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1979届,学校要求25个学生中有10人升入高中。当时,我任语文和政治,另一位老师任物理。有一次保安公社各帽子初中班搞物理统考,这个班的学生最高分才23分,其余的都在10分左右。我十分为学生担忧,就向学校领导提建议,由我来上物理课。学校领导同意了我的建议。但是,我自己并不懂初中物理,就利用星期天往石堤中学向陈通德老师请教,学一天,教一周,现炒现卖,居然使学生的物理成绩大大上升。结果,我与同事超额完成任务,有12人升入高中,升学率为48%,学生吴坤亚中专考分249分,超49分。
  接着,我又接受了1980级初中毕业班的教学任务,担任副班主任和三门课的教学工作:语文、政治、物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届,学生47人,升入高中28人,升学率为59.8%;其中物理学科考得石堤全区第一名,我的学生龙官树以99.5分的成绩居全区之冠。
  后来,我又被调到桥堡小学(为负责人)、保安小学(帽子初中班)、石堤中学任民办教师。尽管家庭生活艰难,又要供养岳父岳母,仍然坚守讲台,耕耘不辍。
  为了增长为人民服务的才干,经我千方百计争取,终于圆了大学梦,一边读函授大学,一边教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育教学、教改教研的征途中,我始终抱定一个宗旨;爱生就是爱国,为学生服务就是为人民服务,教好学生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党和人民需要,社会主义祖国需要,人类进步需要,人生的价值已然在此,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精神支柱,就有了恒动力。于是,我以“七位一体”(兼有民师、农民、学员、党报通讯员、女婿、丈夫、父亲共七种身份)的“老学生”(就读涪陵教育学院中文科函授时,我已三十五矣)身份,在承包田夜晚守水时的马灯下,在借钱到校集中学习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大专文凭,且获得“优秀学员”称号。此后,我在教学中不断向别人学习、向学生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长期坚持,终有所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1985年3月,苦尽甘来,县教育部门让我民办转公办,我当上了公办教师。不久,全家转为非农业人口。
  为了感谢党和政府,为了在教学岗位上做出成绩,我当起了拼命三郎,在教育教学、教改、科研探索的方方面面都全神贯注,竭尽全力拼命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始终爱岗敬业,教改探索不懈
  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我一到石堤中学就立即尝试进行语文教改,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一头钻进教改中。多年来,上下求索,从未停步。
  打铁先要本身硬,故本人注重学习,学政治、学业务,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并且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既然特别喜欢教书,热爱教书,教书后我总想教好书。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在于我的人生观、世界观起了作用。我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党多年教育的结果,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果,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这些都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但外因是必不可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曲曲折折的人生历程和艰辛的教育教学历程都决定了我比一般人更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虽然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常常以教育战线上的党外布尔什维克自命,按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从教为公,执教为民。
  从尝试改革伊始,我一直受到县教委、县教研室、黔江地区语文学会(特别是该会理事长谢光镒老师)、《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和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会(本人为该会研究员)的大力支持、扶助,得到本校领导和同行的帮助,因而接连取得一些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1984年秋,我以作文教改为突破口,开始进行语文整体教学法改革,实施读中写、写中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待阅读,写作和“双基”训练,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1985年6月,在涪陵“三合一”初中升高中、中师、中专考试中,我所任教的八五级(3)班、(4)班同本校另两个班一起,语文及格率和升学率都在全县名列前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86年6月,我所任教的八六级(2)班学生61人,参加四川省初中毕业会考,有60人及格,及格率达98.4%,又居全县前茅。不久,我所任教的八八级(3)班在全县统考中,语文成绩及格率是98%,这两次考试相继证明了:整体教学法是可行的。
  为此,全国六大语文刊物之一的《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第12期“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动态”一栏中(第47页)介绍说:“四川秀山县石堤中学石歆梧研究员两年多来进行初中语文整体教学法实验。他的报告分五个部分(一、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观;二、两本教案;三、两个课堂;四、单元教学;五、教育教学科研一条龙),介绍了实验的整体情况。报告提出,实验除了全面达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水准外,还要在较多的方面超‘纲’。这看来可能是奢望,但实验的初步收获已经证明是指日可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3: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时,我教的学生也公开表示欢迎整体教学法实验。
  1986届女生彭小芹升入秀山师范后,给我来信,特别肯定了我的作文教改:“你初任我们八六级(2)班的课时,我们全班同学在内心都看不起你,对你冷淡、疏远。可是,一年过后,你成了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中惟一对我印象最深的人。不是你一个一个地当而指导我们写过关作文,我就不会写议论文。我永远感谢你。”
  这位当年的学生,后来成了我的同行同事,我又在语文教学方法方面给了她一些指导,现在她已是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