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尘海杂感---冒昧谈一谈哲学
梁实秋先生说:“人生四十始”。这句话对于年过四十的我,很能够振奋精神。人生四十如何始?阅读和写作,是人性丰满必须做好的两件基本的事情。
前段时间,作了一次发言,更愿意视为互动式的座谈,坐而论道,互相启发,是同事间的思想交流。把当时的一些思想整理出来,有了今天的文章。
前段时间,一直在看巴西世界杯。24年前的意大利之夏世界杯,我在高考,决赛是高考最后一天的凌晨,德国战胜了阿根庭,我看了录像转播。
今年的世界杯,同样是德国战胜了阿根庭最后夺冠。这样的结果是偶然中的必然,在情理之中:德国民族是优秀的民族,国民性很健康,国民素质很高。
经济学是哲学,是对世界一般规律的认知。既然是一般规律,就包括人文和精神领域,不只是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还有制度的变量,还有生命的变量,还有人性的假设,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
不只是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生命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尼采有过一句话,大意是:人的一生是由兽到神不断向上的索道。这句话有很大的道理。人不是兽,有人类基本的普适的价值观,如慈善、正义、公平等等。有利他的思想,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
人也不是神,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他,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牺牲去替他人赎罪,说不出“宽恕他们吧!他们做的他们并不知道”这样的话,行不出这样的事。
既然人不是兽,也不是神,与兽和神有区别,那么就需要一种谦卑和克制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不要让自己沦落为兽,也不要狂妄自大认为自己是神。
尼采没有认真践行自己说的话,从人生的索道上摔了出去。在历史上和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有的人最终成为了兽,如近年来中央查处的贪污腐败分子。有的人简直连兽都不如,是魔,是妖魔鬼怪,如希特勒、东条英机和现在日本的一些极右人物。
朱熹有学做新民学好做人的观点,就是人需要学习才能做得好才有资格,实际是思考人类终极关怀的问题。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发展的偶然中的必然。这个德国的大胡子是个天才,他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理论不会过时,只会存在人们因为自己的浅薄没有读懂。
他设计了以前没有的一种社会制度,列宁把它实践出来,我们现在也在走这样的制度,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且把这种制度搞得比列宁好,比斯大林、戈尔巴乔夫好。戈尔巴乔夫不行,大大的不行,把苏联政权搞得一夜垮台。
如果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读一下,尤其读一下百年来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制度是历史的正确的必然的选择。这是一种历史纵深感的治学态度。
关于人类的终极关怀,马克思说:人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认可。就这一句话,我思考了近20年,最近才似乎明白了一点点。
学经济搞经济的人都知道亚当.斯密有一本书《论国民财富的性质》,也就是国富论,严复的翻译叫原富。这是经济学的经典教材,是现代经济学的典范,中国人从清末民初到现在,都在学习研究这本书。
但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亚当.斯密还有一本书《道德情操论》。国富论说的是物质文明建设,道德情操论说的是精神文明建设,把这两本书好好地结合起来看一看,相信有帮助。
不搞清楚哲学问题,为人做事就没有方向性目的性。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瞿恩有一句话:理想通过我而得以实现。
这句话很有豪迈,是中华民族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怎么理解?任何理想,需要千千万万的同路人去实践,但一定不能缺少一个“我”,就是个体。
对于我们的工作和人生,只有去经历,去实践,去辛勤地劳作,才有发言的资格。才不会在中年的时候或者要死的时候,回头去看看自己一路走来的足迹,一事无成一无是处,没有一个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才不会为“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因为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
领导给我讲了四种工作心的理论。 一是责任心。做事做人都要如此。你没有责任心,就没有担当,份内工作不好好干,份内职责没有履行,别人看不起你。没有责任心的人,人品就有很大的问题。 二是包容心。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要站在别人的立场尝试用别人的视角看问题想事情,不要搞成近视眼,要搞成远视眼,要用望远镜看问题。即使你是超人是战神,也有木桶效应,也有阿克旒斯之踵。包容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会愉快一点,世界也会和谐一点。不然,脚板心的那一剑会要了你的命。 三是平常心。不要认为世界只对你一个人不公平,你生不逢时。其实你没有看到事情的真象,大道的真理。世界只有短期的不公平不平等不公正,长期而言,当上帝给我们关上一扇窗户时,必然会给我们打开另一扇窗户。小平同志说:当我们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有几只苍蝇飞了进来,嗡嗡乱叫,怎么办,不呼吸了吗? 四是不二心。就是对任何人任何事情不能搞亲亲疏疏、厚此薄彼,要光明磊落,一视同人。要身体力行,既要说给你听也要做给你看,有所为有所不为。
