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1990学年度我任初中一年级(2)班、(3)班语文教学,获石堤区级教学二等奖。
  1990年春期、秋期均有我的公开课,县教研室、学校领导、本校同行均听了课,普遍给予基本肯定和好评。
  1991—1992学年度我任初中三年级(2)班、(3)班语文教学,其中(2)班巩固率98.6%,(3)班巩固率为90.6%;在黔江地区毕业升学“三合一”会考中两班及格率均为81%。1991年4月,因有力地配合了初中九二级(3)班班主任的工作,使该班成了黔江地区级先进班集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92—1993学年度任初三(1)班、(2)班语文教学,在重庆市毕业升学“三合一”考试中,学生成绩在全县居第二位;任九三级(1)班班主任,本班有2人升万县幼师,5人升酉阳师范,升中师学生居本校第一位(全校共4个班)。
  1998至1999学年度,初三年级(3)班、(5)班学生参加重庆市语文升学毕业“三合一”会考,语文成绩居县级第三位,获本校颁发的奖金。
  1999至2000学年度初一(1)班语文教学,在年度末县统考中,及格率居本校全级第一位(全校同年级7个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001至2002学年度,初三年级(1)班、(3)班语文教学,在重庆市初中毕业及升学会考中,成绩居县级第四位。
  2003至2004学年度,初三年级(3)班、(4)班语文教学,在年度末县统考中,人平97.3分,及格率85%,居本校全级第一位(全校同年级7个班)。
  2004年,配合二00五级(3)班班主任工作,使该班成为秀山县级先进班集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至2003、2003至2004两个学年度,我多次上作文公开课与示范指导课,获同行同事好评。
  2004至2005学年度任初中三年级(2)班、(4)班语文教学,在重庆市初中毕业、升学“二合一”考试中,优生率3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教改探索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一边搞教改实践,一边搞教改研究。1986年2月,我的教育教学科研论文《初中作文教改尝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祖国的文字》、《文言词类词组活用初探》获秀山县教育局首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年后,我的语文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研究学生心理,采取有效强化措施》在《语文教学通讯》1988年等二期(第60页)上发表。
  我坚持教育教学科研一条龙的拼命三郎精神,感动了县教育局副局长黄长松同志,他根据我的工作业绩,把我向上级推荐,使我于1988年8月提前晋升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于是,我更加来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1986年11月加入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为研究员)后,课余时间积极写稿,交流多篇教研文章,多次获优秀论文奖,其中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另外,1990年参加全国作文指导论文大赛获一等奖,1992年参加秀山县德育论文活动,本人所写《两史一情,渗透语文》一文获二等奖,1993年参加秀山县教研论文活动,所写《学生互改作文》获三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整体语文教改,凸显鲜明特色
  我从1984年开始,坚持了20多年的语文教改即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法改革实验。这种改革,是把初中一至六册教材、教参和学生学习情况作为一个整体,把每个教学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把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结合起来,单元教学前有总体基础知识引路,后又有多项(一主数次)达标测评。同时,又把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诸方面按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每一个方面又是一个子系统。
  语文教学法的总体特色是:着眼未来,眼光长远,初步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综观人生,综观各科学习,综观语文学科,并用之于学好语文,学好基础、阅读与作文,学好文言诗文。我主张并长期实践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一条龙模式,深入钻研教材,有针对性地授课,授课时注意趣味性、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民主,师生平等,经常发动学生评论自己上的课,注意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对他们不成熟的意见多作耐心解释。课余与学生一起娱乐,一起谈心,让学生关心国际国内大事,使他们从初中时代起,就能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整体教学法在阅读方面的特色是:1、阅读与基础互为表里,阅读立于基础之上,基础寓于阅读之中。2、两本教案。教师有教案,学生有学案。教师的两本教案,一本是课时教案,另一本是第二课堂教案。学案就是学生预习作业加上学生自学(我给他们教了语文自学法)、讨论的结晶。学案与教案的撰写方法相似,但学案不求全面。学案由学生学习组长推荐优秀者交给我,我再筛选一次,并加以补充、订正。写出优秀学案的学生,就当小先生,上讲台讲课,并板书所讲内容要点。对同一问题,学生中有不同意见的,我就让他们开专题辩论会,分正反两方,各选一至数名代表,在讲台左右两边辩论;辩论结束,我和全班学生对他们进行分析和评价。我们的课堂是竞技的课堂(竞技不仅在学生中进行;许多时候,竞技是在我和学生中进行,我和同学们不但热烈讨论,而且有时候争得面红耳刺)、欢乐的课堂,同学们在竞技中、在欢乐中学到了知识。3、两个课堂,一是室内课堂;二是第二课堂(其内容在第四节专门介绍)。4、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和谐、活跃,师生如朋友一般,结合课文内容,谈古论今,谈笑风生。我的教学语言亲切风趣、生动形象,既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又与现实紧密结合。例如有一次,我让学生到社会上去找错别字,他们发现某单位写的一幅标语是“要想富,多栽板粟树”;我听学生讲了后,不动声色,让他们去查字典,他们分清了“粟”、“栗”两字的音形义,我最后总结性地问学生:“板栗树上能长出小米吗?”同学们大声说:“不会!”接着是哄堂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年的学生(现在任小学校长)吴良正在读中师时,放暑假回来,遇到了我,对我说:“石老师,我在初中听了你的语文课后,再也不想听别人的语文课了。”我担心地问他:“那你的语文成绩是不是下降了?”他说:“老师不用担心,你教的语文自学法,现在对我完全有用了。”
  语文整体教学法还把阅读与作文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前提下,作文教改的特色是:1、片段作文(读中写)。在每一单元教学的中间或结束时,我总要学生写5分钟或10分钟的片段作文,有时仿照课文写,有时写心得体会,有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写创新作文。有时,还用一个课时进行片段作文竞赛,5分钟写作文,我迅速选出优秀作文,让写优秀作文的学生用10几分钟板书;最后20分钟,我和全班学生当堂进行分析评价。前来观摩的同事同行,无不点头称善。2、过关作文。作文达不到要求的学生,我一定要他(她)重作;学生重作的过程,也是我一个个进行指导的过程。3、“马拉松”作文,时间可延长,可以陆陆续续写,我反复给予指导,着眼于提高学生作文的质量。4、定时作文。除上述5分钟、10分钟片段作文外,还进行一课时写一篇达标作文的训练。5、话题作文(含供给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以及其它作文,我都指导学生仔细审题。我还给他们教审题方法:题内审题意,题外审要求,联想加想象,古今中外游;不会开头的,材料作开头。6、学生互改作文,先给学生教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再让他们互相修改,最后我对改方和被改方都给予评价和指导。7、投稿作文,我指导学生反复修改,定稿后,我还要加点评、旁批和总评。8、学生见报作文、优秀作文,我都把它作为补充教材,加上练习,印发给学生,既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又贯彻了写中读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