经历了八十多个春秋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时俱进,从不停步,依靠人民,血肉相依,因而不仅能够树起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里程碑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且在新形势下继续发展、飞跃,这就有了党的创新思想、创新理论。
  党的创新思想的载体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其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0: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思想体系,它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根本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0:58: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4月2日
  
党的创新思想正在成为十三亿人民的伟大实践,正在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进程,正在证明党的创新思想的正确性,正在证明党的创新思想既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搞任何工作,包括我们的关心下一代工作,都必须以党的创新思想作为指导方针。之所以要深刻认识上述道理,就是为了使我们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把各项工作做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以有利于我们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只有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去工作,我们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只有高屋建筑、心胸宽广、乐于吃苦、甘于奉献,高度自觉、高度负责,我们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0: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际风云瞬息万变,西方敌对势力时刻都在妄想要重新主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命运。因此我们就要把青少年一代和全社会发动起来,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不仅给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挑衅予以迎头痛击,而且我们要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0: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心下一代工作问题,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是新时代的需要,是筑长城的需要。
  关心下一代,自有人类以来就已经开始,程度与层次都远远不如今天。
  孔子关于“少者怀,老者安”的理想,两千多年来都只能是空想。他的这个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我们正在实现这个理想,我们正在从事这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的理论、文艺刊物《托起朝阳》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需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而诞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感谢各级党政领导,感谢“五老”,感谢所有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员和志愿者,十几年来,他们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本刊在此向所有对未成年人献出爱心的人致敬!愿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如叶常绿,如树常青!
  本刊的宗旨是宣传、配合关心下一代工作,报道表现全县关工动态,研究关工理论,使之能够成为全县“五老”、全县师生乃至全县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刊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刊的栏目暂设“散文”、“诗歌”、“师德师风”、“关工委动态”、“关工委理论研究”,“小资料”等以后视需要和来稿情况,将增设其它栏目。欢迎大家投稿,欢迎大家提供改进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7年4月3日

我的好友陈文彬,家住八面山麓的大溪乡河西村渔潭溪组。他曾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秀一中的文理科全才。他当过民师、代过课、办过私立初中,就是没转成公办教师。但他几十年敢闯敢创,当过木材厂厂长,烤过酒,做过生意,奋斗了大半生,终于在几个方面大获成功:办私中,把奈李引入大溪,炒房地产。结果,在花甲又过四年之后,他成了百万富翁,有了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1: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有钱,可以任意挥霍;他有了钱,却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一文铜钱不落虚空”,没有一文钱用在不当用的地方。除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居住等条件外,他还琢磨着怎样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再做一点贡献。对石堤片区旅游开发,他准备捐资,另外要做的呢,他上门来给我讲了答案。
那日,我往石堤大江坪街辉煌广告工作室去打印《石堤镇志》书稿,碰上了这位穿着朴素(甚至有几分穷酸)的富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