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2集心海浪花第3章情感散文之40年奋斗,30年耕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她笑着问大家:“芭茅秆好不好?”“好!”“我们要感谢芭茅秆,是它,给了你们太多太多的童趣和幻想!”
  芭茅成棚,千棚万棚,任你开发,包你管用。
  女教师向芭茅棚走来了,这次是她一个人。她叫石元英,重庆秀山人。她那么普通,那么朴素,不认识她的人,谁也不会知道她是重庆市农村学校优秀教师、道德模范、重庆直辖十周年建设功臣、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眼前这些芭茅,就在她任教的坝木小学附近。一个重庆秀山人为何跨省执教,把书教到了湖南?为了孩子,为了重庆市最偏远的四川河组的孩子,因为他们与湖南省的坝木小学隔河相望,近在咫尺,而距本市的学校则山重水复,道阻且长。同时,也为了两个“百分之百”:适龄儿童百分之百入学,百分之百巩固。山区穷,山村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误孩子。他们要上学,他们要读书,他们要成才。为了孩子,为了“百分之百”的神圣目标,她以柔弱的身躯、钢铁的意志,把脊背作为学生的桥和船,背生过河,跨省求学,寒来暑往,从不懈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多年来都是教一、二年级小学生。“泥鳅服捧,娃娃服哄。”她的“哄”,平凡而高超,是赏识教育、爱心教育。她给学生更多的东西是师爱,是母爱,是母亲般的师爱。
  这天,她“开发”了不少芭茅秆,不是编马马编桥,而是撅成一根根一卡(拇指和中指向两边展开的长度)长的“小棒”,每100根“小棒”用一根胶圈捆好。两个班一百多名学生,她公正公平,每人一捆,一捆不少!芭茅秆“小棒”格外轻便,孩子们都爱不释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们有了“小棒”,学懂了方法,就认真做起作业来。可是有两个学生举手报告,一个笔芯用完,一个本子用完。石元英按老规矩办事,从口袋里掏出钱给学生。他们很快就从学校附近的代销店里买来本子买来笔,刹时融入鸦雀无声的演算行列中。孩子们完成作业,也是“百分之百”。
  石元英素来讲究“百分之百”。一名学生的座位空了,她经过家访调查,得知该生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父死母癫痫且外嫁,于是,她不顾自己才100元月工资、家庭经济拮据的境况,毅然伸出援手资助该生,而且从小学一直资助到初中毕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元英给学生慷慨解囊,买了多少本子多少笔和其它东西,“一免一补”政策实施前,为多少学生垫支学杂费,谁也无法统计。但是,大家有目共睹,石元英把爱心全部献给了学生。渝湘边区人可以作证,四川河可以作证。
  涨水季节,石元英背生过河,几次涉险,但她确保了没有一个学生发生意外这令人欣慰、叹服的结果。她丈夫发现了“挞斗船”,把打稻谷用的挞斗作为渡船使用,更能确保学生过河安然无恙。而寒冬、初春,石元英背生过河,来来去去,一天早几趟,晚几趟,腿脚在冰冷的河水中十多年浸泡,因而患了风湿麻木和坐骨神经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病情最严重的时候,石元英瘫倒在床,但她每天在家里的病床上仍坚持辅导学生。一天下午,她看看时钟,学生该放学了,该找她辅导来了。她静听外面,听到一个童稚的声音,在唱一首武陵民歌:

  长在树上的青柿子哟,苦呀苦盈盈;
  落到地下的黄柿子哟,涩呀涩咧咧;
  只有那石灰水浸泡过的红柿子哟,甜呀甜蜜蜜。
  ……

  当地人都知道,石元英也知道,这首歌是对常在山乡默默教书的老师们的歌颂;学生家长爱唱,学生也爱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歌声在门外戛然而止。一个学生进来了,他是覃小川,他背着一个背篼。他把背篼放下地,从背篼里取出书包,又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小坛子,放到老师病床边的小桌子上。他轻轻地慢慢地从小坛子里取出一个红柿子递给石元英:“妈妈老师——”这一声热切的呼唤,使石元英的眼角湿润了。
  过了好久,覃小川才说:“妈妈老师,这是石灰水浸泡过的柿子。我家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了,你就多尝一个吧……”
  学生和家长已有多人来看望过石元英,他们带来了山花,鸡蛋,白糖……
  她爱学生,学生也爱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方方面面的关心下,石元英的疾病有了转机,她能下床了。第二天,她又顽强地站到了三尺讲台上。
  石元英想修桥的愿望变成了现实。渝湘边区的人民在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湘渝友谊桥,平安和吉祥一起来到。石元英的背不要再做桥和船了,但又变成了残疾儿童的车和路。风里来,雨里去,她爱心不变,长背不厌,直背到残疾学生能用双拐走路为止。下雨天,石元英又手执雨伞,为残疾儿童遮雨。她的举手投足,都流露了对学生的爱意;她的一颦一笑,都是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呵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棚棚的芭茅旁边经过,她看到秋天的芭茅,褪去了红颜,羽状花序上有的是种子,爱心的种子。这些种子可以播撒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可以播撒到雪域高原、海角天涯。
  寒假里,石元英和乡亲们一起上山割芭茅。冬天的芭茅叶焦秆枯,人们连花序带秆叶一起割下。到这时,芭茅对人类的奉献,达到“百分之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14: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芭茅除了做柴火,还可以烧成炭。芭茅炭是水稻的天然钾肥,壮秆盈实,非常地道。
  冬天的芭茅花不惧凛冽的朔风,像白云,像白发。石元英看着白白的芭茅花,想到自己也快老了。她多么愿意自己也像芭茅一样,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人民。即使头发成了冬天的芭茅花,她还要继续为孩子们献爱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余热。
  芭茅一身奉献尽,只待来年又发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