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3章亲情散文之老实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年,我们不仅度过了粮荒之困,还得一位小学校长帮助,领到了我父亲的“骨头钱”(我父亲生前任小学教导主任,1961年病逝;“骨头钱”即抚恤费),全家人身上焕然一新,每个人都缝了棉衣棉裤,给大嘎(嘎公)也缝了棉衣棉裤。
  1976年,得生产队长恩准,我一天之内跑了一百六十多里路,给岳母办好了迁移证。迁移证就是口粮,岳母有口粮了。虽然我左踝关节炎发作,痛得三天走不得路,但心里那个高兴劲不可言状。在我辛苦奔波的同时,“反对派”攻击生产队长一举得逞,队长答应当晚再议。我快刀斩乱麻之举,把他们的反对无形中化成了泡影。
  岳母有了口粮,岳父却失去了陪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襟兄江茂成迟迟没办得迁移手续,而岳父也不想挨他们住。我征求岳父的意见,他先和我们一起住着,迁移手续何时能办何时办,问他可愿意;他满心高兴地卖掉了原籍茅屋,同我们住到了一起。于是,两个家合成了一个家。
  1978年,我们同左倾路线和穷社会主义“拜拜”了。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泰山大人与牛客们上下川湘,穿梭市场。他神清气爽,返老还童,鼓了腰包,鸟枪换炮,草烟换了“包包烟”,棉衣换了“萝卜丝”(羊皮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我重操教鞭,再当民师。1982年,我进了涪陵教育学院,苦了二位老人和爱妻。岳父犁田犁土,老当益壮;岳母操持全部家务,费心费力;爱妻种承包地,顶起了大半边天。
  1985年3月,我转为正式教师,不久全家农转非。
  完全彻底践行诺言的时候终于来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襟兄办不到的事情我办到了,我于1985年9月把岳父的户口从原籍迁到了我工作的地方,从农民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岳父从此正式(法律认可)同我们-起居住。泰山大人满脸灿然,逢人就夸赞女婿孝顺,张扬老运辉煌:“没想到当了几十年农民,如今也当一回居民!”
  他说这话的时候,当然还记得当年那些城镇居民所享受的优惠和所显示出来的优裕。
  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岳父饮水思源,盛赞改革开放:“邓小平领导,年年都杀大肥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岳母坚决不同意转居民,她对土地有着太深太深的眷恋;我完全地尊重了她老人家的意愿。
  1987年2月7日,岳父因胃癌不治而辞世。他在弥留之际,仍对人数说幺女婿的种种好处。其实,我做得很不够。泰山之恩德,-撮黄土岂能报答得了?
  岳父没有效法狐死首丘的故事,临终嘱咐我们把他就地安葬在我的故乡桥堡寨。他对清秀还有一个临终嘱咐,要她善待我一生,而不是这样要求我。岳父律己律女之严,堪为永世师表。我在涕零之间铭于肺腑,此生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难舍啊,我的岳父,我的泰山!
  后来,因儿子石正道和女儿石爱华分别到石堤中小学读书,妻子只好到我工作的石堤中学来就地照料。岳母-来嫌学校斗室过于拥挤,厕所过于遥远;二来更因为她无限眷恋乡村和土地,铁心坚持在桥堡寨我家老屋居住。
  我们-方面尊重老人的意见,让她留守,并请一个邻居的女孩晚上陪伴她;另一方面则依她所爱,在每周周末看望她时,把鲜鱼、鲜肉、豆腐、常枣给她带上,也少不了新衣、皮鞋等等。暑假炎天、寒假春节,我们给老人奉上更多的欢乐。
  岳母餐餐肉蛋不少,面条不离,也像岳父当年那样,逢人便夸,见人就说:“吃了几十年的包谷粗饭,想不到老来享了女儿女婿的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话,我们做得并不周全。
  岳母越来越老了,她经受不了桥堡寨的严冬,这里海拔确实高了点。于是我们与茂成哥清梅姐组成孝老统-战线,让小嘎到他们长潭去度过寒冬。后来,岳母行动不便了,终于到石堤中学与我们同住。她不住地念叨:“千个屋场,万个水井……”
  再后来,岳母离开了我们,我们在泪水中把她老人家安葬在岳父坟墓的附近,爱妻清秀更是哭得天昏地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难舍啊,清秀的娘亲,我的岳母,儿女的小嘎!
  二位老人先后辞世,我们悲痛,我们遗憾。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我们的报答不到万分之一,更因为他们未能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和盛世带来的幸福安康。
  泰山得山石黄土之扶而巍然于天地,山石黄土以扶泰山而报天地泰山之恩德,而泰山黄土都赖天地之灵气而自荣。
  泰山逢其时,黄土尽其责,合人道亦合天道,是美事也是正份。
  盛世一滴水,但望海滔滔。
  岳父岳母,安息吧!

  (2009年11月3日于秀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3章友情散文之荷塘情思

光好像有意地给荷塘披上一层银白色的面纱,面纱里隐藏着我和小玲那段永世难忘的童年生活。
儿时,我和小玲是好伙伴,年龄相仿,自然很要好。我家门前有个荷塘,里面长着碧绿的荷叶,那儿成了我们的乐园。我俩总爱趴在荷塘岸,看荷叶一天天长大,看塘里的青蛙跳来跳去,那天,我捡起小石子向它们投去,它们跳得更凶了,还“呱、呱、呱”地叫着,好像对我说:“不要打我。”小玲突然生气了,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得罪了她。问她,她说:“你打青蛙,我就不和你玩了。我妈妈说青蛙是好的,它给我们捉害虫。”那时,我就发觉她幼小的心灵是那样善良。
到了学龄,我便与小玲一起上学了。当然在学校我俩更是形影不离。早上,我俩一起在荷塘边读书,一遍一遍地读着。琅琅的读书声有时会引来过路人对我俩嘻嘻哈哈的议论。放学了,我们搬来小板凳,一起在荷塘边做作业。做累了,就趴在荷塘边看蓝天、白云在塘里的倒影,看塘里的青蛙欢蹦乱跳,谈谈学校里发生的事,谈谈各自的理想。总之,我们什么都谈,笑声久久地回荡在荷塘的上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19: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我去邀她去上学,她妈妈说她病了。放学后,我去看她,她昏迷不醒,头发乱七八糟的,仿佛许久没有梳,看得出挣扎过。一连几天,我独自在上学路上走着,总觉得失落了什么。后来妈妈告诉我:“小玲的病没有及时医治,加上去年被疯狗咬的创伤毒发了,乡里的医生说原来仅仅医好伤口,里面的毒并没有抽出,现在他们也无能为力了。她酸、甜、苦、辣、咸一起涌出。那以后,我几乎每天都在为她祈祷:菩萨保佑,小玲的病快一点好。没想到小玲一去不复返了。
长大了,我踏上了求知的征程,在这条路上,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想就此罢了时,眼前便浮现出小玲痛苦挣扎的身影,保护青蛙的善心,在塘边看蓝天、白云的神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