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绿叶草根 - 

[原创] 绿叶散文第一集心海情浪第二章抒情散文之百年难逢金满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父般之爱,园丁般之情,使我涕零,催我奋进。在中文函授毕业之时,我成了优秀学员,没有辜负赵校长的厚望。
  赵校长,我人生中最好的恩师之一,他促成了我人生的重要转折。他和杨桐生、王奕才、杨胜礼几位老师一样,没有得到我的任何感谢和报偿。他们是春蚕,是蜡炬,唯有他人,唯有奉献。
  那一天,杨胜礼老师听到赵季龙校长介绍了关于我的情况,就把我找去,快言快语,热心热肠,简直是“一见钟情”地对我说:“你坎坷我也坎坷,你奋斗我也奋斗,你郑重人生我也郑重人生,我俩有太多太多的共同点。”他衷心希望我成才,其企盼之急,期望之厚,不亚于赵校长。杨老师是涪陵教育学院(开初叫“教师进修学院”)聘请的函授辅导教师,手握教学、考核、建议决定取舍去留之权,比赵校长的工作、权力更具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成为正式学员之前,仅参加了他的两堂(一天一堂)复习课,而且都是以考(定时作业)代复习。头一天,我第一个完卷,他看得眉头直皱,说明我距二年级水平甚远。下课后,他把我叫到他的家里,把他心爱的两本教参书借给了我,督促我抓紧学习。及时雨,雪中炭。我夜战通宵,像看小说一样全部过了一遍。第二天,我又是第一个完卷,他看得眉开眼笑,这笑意化成了全县次高分,并且产生了连锁反应:我从两天的旁听生转为正式学员,学科考试获奖,赵校长在全县学员大会上表扬。
  杨胜礼老师和赵季龙校长一起,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使我圆了大学梦,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使我走向人生新的起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谢赵校长、杨老师,也感谢学友们,还感谢杨明章、夏安行、石敦鹏这些好心人。没有他们,拼搏就无所附丽,学业也就不会有成。
人生路上,险关重重。但我觉得:处处有我师,教诲、点化又扶持;处处是吾友,情深义重贵相知。
经过两次考试,我合格,成了正式学员,领了函授学生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谢赵校长、杨老师,也感谢学友们,还感谢杨明章、夏安行、石敦鹏这些好心人。没有他们,拼搏就无所附丽,学业也就不会有成。
人生路上,险关重重。但我觉得:处处有我师,教诲、点化又扶持;处处是吾友,情深义重贵相知。
经过两次考试,我合格,成了正式学员,领了函授学生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所指的“文凭”,是我的;所指的“工作”,也是我的。
  慈父般之爱,园丁般之情,使我涕零,催我奋进。在中文函授毕业之时,他成了优秀学员,没有辜负赵校长的厚望。
  我在心中默念着:赵校长,我人生中的第四位恩师,你促成了我人生的重要转折。您和杨桐生、王奕才、石敦金、杨胜礼几位老师一样,没有得到我的任何感谢和报偿。你们是春蚕,是蜡炬,唯有他人,唯有奉献。
  我过“两关”,得表扬,清秀也觉得脸上有光。岳父听此讯息,更是得意非凡,除了桥堡寨之外,他逢人便讲自己慧眼高见,逢人便夸女婿的文才孝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是感情动物。人际情,情万般,情深义重,情深似海。我心中树起了恩人师友们一座座光辉的丰碑,我心底铭刻着他们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我心田开放着他们一朵朵人格的鲜花。
  神州何处无雷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经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我人生路上的多位恩人师友,就是这种力量的最有力的一些印证。多位恩人师友,教给我知识,教会我人生,我怎能不终生感激?
  人生何处无信念?我坚信人类社会必定向进步发展,我们大家都应努力,都应奉献,都应多为别人着想。我也曾尝试学习雷锋,学习我人生路上的多位恩人师友。在三角滩电站工程工地附近,我为盲人之家义务挑水一年之久。在校园里,我为学生呕心沥血,排忧解难;有一位学生遭受车祸受了重伤,我不顾一切地把他送医院急救,使他很快脱险。在秀山中考考场外,我甘当考生的场外指导,为他们快速指导弥补失误的最佳方法,使他们顺利通过考试,被高一级学校录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当我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我就感受到了雷锋的力量,感受到了我哪些人生之师的力量。
  愿这种神奇的力量、神奇的感情,与天地同在,与人类共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15、石元英对我无私援助

一九八一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桥堡寨小学上完一九八一年的最后一节课,又把丁生明、石元英召集在一起,研究了期末复习和考试问题。
  我很看重同事,让他们谈了各自的看法,最后谈了自己的意见,无非是把三个人的意见综合起来,对期末工作做了安排。丁生明、石元英均无意见。
  散会后,我又向石元英问了石敦金老校长的近况。石元英说:“我伯伯身体也好,精神也好,一天同我伯娘上坡干活,什么都做。”
  我说:“那就好,你把我在涪陵学院中文科函授班的学习情况告诉他,就说我有一科得全县第二,另一科及格,并请他放心,我不会辜负他的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元英说:“不要紧,这些话我带得到。”
我读函授,是石元英为我解决了教学上的后顾之忧。
那时,石元英是包班,既教语文,也教数学,桥堡寨小学的另外两个老师也是如此。我一个学期要去听一次函授课,一去就是半个月。在这半个月内,石元英为我代课,一天要忙两个班,忙得满头大汗;她自己任教的又是六年级毕业班,所以两头分心,格外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12 1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对石元英说:“人家读完大专函授,要去中学教书,你何苦替别人这么展劲呢?”
  石元英说:“人家读得去,调得走,那是人家有本事。大家一起工作,就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我能帮的就要帮。学生的课程也是不能耽误的嘛!”
  我若干年后,都还铭记着石元英老师公而忘私、助人为乐、顾全大局的行为和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IP属地: 美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