医学上有一种疾病,叫假性心脏病。有一个人,心脏很不舒服,有一切心脏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气喘,胸闷、胸痹、胸疼,找西医看,又是吃药又是打针,心脏问题没有解决,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了,而且因为长期吃药,把心肝脾胃等内脏器官全搞坏了,因为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在干掉病理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误伤正常的细胞。
他非常痛苦,实在没有了办法,找中医看看,完全是抱着死马当着活马医的态度,结果,医生说是脊柱有问题,他很奇怪,对医生的水平有很大的怀疑,明明白白是心脏不舒服,怎么会是脊柱有问题?尝试着吃了几个月这个医生开的药,意想不到心脏所有的不舒服症状全部消失了。
他很虔诚地去咨询医生,医生给他讲了辩证施治的中医哲学。西医讲究的是科学,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屁股痛了医屁股,依据是科学的数量生理指标和仪器的比较判断。
而中医讲究的是综合分析,头的问题可能的原因在于脚有了问题,反映在头上,本质不在头而在于脚,把脚的问题解决了,头的症状自然也就解决了。同样地分析,心脏病的问题实质可能不在于心脏,而是其他身体的器官有了问题,反映在心脏。
假性心脏病是指,脊柱上有很多神经,其中的几条神经是管理心脏的神经,脊柱有了问题,那几条管理心脏的神经就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心脏就会不舒服,就有了一切心脏病的症状。问题想明白了,事情其实很简单。这个案例,产生了一个思考,就是我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辩证施治、综合分析。学习是如此,工作也要如此。
有的人学习不好,整天在学习上找原因,把自己搞得很痛苦,效果很差,学习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很多,其实,学习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换一种思路,他加强了体育锻炼,经常游山玩水,结果学习成绩不意料地突飞猛进。
体力劳动产生了身体疲劳,多休息很快就能恢复,但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却不是多休息就能恢复,需要通过体力劳动的方式恢复,这就是一个方法论中的哲学思维的态度。鲁迅先生有拿来主义的主张,是对于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有了这个态度,也就离道不远了。
儒家学说教育人要入世,要光宗耀祖,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高大上的价值观,它能够满足人类的心灵需求,但也不完全。
它太投机,太近人情,又太正确,搞得人们正襟危坐,道貌岸然,很不自在,很不潇洒,累得慌,要得到身体劳损的疾病。儒家的人生是机器,像“好又多”超市的收银员和“富士康”工厂的工人。
柯武刚与史漫飞合著的《制度经济学》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专业化的生产把人类变成了最可能的最愚蠢的生物。
有一次我在成都的一个“好又多”超市里,由这句话产生了一种思想:收银员的工作我是绝对干不了,练一辈子也没有他们熟练。儒家不会享受人生,它研究的是人生的道,但不是生命的大道。道家的道,才是生命之道,宇宙之道。
因此,儒家没有披发行吟,没有蓬头跣足,更不会有阮籍的“醉死便埋我”的豪迈。道家的思想,充满了人生的智慧,生命的智慧,工作的智慧。道家的思想绝不是消极的人生态度,是消极中的积极,是后退中的前进,是水的战略思想,是太极的格斗技术,是老子的讥诮和智慧,是庄子的吹大牛和牛皮番天。
把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结合起来,做人做事和工作既有目标有奋斗,更有方法更有智慧,而且是大智慧。
“五四”与春秋,是中国历史两个最伟大的时期,就文化的繁荣而言,无出其右。
“五四”是一场关于民族觉醒的思想启蒙运动,那个时代有很多有远大人生抱负的才华横溢的知识分子。
鲁迅先生当然是一代大家,是革命青年的精神导师,是文学家思想家斗士,我们的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都有他的作品。
胡适、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沈从文、钱中书等人物同样灿若明星,如林语堂用英文写的《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现在没有人有这个水平。
就散文而言,周作人与梁实秋的成就很高。季羡林先生说:“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春秋诸子百家与五四大家的作品,实在可以好好地读一读。
文章题名杂感。一是杂。上天入地、海阔天空地胡言乱语是为杂。二是感。你感我也感,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者。 作者简介: 付跃东(笔名行者),男,苗族,1970年12月生,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中共党员,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西藏银监局。 2003年7月进藏工作至今,十多年来,走遍西藏7地(市)74个县,以及50%以上的乡镇,和藏族同胞以及来自五湖四海参与西藏建设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深刻地感受到高原和高原人的纯洁、干净和质朴,同时也深刻地体会了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以及离开故土、离开亲人,对于工作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藏同志的身体和精神的极大损害。 多年来撰写了50余篇散文、随笔、杂感等文章,向外面的世界讲好“西藏故事”,全面地、真实地介绍和反映西藏面临的困难和艰苦。
|